2020大限逼近 發電企業完成15%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出路何在?

2021-01-10 索比光伏網

索比光伏網訊:對於以「五大四小」為代表的發電企業而言,15%的非水可再生能源配額指標一直是一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距離2020年考核大限不足3年,如何完成這一硬性指標,成了困擾發電企業們的一大難題。

那麼,發電企業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出路究竟何在呢?

完不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 或將導致電企被取消發電許可

早在2016年,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於建立燃煤火電機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考核制度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要求對燃煤火電機組強制實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配額考核機制,2020年,國內所有火電企業所承擔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配額需佔火電發電量的15%以上。同時,通知中明確規定,對於沒有完成配額要求的燃煤發電企業,應責令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配額要求,逾期仍未完成的,取消該發電企業的發電業務許可證。

此政影響最大的無疑是以國家電網、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家電投等」五大四小「為代表的發電企業。截至2014年底,「五大四小」發電集團火電裝機量為525GW左右,佔全國火電裝機總量的57%。從擁有煤電機組的發電集團裝機量來看,風電和光伏裝機量佔比仍然較低,裝機量超過15%的僅有國電集團,大部分發電集團這一比例都在10%以下。

目前,距離距離2020年大限又近了一年。電企們是否已經找到了應對之策呢?

尋找生機 發電企業完成非水指標的出路有哪些?

綜合來看,能幫助電企們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綠證交易。綠證交易制度的實施可以為發電企業提供了一個可再生能源的交易平臺。企業可以通過綠證交易來獲得可再生能源的份額。但是僅憑綠證交易,無疑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所以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還是在於要加大非水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持有量。

2.風能電站。風能是一種無汙染、零排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電企可以通過對風能電站的建設或持有來增加非水可再生能源份額。不過由於風能電站對當地的風力條件要求苛刻,發電不穩定等劣勢。在電力需求更多、而風能匱乏、土地資源緊張的東部地區無法落地建設。即便是風能較為集中的西部地區,棄風現象也十分嚴重。據統計,2016年,風電發電量524.64億千瓦時,棄風電量262.25億千瓦時,棄風率33.34%。西北五省(區)中,甘肅、新疆、寧夏風電運行形勢最為嚴峻,棄風率依次為43.11%、38.37%和13.05%。此外,陝西棄風率為6.61%。

3.潮汐電站和地熱電站。潮汐電站和地熱電站也是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發電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然而潮汐電站和地熱電站要求建設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而地熱電站要求地下有熱水、高溫巖體或蒸汽資源,因此此類電站數量很少,更無承擔重任的可能。

4.光伏電站。由於太陽能幾乎無處不在,光伏電站可以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建設。而且光伏電站轉化率高、發電量相對穩定。由此看來,能夠幫助發電企業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這一重擔只有落在光伏電站的肩上。

光伏電站能否承擔完成非水指標重任?

眾所周知,光伏電站根據建設形式和規模,可分為大型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而在我國,光伏電站的主力軍是大型集中式地面電站。整個2016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到34.54GW,其中地面電站30.3GW,佔比超過87%。

不過,土地、限電、補貼指標等始終沒能解決,成為阻礙集中式地面光伏發展的三座大山。再加上我國集中式光伏電站由於項目過於集中、電網不易消納、輸送困難等原因,「棄光現象」越來越突出。據統計,2016年,光伏發電量287.17億千瓦時,棄光電量70.42億千瓦時,棄光率19.81%。尤其以新疆、甘肅棄光現象最為嚴重,棄光率分別高達32.23%和30.45%。如此高的棄光率導致地面電站的投資收益率難以保證。

由於併網配額指標的限制,地面光伏電站在630以後卻面臨併網難的問題。在630之前,冀北電網就已暫停大規模630併網請求,50多個光伏電站無法併網。暫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冀北電網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過高,可能會影響到首都的供電安全。截至2016年底,河北省累計總裝機6324萬kW。其中,風電1188萬kW,光伏443萬kW。風電和光伏的累計裝機量,已經佔到河北省總裝機的26%。冀北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高於冀南,可再生能源裝機應該已經在30%左右。這將可能會對電網的安全運行造成影響。

而在南方,水電佔比過高導致地區上網電價下降。此前,雲南、四川曾因為由於本省水電裝機比例超過了70%。以水電的上網電價代替脫硫煤電價。如此一來,已經併網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相當於降低0.1元/kWh左右。上網電價的下降意味著投資收益率的下降,這對地面光伏電站在這些地區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在廣大西部地區,地區限電導致電力外輸困局。為了解決西部電力消納問題,我國建設了20多條特高壓省際外送通道。然而,一方面輸電有成本,特高壓的成本尤其高;另一方面,遠距離輸電,電力損耗特別嚴重。因此,本省消納能力相對於裝機嚴重不足的地區,必然會產生限電。

在西部限電情況下,東部的光伏電站因為幾乎無空地可用,因此項目多是以「農光互補」的形式開展,這帶來了土地費用的大幅增加。

光伏扶貧項目由政府主導,收益率不高,而且指標有限,並非是電企的最佳選擇。而領跑者基地項目競爭激烈,狼多肉少,而且政府更傾向於選擇擁有製造能力的光伏企業,電力企業更無多少機會。

以上種種困境,導致目前地面光伏電站、農光互補電站、光伏扶貧項目和領跑者基地項目都難以完全承擔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重任。

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是完成非水指標的最佳選擇

近年來,分布式光伏電站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據權威人士分析,2017年上半年,光伏電站新增裝機量預計將突破22GW,其中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預計新增3.5GW,佔比超過16%。

分布式光伏電站之所以能有如此快速的發展,正是因為具有如下優勢:一是因其利用閒置屋頂資源,不佔用空地資源。在土地資源非常緊張的東部地區也可以進行建設,不受地域限制。二是可以隔牆售電,分布式發電項目所發的電不僅可以自發自用,滿足自用需求,還可以與配電網內的就近用戶進行電力交易,並委託電網公司代為收繳電費,保障經濟收益。三是政府補貼發放及時。因光伏補貼是惠民工程,政府會優先發放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光伏發電補貼。

正是這些優勢,讓分布式光伏項目成為各大光伏投資商爭相投資的最佳選擇。

優質屋頂資源稀缺 必須搶先布局分布式

對於發電企業而言,大舉進軍分布式光伏領域並非可以一帆風順。他們將遇到最大的問題:適合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優質屋頂已經成了稀缺資源。

630併網狂潮的背後,是諸多新能源企業對優質屋頂資源的一輪又一輪的搶佔和掠奪。例如山東,近30家光伏企業已經把山東省內的優質屋頂資源瓜分完畢。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因此,在630以後,留給發電企業的優質屋頂資源所剩無幾。優質屋頂資源的存量稀缺,使得各發電企業必須重新審視完全依靠自身去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困難度和必要性。

建不了分布式光伏項目,那麼就只能進行收購。而各大分布式光伏投資商目前持有的屋頂資源,都是經過重重篩選的優質屋頂資源,建成後也將是優質分布式光伏項目。「五大四小」們通過對這些已有項目的收購,可以跳過繁瑣的尋找屋頂、規劃、論證、設計、建設、併網等過程,快速完成15%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配額。

無論是自建,還是收購,發電企業都必須抓緊對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擴增。因為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未來出路就在分布式,「得屋頂者,得天下。」

原標題:2020大限逼近 發電企業完成15%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出路何在?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本報北京2月3日電(記者陸婭楠、曲哲涵)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對相關項目的財政補貼辦法。根據《意見》,自2020年起,所有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均採取「以收定支」的方式確定。根據基金徵收情況和用電量增長等因素,預計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為50億元,可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
  • 三部委進一步明確風電、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等事項
    原標題: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 摘要 【三部委進一步明確風電、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等事項】財政部、發展改革委
  • 公用事業:光熱是實現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的重要途徑 薦3股
    [摘要]  事項:  2016年3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
  • 三部委《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據財政部網站10月20日消息,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全文如下: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財建〔2020〕426號各省、
  • 財政部 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
    、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號,以下簡稱4號文),明確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以下簡稱補貼資金)結算規則。三、補貼標準按照《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20〕5號,以下簡稱5號文)規定納入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範圍的項目,全生命周期補貼電量內所發電量,按照上網電價給予補貼,補貼標準=(可再生能源標杆上網電價(含通過招標等競爭方式確定的上網電價)-當地燃煤發電上網基準價)/(1+適用增值稅率)。
  • 附加補助資金預算提前下達 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
    國家不再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目錄,而由電網企業確定並定期公布符合條件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財政部強調,各單位要按照要求,按照項目全容量併網時間先後順序,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儘快完成補貼清單的公布。
  • 「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 非水可再生能源將成主體
    發表於:2020-07-01 08:55:54     作者:朱妍來源:中國能源報當前,正值「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編制的窗口期,能源電力轉型備受關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的《關於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持續構建多元化電力生產格局。
  • 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共50億 其中光伏補貼15億
    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共50億,其中光伏補貼15億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50億,其中光伏補貼共計15億,而2022年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1月23日,有關部門接連出臺文件,定調2020年可再生能源項目風向。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發展迅猛但佔比較低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表示,201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95億千瓦,同比增長8.7%,在非化石能源中佔比超85%。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超過2萬億千瓦時。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4.38億千瓦,佔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55.2%。
  • 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仍有提升空間
    伴隨2020年的不斷臨近,我國可再生能源日夜兼程,只為如期實現非化石能源佔比達到15%的鄭重承諾。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消納同比增加35.2%《報告》指出,2017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 (含水電)1668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8%,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26.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
  • 解讀|財政部解讀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可獲哪些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定義是什麼,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需要哪些條件?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通過從電價中徵收基金附加的形式籌集資金設立,支持電網企業收購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政府性基金。
  • 存量光伏項目可納入補貼清單!三部委發布非水可再生能源管理...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月23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發展改革委、物價局、能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發展改革委,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非水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內容。
  • 國網公布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國際能源網 訊】11月30日,國家電網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的公告》。根據公告,此次納入2020年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的項目共計6770個,核准/備案容量11008.78兆瓦,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數量21個,核准/備案容量1191.2兆瓦;集中式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74個、6671個,核准/備案容量分別為2273.74兆瓦、7470.84兆瓦;集中式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4個,核准/備案容量為73兆瓦。
  • 2020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敲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前景可期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公布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名單,其中涉及2020年風電平價上網項目裝機規模1139.67萬千瓦、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裝機規模3305.06萬千瓦。龐大的裝機規模再次證明,相較於傳統能源,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其市場接納程度越來越高,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是什麼?光伏發電的「平價」標準分別對標傳統能源發電成本與用戶購電成本,即通常說的發電側平價與用戶側平價。
  • 新能源長期機會在於核心資產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車是兩大黃金...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要達到碳中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特殊的方式去除溫室氣體,例如碳補償。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
  • 能源早新聞丨我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已連續五年超千億美元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應急管理部:加強對關停煤礦、技改煤礦和非煤礦山的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近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採訪,圍繞《意見》提出的「建立以規劃為依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管理機制、各地可再生能源建設規模的確定依據、對做好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建設與電網協調的要求等進行了解讀。問:為什麼要建立以規劃為依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管理機制?
  • ...以下簡稱5號文)規定納入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範圍的項目,全...
    【三部委進一步明確風電、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等事項】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通知指出,按照《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20〕5號,以下簡稱5號文)規定納入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範圍的項目,全生命周期補貼電量內所發電量,按照上網電價給予補貼,按照5號文規定納入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範圍的項目
  • 智庫視點|「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重構
    「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繼續延續高速增長勢頭,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我國「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劃目標是2020年裝機總量67500萬千瓦,其中水電34000萬千瓦、風電21000萬千瓦,光伏發電10500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5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1500萬千瓦。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中國能源報記者 蘇南 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和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非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尤其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佔比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