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襲世的傳說
在地球上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它們都不約而同地重複著吞噬天地的大洪水以及一個男人拯救萬物的傳說。
《聖經·創世紀》中不僅明確記載了大洪水的起因、過程和結果,還詳細說明了諾亞方舟的製作方法及最終停靠的地點和時間。「經過了一百五十日,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
古巴比倫的蘇美爾人也曾用楔形文字記錄類似的傳說:眾神要以洪水懲罰人類,風雨之神恩利爾指示祭祀建一條大船,把鳥獸帶進去躲避天災。而在古老的印度神話中,洪水被多次提起,而避過洪水的主人公是摩奴。在古埃及的《死亡之書》中也可以找到類似記載。
神話的傳說、歷史的佐證都顯示了一條驚人事實——在遙遠的古代曾有洪水襲世。
停靠方舟的山峰
這些傳說如此具有誘惑,以至於人們探尋諾亞方舟的熱情從未消減。想要證明諾亞方舟的存在,找到它是最好的辦法。因此,《聖經》中出現的方舟停靠地亞拉臘山成為人們熱衷的地方。
聖經裡並沒有確切指明方舟停放在昔日亞拉臘山的哪座山峰上。在聖經時代之前已居於今天土耳其東部的亞美尼亞人與波斯人,早有傳說確定「苦難的山」就是方舟停泊之地。亞美尼亞人認為他們是大洪水後最早居於地球上的種族,而波斯人則稱亞拉臘山周圍的地方為「人類的搖籃」。
1949年,俄國飛行員羅斯科維斯基拍下了第一張諾亞方舟的照片,照片中顯示,一個模糊的暗色斑點出現在山頂厚厚的冰層下,因而不少專家懷疑那就是《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
1957年,土耳其幾名空軍飛行員駕駛飛機考察亞拉臘山頂,發現這個物體呈船型,這更引起了各國考古學家的濃厚興趣。但是由於當時正是美蘇冷戰時期,蘇聯以「防止美國間諜接近蘇聯」為名,禁止各國飛機駛入山脈附近。
1995年,美國衛星圖像分析專家波爾謝·泰勒也開始關注這個被稱為「亞拉臘山奇觀」的神秘物體。他花了幾年時間,收集了大量衛星成像圖片,並對它們進行分類,終於發現這是一個長180多米的龐然大物。不過他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東西,他認為這也許是古老的土耳其要塞,也許是一架飛機的殘骸,也有可能是「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的科學解構
「諾亞方舟」長300英尺、寬50英尺,高30英尺,分為上、中、下三層。這個尺寸是長133.29米、寬22.22米、高13.33米。方舟每層甲板的面積有3000多平方米,約為鐵達尼號的一半。它的總重量為1.4萬噸,完全由木頭構成。
據分析,方舟的長寬比為6:1,這是在海上航行抵禦各種風浪的最佳尺寸。經過模擬實驗證明,這樣的船即便面臨巨浪,也不會傾覆。這樣精確而複雜的流體力學問題,在幾千年前是由誰設計出來?又是怎樣記錄在世界各地的傳說中?
諾亞方舟的容積是另一個人們關注的話題。《聖經》中記載,諾亞依照上帝的指示,將陸地上的所有動物都帶一公一母到方舟內。那麼方舟能夠容納這麼多動物並生存300多天嗎?
哺乳動物3500種,鳥類8800種,爬行動物及兩棲類動物5500種,昆蟲25500種。而諾亞方舟的體積為39500立方米,相當於520多個標本貨櫃。如果以每個貨櫃容納240頭羊來計算,方舟總共可以容納3.6萬頭羊。從理論上來說,諾亞方舟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足夠大的空間躲避洪水。
未知的結論
人們仍在尋找諾亞方舟的遺蹟,但無論結果將是怎樣,諾亞方舟永遠是善良和純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