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充滿了未知的風險,假設你利用天文望遠鏡看向天空的時候,每一個非常亮的區域,很可能正在爆發著超新星大爆炸,這種大爆炸一瞬間,就能夠毀滅周邊幾百光年內的一切物質,生命更是顯得無比脆弱。當你看向銀河系中心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核心區域充滿了生命力,因為那裡非常明亮,似乎有著無數的星辰在其中活動,但是實際上,這個區域是一個無比巨大的黑洞,能夠吞噬周圍的一切。可以想像一下,假設哪裡有生命的話,很可能早就被巨大的黑洞吞噬。因此宇宙之中存在無數的危險,人類生活在銀河系的邊緣,躲開了很多的災難,可是地球文明依舊很脆弱,只要一顆隕石,就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毀滅性災難,很可能人類會跟恐龍一樣,消失在地球的歷史上。朋友們喜歡最新科學,希望加我粉絲和關注,一起來探討。
那麼宇宙充滿了未知的危機,地球一旦遭遇此類危機的話,應該怎麼樣保存地球文明呢?這是科學家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相信大家都看過流浪地球,這種遷移方式看起來十分的感人,也十分的壯觀,可是事實上,人類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即便做到這一點,人類也無法在宇宙的漂流中存活下來。
因此人類全面的轉移,明顯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事情,因為這樣的冒險舉動,很可能會給地球文明造成滅絕的危險。科學家經過全面的研究,發現了一種最好的辦法,這就是DNA的存儲技術。這項技術能夠讓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以DNA的方式存儲下來,然後地球的文明很可能會重新恢復。
那麼這種技術什麼時候開始呢?又是什麼時候被科學家認識?美女小倩給大家說明一下,這個想法和技術,其實並不是科學家想到,而是一位藝術家叫做Joe Davis,他在一九八八年的時候提出DNA存儲的想法, 然後和哈佛研究人員合作,開始了這項研究,他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當時科學家把一個取名為Microvenus的像素矩陣的照片拿出來,通過這個照片,他們其轉化成三十五個鹼基的DNA序列,科學家之後將其插入到大腸桿菌裡,第一次把不屬於自然演化的信息寫進了在DNA當中,這樣的存儲方法獲得了成功,雖然並不是全面信息,但是確實取得了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於DNA存儲技術有了全面的發展,去年丘奇團隊有了一個新的研究發現,而且很快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項實驗結果非常引人關注,科學家們將一本大約五點三四萬個單詞《再生:合成生物學將如何改變未來的自然和自己》的書,還有一些圖片和程序編碼到DNA裡面,這是一個不到億萬分之一克的DNA微晶片。
他們這次研究獲得了成功,科學家只要利用DNA測序來閱讀這本書即可,也就是說這項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未來人類主要是降低這項技術的成本,這樣就可以全面的保存地球文明,讓我們擁有了一個諾亞方舟,或許將成為拯救文明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