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70年中國教育的對外開放——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出席發布會。
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研究院組織編寫、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策劃出版的《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回望與總結了中國教育的對外開放,介紹了國際教育的內涵,中國國際教育的發展歷程、經驗、啟示,並對中國國際教育的前沿問題進行了研究綜述。該書採用中英雙語編排,內容詳盡,體例新穎,結構完備,分析深入,集政策解讀與案例分析為一體。
《70年中國教育的對外開放——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研究院編著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表示,《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呈現了國際教育最新的發展態勢,體現了北外人的擔當,他對這本書的出版表示熱烈的祝賀。中國正走向世界,世界也正走向中國,中國教育的發展洪流和世界教育的發展改革同頻共振、互學互鑑、相互影響,從而使我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得到更多的營養,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推動各項改革。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王焰表示,《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的出版,有助於推動新時代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研究和實踐,進一步分析新時代我國國際教育面臨的背景的形勢,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和任務,促進我國國際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在全球教育中,發出中國聲音,分享中國經驗,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將繼續堅持以「大教育」為出版宗旨,以「引領中國教育出版,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學出版社」為奮鬥目標,踏實做好中國教育出版,讓更多更好的中國教育故事走向全球。
《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的主編,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研究院院長孫霄兵教授從編寫背景、主要內容和出版意義三方面對報告的編輯和出版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是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雙重背景下,經過一年的編寫和反覆修改完善而成。全書緊扣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關於「開創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戰略要求,聚焦中國國際教育70年的發展,針對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闡述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政策演變和發展成就。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王家勤表示,《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填補了國際教育研究的空白。這本書的出版意義重大,有助於國外對中國教育改革開放進行全方位的了解。
中國教育電視臺黨委書記柯春暉表示,《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填補了國際教育研究的空白。在不斷的對外開放和不斷的學習借鑑中,中國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跟跑到並跑,再到現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我們實現了領跑,足以反映中國教育巨大而深刻的發展。伴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大,全方位開放態勢的形成,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相信中國教育的對外開放步伐會更大,我們在整個世界教育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會更強。
中國教育報社社長翟博認為,《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有三大特點:一是鮮明的時代性,是展現中國教育走向世界的優秀讀本。二是鮮明的學術性,內容非常豐富,既有對國際教育內容學理上的研究,也有中國國際教育發展案例的研究;既有對中國國際教育發展歷程的回顧、經驗的總結,也有對現狀的分析。三是特色突出,中英文對照寫法的北外特色,以及用大眾寫法講述學術內容,非常適合普通讀者與國外讀者的閱讀,有利於講好中國教育故事、傳播中國教育聲音。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薛二勇對《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提出了中肯的評價和建議。他認為,本書的出版有助於我們認識教育開放的具體進程,客觀評價教育改革的成就,拓展教育學學科在國際教育、教育對外開放領域的深入研究。此外,本書緊扣基層探索主題,書中呈現的案例也有助於我們理解學術內容。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協會國際教育專委會秘書長董松壽認為,《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兼具學術性強、內容全面和重點突出等特色。北京王府學校校長王魯英認為,對於基礎教育界來說,《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為學校工作過程當中碰到、思考、關注的很多問題提供了解答。(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杜羽)
[ 責編:叢芳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