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

2020-12-04 中國電力報

6月14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反映了2018年電力行業發展、改革與市場建設、投資與建設、生產與供應、消費與供需、安全與可靠性、綠色發展、科技與信息化、電力標準化、企業發展與經營、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的發展趨勢與特點,突出行業發展成績,提出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並進行了適度展望。

清潔能源供應能力持續增強

根據《報告》,2018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新能源佔比過半。2018年,全國發電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12785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234萬千瓦。其中,水電859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130萬千瓦),為2003年以來水電新投產最少的一年;火電4380萬千瓦,已連續四年減少;核電884萬千瓦,創核電年投產新高;併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2127萬千瓦和4525萬千瓦,合計新增佔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2.0%。

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9001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5%,增速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5259萬千瓦(含抽水蓄能發電2999萬千瓦),火電114408萬千瓦(含煤電100835萬千瓦),核電4466萬千瓦,併網風電18427萬千瓦,併網太陽能發電17433萬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7551萬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0.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裝機合計35860萬千瓦,佔比18.9%。

《報告》顯示,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也呈現加快增長態勢。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增速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水電發電量1232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1%;火電發電量4924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其中,煤電發電量4482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核電發電量295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9%;併網風電發電量365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0.1%;太陽能發電量176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0.2%。

「2018年是新能源利用情況最好的一年,新能源發電量增長28.5%,對全國發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2.2%。」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薛靜在發布會上強調,「受電力消費較高增速和部分流域來水較少影響,火電、核電與新能源發電利用小時同比提高較多,尤其是併網風電設備利用小時達2103小時,創2013年來最高。」

隨著電力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取得新成績。2018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平均供電標準煤耗307.6克/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8克/千瓦時。截至2018年年底,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約佔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以2005年為基準年,2006-2018年,電力行業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6.8億噸,其中,供電煤耗降低對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減排貢獻率為44%,非化石能源發展貢獻率為54%。

用電新動能、終端新業態加速形成

《報告》指出,在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服務業和高新技術及裝備製造業較快發展、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溫、電能替代快速推廣、城農網改造升級釋放電力需求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全社會用電實現較快增長。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900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增速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0%、7.1%、12.9%和10.3%。第二產業用電量依然是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力,拉動5.0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拉動力分別比上年提高0.5和0.4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第三產業中大數據、網際網路相關行業用電量增速很高。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近兩年鄉村居民用電量增長很快,2018年達41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5%,增速接近城鎮居民用電量增速。」薛靜指出。

電能替代的快速推廣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557.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1%。其中,全國工(農)業生產製造領域完成替代電量968.0億千瓦時,約佔總替代電量的62.2%;居民取暖、交通運輸、能源生產供應與消費等領域電能替代也在快速推廣,替代電量逐年提高。

「電力終端新業態」是今年首次出現在《報告》中的新版塊。近年來,綜合能源、電力系統儲能與電動汽車充電等電力終端新業態在技術和商業化應用方面得到較快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國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55個「網際網路+」智慧能源(能源網際網路)示範項目、23個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項目和28個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正在試點實踐。2018年,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約3120萬千瓦,累計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規模達到101.9萬千瓦/291.2萬千瓦時。此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佔汽車總量的1.1%;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投運數量達到77.7萬臺,同比增速74.2%。(見習記者 張溥)

相關焦點

  • 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
    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 發布時間:2016-08-03   來源:中電聯
  • 中電聯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中電聯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發布時間: 2019-11-01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本站編輯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圖集 2020年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下稱電規總院)在北京召開線上發布會發布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從發展環境、需求分析、電源發展、電網發展、供需形勢、電力技術、電力經濟、電力改革、政策解讀、觀點彙編等多個方面,對2019年我國電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梳理;分析預測了未來3年電力需求水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各類電源、各級電網發展展望;深入解讀了過去一年重點行業政策及電價政策;在全面總結電力體制改革進展與成效基礎上,分析展望了近期改革重點
  • 電規總院《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提要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線上發布年度旗艦報告《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全面總結2019年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發展狀況,研究行業發展態勢,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和社會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和專業服務。
  • 今日能源看點:中電聯發布今年1-7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六部委印發...
    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安全事故報告  4.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運營  5.江西首次跨省跨區水火置換正式落地  6.大慶油田原總經理助理王啟民入圍「國家榮譽稱號」評選  7.中國第一家市值上1000億光伏公司誕生  8.金風科技獲得風電行業首個「全國質量獎」  9.國內首個核能清潔供熱項目年底投產  10.0.73元/千瓦時!國內首個海上風電競價項目得主出爐  接下隨小編進入今天的共同關注!
  • 中電聯與日本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器協會合作
    中電聯與日本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器協會合作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8.08.29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與日本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器協會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趙雅君 見習記者 張溥 報導 2018年8月28日上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電聯)與日本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器協會(CHAdeMO)合作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在京舉行,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與CHAdeMO會長志賀俊之共同籤約。
  • 2019年全國電力工業運行情況: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5.8%(圖)
    中商情報網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力工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發展成就。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高,用電規模增長超千倍。發電能力從建國初期的世界落後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據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發電量732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全社會用電量722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發電裝機容量20106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8%。
  • 《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全文來了
    日前,國家標準委發布了《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這一年,標準化工作砥礪前行、蓬勃發展,標準化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增進國內外對中國標準化事業的了解,積極貢獻中國標準化工作經驗和智慧,總結2019年中國標準化工作,特編制《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
  • [中報]中電環保:2014年半年度報告
    》 登載半年度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的網址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半年度報告備置地點 南京市江寧經濟開發區誠信大道1800號公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 四、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公司是否因會計政策變更及會計差錯更正等追溯調整或重述以前年度會計數據 □ 是 √ 否 本報告期 上年同期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總收入(元) 255,013,942.23 227,605,885.51
  • 中電駿途:圖靈T1系列純電動牽引車發布
    2019年8月9-11日,2019中國(成都)首屆國際警用和消防裝備博覽會,於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8月9日上午,中電駿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駿途)作為新能源行業的實踐者和倡導者,受邀參展。並盛大舉行首場命名為「壹」的新車發布會,向全球發布旗下首款圖靈重卡T1系列純電動牽引車。
  • 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
    **年氯鹼產品產能及產量統計 單位:萬噸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顯示,危險與機遇往往是並存的,在巨大的經營壓力下,氯鹼行業產能擴張得到了有效控制,落後產能不斷被淘汰。產業鏈也從傳統的氯鹼產品領域逐步向氯的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延伸。
  • 第二屆中國電力工程EPC 總承包大會暨一帶一路電力發展論壇
    一場效果與規模無與倫比的電力行業大會全國600多位電力企業家的特大型會議——2018第二屆中國電力工程合作EPC總承包合作會議暨一帶一路電力發展論壇,於8月18日將在貴州·都勻召開。
  • 電力低碳發展呼喚「路線圖」
    「作為我國溫室氣體排放佔比最高的行業,電力系統碳減排表現至關重要。但目前,由於沒有真正商業化的最佳控制技術,減排經濟成本依然偏高,電力行業要重視減排路徑的選擇問題。」近日舉行的一場電力減排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直指「低碳電力」發展重點。
  •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發布《中國海洋能2019年度進展報告》
    《中國海洋能2019年度進展報告》發布我國已掌握規模化潮流能開發利用技術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發布《中國海洋能2019年度進展報告》,全面介紹了我國海洋能產業動態、技術進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情況,對比分析了國際海洋能動態。
  • 電力行業政策及發展趨勢——市場交易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一、中國電力市場構成1、發展歷程2002年,國務院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我國開始對電力工業進行市場化改革。根據中電聯統計數據,2017-2019年,中國電力市場交易(含發電權交易電量、不含抽水蓄能低谷抽水交易電量等特殊交易電量)分別為16327.3億千瓦時、20654.0億千瓦時和28106.9億千瓦時,年均複合增長31.2%,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由25.9%提升至38.9%。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系統靈活性提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簡稱「水電總院」)副院長易躍春7月22日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簡稱「報告」)線上發布會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年均增長率為12%,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所佔年度裝機比重超過50%,中國的能源轉型正在穩步推進。
  • 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實際消納量佔全社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 中國上市發電公司2019年回顧及未來展望
    「2019年,上市發電公司全年實現淨利潤1545.4億元,同比增長3.7%,增幅與2018年相比波動不大,但各子行業利潤增幅出現了分化。」安永大中華區電力及公用事業行業主管合伙人兼交易主管合伙人朱亞明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2019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運行分析:風電投資規模1171億元
    中商情報網訊:回顧2019年,我國紮實推進「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聚焦綠色低碳轉型,繼續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又實現了質的穩步提升。能源供需總體平穩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其中,風力發電得到進一步發展。
  • 中電建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全年實現營收2866億
    中電建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全年實現營收2866億 來源: 中國電力報      日期:16.08.19        事耀民生業潤社會  中國電建發布2015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訊  記者宋暘報導  日前,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 「中國電建」)2015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