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師重傅,勠力同心」——2020中國器官移植大會暨第七屆中國器官...

2021-01-13 網易

2020-09-21 17:14:24 來源: 中國醫師協會

舉報

  9月19日,2020中國器官移植大會暨第七屆中國器官移植醫師年會在山東省濟南市順利召開。大會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主辦,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指導,山東省醫師協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中國肝移植註冊中心(CLTR)、《中華移植雜誌(電子版)》共同協辦。鄭樹森院士、張運院士、陳肇隆院士、Jan Lerut教授、石炳毅教授、薛武軍教授作主題演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器官移植醫師分會會長鄭樹森院士擔任大會主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徐驍教授和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門同義教授擔任執行主席。

  

  本次大會以 「貴師重傅,勠力同心」為主旨,出自《荀子》及《左傳》,寓意尊師重道,方能傳承鼎新;團結一致,才能共克時艱。大會博採眾家之所長,共助華夏移植之大成。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齊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質量處馬旭東處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辦公室張文韜主任,山東省衛健委黨組成員、省計生協會於富軍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醫師協會孫洪軍會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胡三元院長等蒞臨開幕式。石炳毅、竇科峰、葉啟發、薛武軍、朱繼業、溫浩、李波、徐驍、門同義、朱有華、陳忠華教授等全國移植界同道參會。

  

  鄭樹森院士在歡迎辭中對疫情期間器官移植隊伍逆行而上,不辱使命的戰鬥作風做出了充分肯定,指出在移植器官來源成功轉型之後,我國器官移植事業還面臨著兩個「轉型」一個「邁進」,要完成移植「數量」向「質量」的轉型和中長期隨訪管理體系的轉型,還要加速向器官移植強國邁進。鄭院士鼓勵每一位移植同道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助推器官移植「中國模式」的建設。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部長對本次大會給與高度重視與關心,他在視頻中指出,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不僅是醫療水平的重要體現,還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的深層次內涵。黃部長呼籲全國移植同道齊心協力,為我國器官移植大國形象的建立與維護貢獻力量。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質量與評價處馬旭東處長高度讚揚新冠疫情期間器官移植英雄們奔赴一線收治患者,繼續開展移植手術的專業精神與仁愛之心。他指出我國器官移植事業正逐步完成三個「轉變」,要進一步推動器官捐獻移植立法工作,重視移植中心資質評定,加強質控體系建設,提升移植中心綜合實力,弘揚器官捐獻「大愛精神」,在政府科學管理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將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技術水平和人道精神做到世界頂峰。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齊濤副主任從「扁鵲換心」、「大汶口文化」講起,對山東省的文化、經濟、醫療衛生發展進行高度概括,大會現場掌聲雷動。齊主任還希望能夠通過學術交流、科研合作促進山東省醫療衛生事業與經濟文化水平同步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幸福生活要求。

  

  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醫師協會孫洪軍會長在致辭中希望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能促進信息共享與交流,引進新技術、新理念,培養高精尖醫師隊伍,提高醫師人文素養,促進器官移植事業發展。

  中國醫師協會辦公室主任郭海鵬宣讀了協會領導對本次大會的寄語,寄語中表達了對大會的祝賀以及對器官移植分會工作的讚揚和殷切期望。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胡三元院長向參會的領導嘉賓、專家代表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門同義教授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2020樹蘭卓越工程-器官移植青年人才海外研修支持計劃頒發證書儀式,儀式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徐驍教授主持。

  

  

  主題報告

  

  張運院士

  主題報告:心血管重構的研究進展

  

  鄭樹森院士

  主題報告:肝移植的進展及熱點問題

  

  石炳毅教授

  主題報告:新冠疫情與中國腎臟移植

  

  薛武軍教授

  主題報告:我國器官移植的發展與OPO建設

  

  陳肇隆院士

  主題報告:克服活體肝移植的挑戰

  

  Jan Lerut教授

  主題報告:Mix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ellular cancer

  [mHCC-CCC]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be careful

  

  主題報告環節由竇科峰、朱有華、朱繼業、溫浩教授主持

  大會設有肝、腎、心、肺移植、器官捐獻等相關學術專題/活動,涉及基礎與臨床、理論與實踐、醫學人文和能力提升多領域,圍繞熱點問題和前沿進展深入探討,學術氛圍濃厚、交流活躍。

  

  

  

  

  

  

  

  

  

  

  

  

  

  

  

  

  

  

  

  

  

  

  

  

  

  

  

  

  本屆中國器官移植大會已圓滿落幕,讓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相聚2021!

  (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 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昆明召開
    人民網昆明12月7日電 (記者楊文明)12月6日至8日,第四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暨「一帶一路」器官捐獻國際合作發展論壇在雲南昆明召開。會上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倡議,各國參會代表積極響應,共同成立了「一帶一路」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發展聯盟。
  • 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改革歷程
    2020年5月,World Medical Journal刊發了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石炳毅教授團隊的文章「Reform proceeding of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system in China」,向世界醫學同仁詳細介紹了50多年來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領域的發展、改革和規範化進程,展示了中國器官移植的改革成就。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
    原標題:《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全國最多   2020年12月18日-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
  • 走進中國器官移植「分配中樞」:揭活摘器官謠言
    這是一項非常嚴肅而神聖的工 作,中國從2015年1月1日起停止死囚器官使用,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由於等待移植的患者數量遠大於器官獲取數量,如何合理、合法分配就成為保障捐獻者權利和尊嚴的大事。與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改革相伴的,還有流傳多年的「活摘器官」謠言。
  • 中國器官捐獻日:廣西完成遺體器官捐獻1910例,排全國第七
    6月11日是中國器官捐獻日。數據顯示,2011年廣西啟動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截至今年5月底,全區累計完成遺體器官捐獻1910例,捐獻大器官5214個,捐獻量排名全國第七。自治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及接受器官移植患者代表向器官捐獻者紀念碑獻花。
  • 經參調查|生命接力 「移」路同行——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調查
    捐獻與移植是否有法可依?移植技術水平和質量究竟如何?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面臨哪些挑戰?……2020年12月18日至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期間,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對話國家衛健部門官員和國內外權威專家,探尋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事業的改革發展歷程。
  • 中國規範器官移植技術 腎移植者十年存活率超60%
    由中國透析移植學會、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器官移植學組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亞洲移植免疫論壇昨日在北京召開,500餘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器官移植專家匯聚一堂,重點就器官移植領域的最新進展、器官移植排異的處理、免疫製劑的合理使用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探討。
  • 光明日報:在法律和倫理框架下開展器官移植
    原標題:在法律和倫理框架下開展器官移植 8月18日至23日,第26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暨國際器官移植協會(TTS)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召開。紀念大會舉辦了「中國器官移植的新時代——中國專場」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 器官移植是人類醫學發展的巨大成就,挽救了無數終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
  • 中外權威駁器官移植謠言 稱活摘器官是對中國惡毒攻擊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旨在拯救更多患者生命,在一些境外反華組織手中卻成了抹黑中國的工具——「中國每年有6萬至10萬例器官移植」「中國仍然使用死囚器官」「中國存在『活摘器官』」,說法一個賽著一個聳動。17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這一領域的中國和國際權威專家用事實對這些謠言作出有力駁斥。
  • 器官移植費用高昂讓患者望而卻步
    長江商報消息 中國年均捐獻量位居亞洲第一,到2020年將建300家器官移植示範醫院 □本報記者 劉迅參會的各方專家坦言,儘管中國器官捐獻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高昂的自付費用仍讓部分患者望而卻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疾病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葉啟發教授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全國適用的器官移植服務收費標準正在起草和制定中。黃潔夫也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將腎移植率先納入醫保,促進器官移植收費「透明化」。不僅如此,至2020年,我國器官移植示範醫院有望增至300家,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國。
  • 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全國最多 移植技術繼續領先
    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全國最多 移植技術繼續領先金羊網  作者:林清清、劉璐、郝黎、張藍溪  2020-12-20 器官移植代表著高精尖的醫療技術,是醫療和人文的高度結合。
  • 中國器官移植現狀:有錢的等器官 沒錢的放棄
    中國的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缺器官,缺醫生,也缺醫院。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者實際人數為兩萬多人,而全國只有幾百位器官移植醫生,能夠開展的手術在1萬例左右。具有器官移植手術資質的醫院只有169家,其中肝移植70多家,腎移植90多家,心臟移植的20家,肺移植的還不到20家。
  • 打造器官捐獻移植「昆明模式」
    近日,第四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暨「一帶一路」器官捐獻國際合作發展論壇在雲南海埂會堂舉行。盛會的召開,標誌著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又將邁上一個新臺階。這場盛會為何選擇昆明?近年來,昆明全力打造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加速推進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世界衛生組織器官移植特別工作委員會主席弗朗西斯·德爾莫尼克盛讚,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成果豐碩。
  • 挺起中國醫學的脊梁 中國器官移植因他走向臨床應用
    在我國,每年有超過兩萬名患者因為各種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讓生命之花再次綻放。從出生僅4個月的嬰兒,到古稀之年的老者;從單獨的腎臟移植到多器官聯合移植,目前,我國已實現包括心、肺、肝、腎、胰腺、小腸在內的胸、腹腔臟器移植。讀起那些重獲新生的故事,人們常為那些人性的溫暖、驚心動魄的救治而感動落淚。被譽為「醫學之巔」的器官移植,在我國如何一步步從實驗走向臨床應用?
  • 黃潔夫:我國將成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但有大量器官浪費|器官移植...
    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稱,希望到2023年,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按照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器官移植要逐步發展到一年5萬例的規模。
  •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8月22日,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關於器官移植,中國現在沒有統一的費用標準標準,但國家衛計委在跟一些試點單位進行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完善工作,準備將器官移植做成單病種收費,未來中國器官移植的費用,跟世界相比是最便宜、最可及的,而且是高質量的。
  • 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將定標準 原衛生部副部長稱「全球最便宜」
    據澎湃新聞消息,8月22日,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透露,關於器官移植,中國現在沒有統一的費用標準標準,但國家衛計委在跟一些試點單位進行中國器官移植費用完善工作,準備將器官移植做成單病種收費,未來中國器官移植的費用,跟世界相比是最便宜、最可及的,而且是高質量的。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死刑犯器官不能被任意剝奪
    從今年1月1日起,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小奧父母正是在確認中國器官捐獻流程完全符合國際標準之後,才向院方提出捐獻意願。中國的器官移植法治化,尤其是針對死囚的器官使用問題,一直都是國際國內社會熱議的焦點。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對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 中國器官移植之父夏穗生在漢辭世,遵從遺願捐獻角膜
    讀起那些重獲新生的故事,人們常為那些人性的溫暖、驚心動魄的救治而感動落淚。被譽為「醫學之巔」的器官移植,在我國如何一步步從實驗走向臨床應用?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人——武漢同濟醫院教授夏穗生。用130條狗的實驗打開中國器官移植事業的大門;建立新中國第一個器官移植研究所;實施亞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手術;培養中國器官移植第一批研究生……面對無數的「首次」「第一」,這位醫齡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微笑著說:「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惟願不負國家培養。」不凡視野 拓荒生命「禁區」上世紀50年代,夏穗生從同濟醫學院畢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醫生。
  • 2020年中國器官移植市場現狀分析,相關捐獻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2019年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量Top5地區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具有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格的醫療機構總數為165個,廣東省以19個機構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排第二的是北京市,機構數量為17個,其次是山東省,機構數量為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