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溫度首破20度,若是南極冰川全部融化,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

2020-11-29 輝哥史話

南極的氣溫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世界氣象組織公布了關於南極的一組數據,在2月7日時,南極的阿根廷科考站的溫度達到了18.3°,這是在南極溫度觀察記錄中的最高溫度。與此同時,在2月9日,南極洲的西摩島也達到了20.75°的高溫。南極半島的溫度越來越高,升溫速度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罕見,半個世紀的時間,整體溫度升高了3°!

隨著全球變暖化的逐漸加深,受影響最重的地區是這些極寒地區,高溫沙漠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如果南極的溫度按照這樣的速度逐漸升高的話,那麼在兩三百年內,地球上將再無南極冰川,整個地球的生態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各種生物的生活環境都會受到影響,人類也不例外。

南極的冰川含水量非常巨大,據不完全統計便有2430萬立方千米,一旦這些水匯入海洋中,全球的海平面都會升高65米左右,對於沿海的國家來說,不亞於天塌下來。許多國家和城市都將在這場災難中被毀滅。我們國家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將首當其衝,最先被淹沒,因為它們的海平面只能支撐到13米左右,一旦超過這個數值,便會被淹沒。升65米左右的海平面,整個華中地區都會淹沒。而河南等中原地區城市將取代江蘇、上海等城市成為新的沿海城市。

當海平面到20米左右時,山東省將會被分成兩半,吃海線較高的城市將會成為島嶼,例如煙臺、青島和威海等。到達60米的時候,河北地區將會沉沒,北京也不能倖免。

所以愛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息息相關,榮辱與共,存在這個星球的任何物質,都是相互依存的。

相關焦點

  • 南極溫度破20度?若是南極冰川全部融化,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人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了,夏季的溫度一年比一年高,冬季的降雪也不如原來多;除了人類經常生活的區域外,還有人類不經常去到的地方也遭受到了氣候變暖的影響,例如:南極。說起南極,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極寒之地,不適合人類居住,只有一些特別耐寒的動物,比如企鵝。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大家怎麼看呢?
    乍一看南極達到20℃,不知道的還以為冰川馬上化完,世界馬上末日。但這只是在西摩島測到的溫度,而西摩島在南極圈外,極端氣溫20℃維持不了多久,整個南極大陸依然冰封。我個人很反對以一個小區域內極端的氣候代之全球氣候的極大變化,去年有個消息說北極溫度突破30℃,北極熊夏天都沒地方呆了,但實際上那也只是北極圈附近的個別地方氣溫較高,這固然有人類活動的影響,但是在極圈內的大部分區域,由於陽光入射角度大,冰雪又反射了很多陽光的能量,使得極圈內的大多數地方依然很寒冷。
  • 南極氣溫首破20℃,地球發熱了
    南極是地球變暖最快的地區之一    南極氣溫首破20℃,巴西科學家舍費爾在西摩島監測到的這一溫度,打破了1982年1月監測到的19.8℃的紀錄。舍費爾表示,即使在夏季,這樣的氣溫也非同尋常。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南極地區氣溫上升不斷加速。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曾表示,南極大陸是地球上變暖最快的地區之一。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您怎麼看?
    2020年的開局,在我們地球上發生了很多看來是災難性的事件,比如去年一直持續燃燒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我國的新冠病毒傳播、東非蔓延到西亞和南亞的蝗災,前幾天又爆出了南極氣溫突破20度的消息,這一連串的異常現象,不禁讓人們發出強烈的疑問和思考,我們生活的地球現在到底怎麼了?
  • 20.75度!南極測得歷史最高溫,冰川融化對北半球影響更大
    這是因為南極地區與南極大陸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包含南緯60度以南的所有土地、島嶼和海洋。而南極半島是南極大陸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遠、最溫暖也降水最多的半島,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嶇的山地和冰雪高原。
  • 南極冰川融化後,中國的版圖會有什麼變化?你敢看嗎?
    說到南極你會想到什麼?我想大多數人會想到企鵝!畢竟南極最出名的就是企鵝了,但你知道南極的生長環境有多艱苦嗎?在南極沒有植物有的只是無盡的冰川,如果你熟悉地理的話應該知道南極的冰川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比中國面積還大,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不僅如此這些冰川的厚度是相當驚人的,據說這些冰川已經存在了上萬年甚至上億年,平均厚度高達2000多米!
  • 南極冰川融化後,中國的版圖會有什麼變化?你敢看嗎?
    在南極沒有植物有的只是無盡的冰川,如果你熟悉地理的話應該知道南極的冰川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比中國面積還大,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不僅如此這些冰川的厚度是相當驚人的,據說這些冰川已經存在了上萬年甚至上億年,平均厚度高達2000多米!
  • 南極冰川如果融化 會發生什麼事 塵封的恐怖將復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南極冰川全部融化,地球會變成什麼樣,海洋又會變成什麼樣,除了海平面升高,陸地面積減少外,我們的生活又會受到什麼影響,普通人或許根本不會去關注這些東西,畢竟對我們來說還是太遙遠,別說南極洲了,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踏出自己的祖國,不過像是標題所說,如果南極冰川全部融化
  • 若南極冰川全部融化,除了全球海平面升高,或將釋放遠古病毒
    南極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主之地,這裡被冰天雪地的冰川所覆蓋了。平均溫度都在零下70℃,局部地區能夠達到零下一兩百攝氏度。用寸草不生來形容南極也是較為尷尬的,因此這裡無人敢靠近,一旦不小心走進去,將很可能迷失,並且再也走不出來。因為對於南極的不看重,這才讓南極不屬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是令如今的世界上的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尤為的惋惜。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自然界的警告來了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發表演講說,南極溫度今年創下了新的記錄,在南極附近的西摩島測得溫度高達20.75℃的高溫。而西摩島在南極圈外,極端氣溫20℃維持不了多久,整個南極大陸依然冰封。在恐龍生活的時代,地球年平均溫度為25攝氏度。
  • 南極溫度超20度,意味著什麼?
    雖然就氣候變化的趨勢而言,20.75攝氏度僅僅是南極某天的最高溫度,不代表南極每天都如此,但超20攝氏度的溫度出現,已經表明自然界在釋放一個信號,表明我們離地球冰川臨界值越來越近了。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保護環境已迫在眉睫,別讓「流浪地球」成現實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突破記錄,是成自1880年以來有氣象記錄最熱的1月,這不僅是我們人類歷史上最熱的1月,同時也是南極最熱的1月,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度,成為了南極高溫新紀錄。
  • 2020 2月,南極氣溫首破20度
    今年一月,南極的氣溫異常升高,突破有史以來的歷史溫度,今年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得高達20.75℃的氣溫,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南極洲首次測得超過20℃氣溫值;另外,過去的1月也是全球最暖的1月。
  • 南極冰川融化後,看看中國的版圖的變化,真的太可怕了
    說道南極你會想到什麼?我想大多數人會想到企鵝!畢竟南極最出名的就是企鵝了,但你知道南極的生長環境有多艱苦嗎?在南極沒有植物有的只是無盡的冰川,如果你熟悉地理的話應該知道南極的冰川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比中國面積還大,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不僅如此這些冰川的厚度是相當驚人的,據說這些冰川已經存在了上萬年甚至上億年,平均厚度高達2000多米!
  • 假如南極冰川全部融化,中國哪個城市最先「失守」,沒想到是這裡
    眾所周知,南極大陸上是一片冰川之地,不過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南極冰川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化,導致全球的氣候一直在變暖,南極冰川融化,給人類製造了很大的麻煩,也直接導致了很多物種的消失。
  • 還在關心北極融化?真正可怕的是南極也在融化!
    這個所謂的北極圈的32度採樣是在北極圈的最外圍啊最外圈溫度32度能代表真正的北極溫度32?是南極!!南極也在融化!重複一遍,南極也在融化!南極的冰川消融才是最致命的!看看這隻無家可歸的企鵝吧什麼叫做致命?
  •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之謎真相大白
    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擔憂更令人困惑。現在,英美科學家宣布他們找到了答案,元兇是潛入冰川底部和基巖之間的暖流,水溫攝氏2度。而且,藉助最新勘測儀器,科學家繪製出暖流在冰下逡巡的路徑。
  • 南極溫度首破20度,打破歷史最高紀錄,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發表演講說,南極溫度今年創下了新的記錄,在南極附近的西摩島測得溫度高達20.75℃的高溫。雖然就氣候變化的趨勢而言,20.75攝氏度僅僅是南極某天的最高溫度,不代表南極每天都如此,但超20攝氏度的溫度出現,已經表明自然界在釋放一個信號,表明我們離地球冰川臨界值越來越近了。
  •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令人困惑,元兇是誰?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擔憂更令人困惑。英美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表示,冰川融化過快的元兇,是潛入冰川底部和基巖之間的暖流,水溫攝氏2度。而且,藉助最新勘測儀器,科學家繪製出暖流在冰下逡巡的路徑。
  •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令人困惑 元兇是誰?
    中新網9月1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擔憂更令人困惑。英美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表示,冰川融化過快的元兇,是潛入冰川底部和基巖之間的暖流,水溫攝氏2度。而且,藉助最新勘測儀器,科學家繪製出暖流在冰下逡巡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