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醫院最常用的B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誌物。兩對半檢查,是用來判斷是否感染B肝或粗略估計病毒複製水平的初步檢查。B肝二對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B肝五項,分別是1B肝表面抗原(HBsAg)、2B肝表面抗體(抗-HBs)、3B肝e抗原(HBeAg)、4B肝e抗體(抗-HBe)、5B肝核心抗體(抗-HBc)。作為B肝病毒的血清學標誌,B肝兩對半對於感染色現狀及轉歸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其中,1、4、5的陽性組合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小三陽。也就是說確定B肝病毒感染,病毒數量少,病毒複製低下,傳染弱。但是,e抗體不是人體的保護性抗體,不能長期存在。若半年以上還沒有消失,HBVDNA陽性,說明病毒已經發生基因突變,B肝145陽性,易導致HBVDNA變異。
慢性B型肝炎根據病情的嚴重情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輕度肝炎病情較輕,可表現為反覆頭暈、厭食、乏力、噁心、肝區不適、尿色發黃、輕度肝觸痛以及輕度脾大。也可以發現部分患者臨床無任何不適,僅在肝功能檢查時發現少許異常。
2、中度肝炎患者不論症狀、體徵或者實驗室檢查程度均在輕度與中度之間。
3、重度肝炎可出現明顯持久的臨床症狀,比如乏力、腹脹、納差、尿黃並伴有肝掌、蜘蛛痣以及脾大、甚至腹水。實驗室檢查可發現谷丙轉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持續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
關於慢性B肝的治療,臨床主要是爭取能夠最大限度的減輕肝細胞纖維化及壞死,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在確定並非是由藥物、酒精或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以及未用過降酶藥物之後,便可以採取抗病毒治療了。IFNα是目前治療慢性B肝的主要措施,數據表明,對於女性患者、病程較短的以及非母嬰傳播患者,本治療方案療效較好。但對於妊娠患者以及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嚴禁使用IFNα治療。
綜上所述,如果拿到自己的檢測結果發現二對半145陽性,不要太過驚慌。B肝兩對半145陽性患者要進一步檢查HBV-DNA和肝功能。並且,明確一點病毒是否陽性、肝功是否正常。如果肝功異常,就要及時治療,切莫拖延就醫,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