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病毒攜帶者意味著肝臟被B肝病毒所入侵(半年以上),且肝臟組織存在一定的病毒數量,但若這類人群體內的B肝病毒仍處於不斷複製階段,那麼就會造成肝臟功能受損,進而發展成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我國是B肝大國!
中國有一億多人是B肝病毒攜帶者,也就是說,每十人中就有一個人是B肝病毒攜帶者,當然傳染性的強弱,取決於B肝病毒HBV-DNA的數值,數值越高,傳染性越強。
為什麼要做兩對半檢查呢?
B肝兩對半檢查的意義在於通過檢驗後能得知是否感染B肝以及感染的情況。
如何去看B肝兩對半,讓醫生來講講
B肝兩對半分別為↓
1.B肝表面抗原(HBsAg)
2.B肝表面抗體(抗-HBs)
3.B肝e抗原(HBeAg)
4.B肝e抗體(抗-HBe)
5.B肝核心抗體(抗-HBc)
很多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沒有B肝核心抗原(HBcAg)呢?
這是因為核心抗原(HBcAg)「核心零件」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血液中很難檢測的到,因此在醫院裡我們常常檢測到的是B肝兩對半,但隨著近年來檢驗技術的進步,B肝核心抗原(HBcAg)也能被檢測到,因此化驗單上不再是「二對半」,而是「三對」。
看到那麼多抗體、抗原,很多網友及非肝病科醫生頭都快要炸了,事實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抗原是病毒的成分,而抗體是人體免疫系統針對抗原的存在而產生的蛋白質,就好比沙灘上的一塊石頭,石頭是「抗原」,石頭在沙灘上留下的坑是「抗體」。
B肝病毒的繁殖與普通病菌不同,前者需要在肝細胞內生產「零件」,然後再把零件「組裝」成完整病毒。HBsAg和HBeAg都是B肝病毒的「零件」,被生產出來後即排放入血,因此在臨床上我們能應用血清免疫學方法檢測到。
B肝兩對半是B肝病毒與人體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的一項檢查,重要性不言而喻。
1.B肝表面抗原(HBsAg)是B肝病毒最外層包膜中的一種外殼蛋白,不具備傳染性;但成年人感染B肝病毒後1-2周內血液中是可以出現HBsAg,換句話說,HBsAg陽性是感染B肝病毒(HBV)的標誌,但陰性並不意味能完全排除B肝。這時候需要明確是否急性感染潛伏期和隱匿性慢性B型肝炎。
若肝功能正常而B肝兩對半檢查中也僅僅只有HBsAg陽性,稱為B肝病毒攜帶者。
2.B肝表面抗體(抗-HBs)是保護性的抗體,能有效的抵抗B肝病毒的侵襲,它的出現(陽性)則意味著人體對B肝病毒具有抵抗力,是好東西,陽性意味著既往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或正處於B型肝炎恢復期,或者接種過B肝疫苗或注射過抗HBs免疫球蛋白。
若HBsAg和抗-HBs同時陽性,可見於幾種情形。。
第一:機體正處B肝病毒感染恢復期
第二:S基因發生變異,原來的抗-HBs並不能將其消除。
第三:抗-HBs陽性者感染了免疫逃避株
3.B肝e抗原(HBeAg):是B肝病毒內核的一種結構蛋白「內部零件」,通常在人體血清中存在時間較短 ,一般為為3~6周,它的出現意味著B肝病毒正處急性感染狀態。出現的時間較晚於B肝表面抗原(HBsAg)。它的存在意味著B肝病毒複製活躍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B肝e抗原(HBeAg)陽性,一般見於急性感染期或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慢性肝炎患者中,隨著感染和HBV病毒複製的減少,HBeAg水平逐漸下降以致消失(稱為HBeAg陰轉),而抗-HBe出現陽性,這稱為HBeAg血清學轉換,因此,HBeAg是抗病毒治療效果的監測指標之一。
若HBeAg可長期陽性,無抗體陽轉(抗-HBe),表示慢性B型肝炎活動期。
4.B肝e抗體(抗-HBe):B肝病毒e抗體(HBeAb)是由B肝e抗原(HBeAg) 刺激產生的特異性抗體,它的出現意味著B肝病毒複製減少或已基本停止,也是B肝病毒低複製的標誌。但是長期抗-HBe陽性並不意味著病毒複製停止活已經沒有傳染性,有研究顯示在20-50%的人群仍可檢測到HBV-DNA,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B肝病毒發生變異(C區基因變異),以至於不能形成HBeAg。
5.B肝核心抗體(抗-HBc):也叫抗-HBc,分為三型:抗-HBcIgM、抗-HBcIgA、抗-HBcIgG,這幾種類型在B肝病毒感染中可反覆出現、消失,其中只有抗-HBcIgG長期存在。
抗-HBc lgM,叫做B型肝炎核心抗體IgM型,為B肝病毒感染後較早出現的抗體,通常在發病一周時出現,在6月內消失。但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抗-HBc lgM的檢測易受類風溼因子(RF)的影響較大,因此低滴度的抗-HBc lgM需要警惕假陽性。
在急性B肝病毒感染,或者在慢性B肝急性發作、慢性B肝進入活動期,隨著病程的延長或者病情的好轉,IgM可逐步消失,而由IgG取代。因此抗-HBc lgM陽性意味著急性肝炎或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
抗-HBcIgG常常提示慢性HBV感染,或者是既往感染,在人體內高滴度的抗HBc-IgG陽性提示現症感染,常與HBsAg並存,而低滴度抗HBc-IgG陽性表示過去感染,抗與抗-HBs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