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全國最多
2020年12月18日-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在廣州召開。會上發布了《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記錄了2019年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相關數據。
肝腎移植等待者數量多
大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賀勝介紹,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超過3.3萬例,捐獻大器官超過9.3萬個。2019年,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的器官捐贈者有何特徵?根據《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公民逝世後捐獻者年齡中位數為47歲,兒童捐獻者(18歲以下)佔8.20%。捐獻者以男性為主,佔比81.57%。捐獻者血型以O型為主,佔38.12%,其次為A型(28.45%)和B型(25.95%),AB型佔7.48%。32.76%為中國I類(腦死亡器官捐獻),44.35%為中國II類(心臟死亡器官捐獻),22.89%為中國III類(心-腦雙死亡器官捐獻)。
2015年至2019年,創傷和腦血管意外為逝世後器官捐獻者兩大主要死亡原因,佔所有死亡原因的86.82%。其中腦血管意外死亡的捐獻者佔比逐年上升,2019年已超過創傷成為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的主要死亡原因。
儘管我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PMP)已從2015年的2.01上升至2019年的4.16,但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數仍然在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國仍有47382人等待腎移植、4763人等待肝臟移植。心臟、肺臟分配系統於2018年10月22日啟用後,至2019年底,仍有338人等待心臟移植,89人等待肺臟移植。其中腎臟移植等待者數量中,廣東(6105人)排在首位;肝臟移植等待者數量,廣東(805人)排在第二位。
廣東移植技術繼續領先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器官移植是人類醫學發展的巨大成就,挽救了無數終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我國首部器官移植法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於2007年頒布,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進行修訂,有望明年上半年能出臺。」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表示, 廣東省高度重視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器官捐獻與移植數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截至今年11月底,廣東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157436人,其中2020年新增登記76907人。目前廣東經國家批准開展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有19家,數量居全國首位。
器官移植代表著高精尖的醫療技術,是醫療和人文的高度結合。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餘學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器官移植將會是省醫的重點工作之一。省醫於12月3日成立了醫療慈善基金,不限病種年齡,貧困患者均可尋求幫扶,覆蓋患者器官移植手術需求;醫院正規劃改建一個2000平方米的移植病房,預計18個月後能投入使用。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