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紅色日曆 | 乘風破浪 「重慶號」巡洋艦駛向光明

2021-01-09 鳳凰江蘇

凌晨,上海吳淞口,一艘大型軍艦靜靜地停泊在江面上。

風,輕輕地吹;浪,輕輕地搖。

突然,軍艦發動起主機,變換航向,在迷霧中駛離吳淞口。

這一天是1949年2月25日,這艘名叫「重慶號」的巡洋艦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起義成功,經過25小時、520海裡的航行,勝利抵達解放區的第一大港——煙臺港。

「重慶號」巡洋艦

內戰漩渦 地下黨員醞釀起義

「重慶號」巡洋艦,由英國建造,曾在二戰中有著輝煌的戰績,於1948年5月贈送中國,成為國民黨海軍中噸位最大、裝備最精良的軍艦。

8月14日,重新修整一番後的「重慶號」巡洋艦由艦長鄧兆祥率領,從英國樸茨茅斯港啟程,經過近百天的遠航,駛入南京,停泊在下關江心。

隨同軍艦一起回國的還有士兵三百餘人,畢重遠是其中一員,已在國民黨海軍赴英潛艇訓練班學習2年。

中共南京地下黨員畢重遠

他的另一重身份則是——中共南京地下黨員。

「重慶號」停泊南京的日子裡,稍有時機,畢重遠就離艦上岸,找到地下黨負責人,報告艦艇的消息。組織上指示:見機行事,策動起義。

1948年10月初,剛來不久的「重慶號」巡洋艦,便被推進了內戰的漩渦。在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坐鎮督促下,支援國民黨東北地面部隊,對塔山、高橋一帶解放軍陣地發起猛烈炮擊,在撤退航行中甚至不斷炮擊城鎮、村莊。

目睹了國民黨軍隊的種種惡行,巡洋艦上士兵的思想發生了變化,許多人開了小差,留下來的積極性也比往日差了很多。

畢重遠尋思著,這是發動起義的好時機。

從哪裡著手呢?經過冷靜的思考分析,畢重遠發現想要少數人控制這麼大的巡洋艦,就必須奪取艦上的武器,實行武裝暴動,大約30人才能取得成功。

一天,畢重遠巧遇渴望進步的王頤楨,故意上前搭話:「聽說巡洋艦最近可能開往臺灣,你打算怎麼辦?」

「我準備找幾個人一起開小差,離開軍艦。」王頤楨用眼向四周瞧了瞧,壓低聲音說道。

一看到這種情形,畢重遠單刀直入:「要走也不能離開軍艦走,要把軍艦一起開走,不然太便宜國民黨和蔣介石了。」

1948年「重慶號」巡洋艦經新加坡回國途中彩照。

就這樣,畢重遠運用各種辦法,在進步士兵中發展組織,前前後後吸收了包括輪機、槍炮、雷達、航海等主要部門的27名起義成員,組成了「士兵解放委員會」(後簡稱「解委會」)。

掌握武器 緊急關頭改變計劃

想要起義成功,掌握艦上武器是關鍵。

畢重遠多次到司令走廊察看,發現那裡有左輪手槍、衝鋒鎗30多支。

當然,司令走廊是艦艇停泊時的指揮中心,戒備森嚴。

畢重遠通過申請換崗的方式,順利潛入了司令走廊,並利用值更的機會,將槍枝子彈的位置、數量以及上鎖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重慶號」巡洋艦接到命令,將於2月17日起航去青島。「解委會」商量後,一致認為起義的時機來了。

最初擬定的計劃是這樣:海上航行中起義,當軍艦夜間航行至膠州灣成山頭轉向青島之前發難,謀取司令走廊的輕武器,迫使艦長不轉向青島,而是直奔煙臺港,天一亮即可抵達解放區。

這是最理想的方案,一切準備就緒,單等巡洋艦起航了。

不料,「重慶號」17日一駛出黃埔江口,突然在吳淞口拋錨停泊了。根據種種跡象判斷,巡洋艦可能要逆長江而上,配合江陰海防第二艦隊,阻止解放軍渡江。如果軍艦駛進長江,江面狹窄掉頭困難,又處於江陰和吳淞口兩地炮火威脅之下,對起義十分不利。

畢重遠等人當機立斷,改變原來海上航行中起義的計劃,決定在停泊中起義。

「重慶號」巡洋艦艦長鄧兆祥

「重慶號」巡洋艦的艦長鄧兆祥為人老實憨厚,作風正派清廉,航海技術嫻熟,在士兵中有很高的威望。畢重遠從往日裡鄧兆祥訂閱的報紙是《大公報》而不是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推斷出這位艦長有被爭取的可能性。

經過前期多天的準備,「解委會」做出了最後決策:2月25日凌晨1時30分起義。

凌晨暴動 巡洋艦駛向解放區

「小畢,到接班的時候了。」隨著清脆的呼喚聲,畢重遠一躍跳下吊鋪,不慌不忙地來到司令走廊。

此時,是2月25日1時1刻。

江面上一片漆黑,遠處停泊著英國「紫石英」號驅逐艦和幾艘商船。

畢重遠按照計劃,發出了開始暴動的信號。配電房的同志首先切斷了艦上的通訊聯絡和警報器電路,畢重遠等人誘引甲板上哨兵和司令走廊的值更士兵至雷達室繳了械,迅速打開司令走廊槍架和彈櫃的鎖,武裝了全體「解委會」成員。

巡洋艦上的官兵

其餘行動組的成員按照分工到達各自指定位置,分艙逐段地拘禁了所有軍官和上士。

「兄弟們,你們怎麼事先也不通知一聲啊,咱們一起幹。」面對突如其來的暴動,不少軍官不僅沒有反抗,有些還主動要求加入。

20多名起義人員,僅用一個多小時,就用武力把這艘載有570多名艦員的現代化巡洋艦,全部控制起來。

接下來,最重要的莫過於開航了。

布置好備航,畢重遠等人到艦長室把鄧兆祥請到艦橋上,勸說他參加起義,為巡洋艦領航。這位愛國的海軍軍官考慮到「重慶號」的命運和艦上幾百名官兵的生命安全,毅然答應了眾人的請求,親自製定航線,下令開航。

凌晨5時許,鄧兆祥胸前掛著望遠鏡,站在艦橋,嘴刁菸斗,兩眼凝視前方,堅定地下達舵令,變換航向和航速,在迷濛的晨霧中,「重慶號」駛離了吳淞口。

「重慶號」巡洋艦停泊在煙臺港

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航行,2月26日清晨6時,看著前方越來越近的陸地,艦上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重慶號」巡洋艦衝破了黑暗,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光明。

3月24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給鄧兆祥艦長和全體官兵發了慰勉電: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設自己的空軍和海軍,而你們就將是參加中國人民海軍建設的先鋒。

參考資料:《重溫激情歲月——革命者口述歷史》

相關焦點

  • 老照片:重慶號巡洋艦
    重慶號,是近代中國海軍繼北洋水師鎮遠、定遠號戰艦之後,噸位最大,性能最強的戰艦,該艦建造於英國樸茨茅斯造船廠,滿載排水量達7200噸(重慶號途徑新加坡)近代以來中國海軍的建設之路曲折坎坷,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曾號稱遠東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 民國第一巨艦六千七百噸級巡洋艦——「重慶」號
    重慶號輕巡洋艦是民國海軍中最大最強的主力戰艦,被視為「王牌」軍艦。 「曙光女神」號 其原為林仙級輕巡洋艦的4號艦,「曙光女神」號。
  • 戰史今日2月25日:國民黨最大巡洋艦「重慶號」起義
    資料圖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蔣介石集團即將崩潰的時刻,「重慶號」巡洋艦官兵因不滿國民黨政府依附帝國主義,推行反人民的內戰政策,於1949年2月25日,在上海吳淞口毅然起義「重慶號」起義後,立即向北駛入解放區港口,2月26日抵達山東省煙臺港,受到當地人民解放軍、人民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重慶號」巡洋艦是國民黨海軍中最大的艦隻,系1948年5月英國政府贈給國民黨政府的。艦重7000餘噸,全長505英尺,寬51英尺,6.4萬馬力,最高航速每小時30海裡,續航力4000海裡。
  • 英國曾送給中國一艘巡洋艦,命名「重慶號」,現在被保存在博物館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說起「重慶號」巡洋艦喜歡歷史的應該有所耳聞,重慶是二戰時中國的陪都,能夠以重慶來命名,那也說明這巡洋艦也是很厲害的。但是這艘重慶號的巡洋艦不是中國自產的,而是由英國贈送的。
  • 如果重慶號輕巡洋艦保留下來,會給人民海軍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李三萬摘要:重慶號輕巡洋艦是抗戰勝利後英國贈送給國民黨海軍的,1949年2月起義,但隨即被國民黨空軍炸沉。1951年4月在蘇聯的援助下將重慶號打撈出來,但蘇聯專家研究後認為已經沒有修復價值,如果重慶號當初能夠保留下來,會給人民海軍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 蔣介石聽到「重慶號」巡洋艦起義的消息後,氣得渾身發抖(一)
    1949年2月25 日凌晨,停泊在上海吳淞口外的國民黨最大的一艘重巡洋艦「重慶號」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武裝起義。它英勇地衝破黑暗,投向人民的懷抱。這一壯舉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打擊,加速了蔣家王朝的滅亡。「重慶號」重巡洋艦,是英國贈給國民黨政府的一艘重型軍艦。
  •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免費開放
    南京渡江紀念館內展示的當年渡江第一船「京電號」攝影:江南今年,為了紀念渡江勝利60周年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長江之濱、秦淮河口,又建設了這座新的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新館由勝利廣場和主館區兩部分組成,該館總佔地面積658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2400餘平方米。在勝利紀念廣場上赫然矗立著6組49顆紅色五星組成的群雕,總高度為49.423米,寓意南京渡江戰役勝利紀念日,「千帆競渡過長江」的壯觀。
  • 重慶珍檔|「紅色三巖」的來歷
    風正巴渝消息,重慶是一方充滿紅色記憶的英雄土地,孕育了偉大的紅巖精神,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他們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強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繪就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是重慶開展主題教育生動的教材。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探訪位於渝中區的「紅色三巖」舊址,聆聽紅色往事。「紅色三巖」的來歷抗日戰爭時期,紅巖、曾家巖、虎頭巖被稱為「紅色三巖」。
  • 「重慶」號驅逐艦退役 新家落戶天津公園供參觀
    「重慶」號驅逐艦為我國051型飛彈驅逐艦,該艦曾在1985年執行攔截監視蘇聯海軍「伏龍芝」號飛彈巡洋艦任務,當時日本攝影師拍攝反應這一事件的照片《中國海軍之勇姿》中,記錄了我「重慶」艦不畏比自己噸位大數倍敵艦,與之鬥爭的形象。「重慶」號是中國海軍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艦名。1949年,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加入人民海軍,成為我海軍第一艘巡洋艦,後因遭國民黨空軍轟炸沉沒。
  • 美飛彈巡洋艦長遭解職 該艦曾與中國軍艦對峙
    人民網6月12日訊 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站6月10日報導,美國海軍日前解除了「考彭斯」號(Cowpens)飛彈巡洋艦艦長高波特的職務,原因是其在抽查中表現不佳。該巡洋艦去年12月曾與中國軍艦在南海發生對峙。
  • 舊日本海軍唯一的專業防空巡洋艦 五十鈴號防空巡洋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技術水平最高的戰場當屬太平洋戰場,對著英美日本對航空母艦的大量運用,專業防空艦成為了必須,除了三國相繼建造了許多具有較強防空能力的驅逐艦外,防空巡洋艦也出現在了戰爭舞臺上。
  • 世界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降落重慶 將飛往南京
    經過19個小時的飛行,今日凌晨1時35分,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終於抵達重慶江北機場。 「陽光動力2號」是全球最先進的太陽能飛機,也是首架長航時、不必耗費一滴燃油便可晝夜連續飛行的太陽能飛機。這架飛機自本月9日開啟環球之旅。中國重慶是這次環球之旅的第五站。按計劃,在重慶短暫停留之後,飛機還將途徑中國南京,之後繼續向東飛越太平洋。
  • 扒一扒國內「陰氣」最重的城市……|北京城|防空洞|北京|南京|重慶...
    整個南京有名的景區一大半要麼是和死人有關係,要麼就是和王朝衰亡有關係:中山陵、雨花臺、明孝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秦淮河等等然後也是聽一個懂風水的老先生說的,南京只看城市是很有帝王之氣的城市,因為地勢是「虎踞龍盤」。龍盤是說,紫金山是龍頭,因為龍頭向北,所以朱元璋才在南京城打了很多井,要讓真龍能在南京住下。天文臺到太平門是龍脖子,進了五臺山,就是龍脊梁,到冶山道院是尾。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世界上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裝甲厚度最高為280毫米;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裝甲厚度最高達到了410毫米。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抗打擊能力有多強?這樣說吧,在二戰進入尾聲時,大和號戰列艦遭到美國海軍58特混編隊300多架飛機2個多小時的狂轟濫炸,依然挺立在海洋上。直到主炮彈藥庫發生爆炸,這才緩緩沉沒。
  • 洪水下的重慶:乘風破浪的霧都,披波斬浪的山城
    由於位於重慶上遊的四川多地連降暴雨,流向重慶的各大江河流量猛漲。8月18日,重慶啟動了一級防汛應急響應。全城以最警惕的姿態面對滔天洪水。據防汛部門的最新消息,在20日凌晨,洪峰還會過境重慶主城。我充分相信重慶的防洪能力,雖然保持警惕,但心情平靜。
  • 美軍「安提塔姆」號巡洋艦發生火災 造成13名水兵受傷
    「安提塔姆」巡洋艦伴行航母據《海軍時報》網站9月29日報導,美國海軍當天表示,飛彈巡洋艦「安提塔姆」號9月24日發生了小規模火災,造成13名水兵受輕傷。第七艦隊發言人莫姆森表示,艦員迅速撲滅了火,沒有給工程設備造成損壞,「安提塔姆」號仍在正常運行,13名受輕傷的水兵經過醫治後,已經重返工作崗位,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中。駐紮在日本橫須賀的「安提塔姆」號9月14日至25日參與了在菲律賓海舉行的「英勇盾牌」演習。在演習中,該艦參與了擊沉關島海岸附近的退役飛彈護衛艦,並完成了使用「戰斧」飛彈對陸攻擊訓練。
  • 蘇聯海軍的「全球巡洋艦」
    美國海軍技術突飛猛進,核潛艇一艘接一艘下水,還建造了「長灘」號、「班布裡奇」號、「加裡福尼亞」級、「維吉尼亞」級這樣的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長灘」號、「班布裡奇」號核動力巡洋艦組成全核艦隊,沿著1907年「大白艦隊」走過的路線開展環球航行,代號「海軌行動」。
  • 重慶移動與紅巖聯線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移動重慶公司與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紅巖聯線管理中心」)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協議籤字暨揭牌儀式在紅巖革命紀念館舉行。中國移動重慶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尹顯智,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永,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馬奇柯,黨委委員、副主任雷瑩出席儀式,籤署合作協議並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 第二銀河戰列巡洋艦哪個強 戰列巡洋艦排行榜
    18183首頁 第二銀河 第二銀河戰列巡洋艦哪個強 戰列巡洋艦排行榜 第二銀河戰列巡洋艦哪個強 戰列巡洋艦排行榜 來源
  • 燈影幢幢,魅影重重,重慶哪裡可以邂逅漢時芳容?
    在重慶大渡口義渡古鎮,正在舉辦時間跨度長達一個月的「國風燈會月」,每當夜幕來臨,數裡長街燈月輝映,魅影成雙。仿佛讓人一秒穿越到古老的漢朝。古鎮漫步,到處都是造型各異的花燈,周圍來去的,俱為韻致優雅的漢服佳人,爾雅公子。燈,流光溢彩;人,儀態萬方;景,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