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美兩國不約而同地對外公布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航天目標,很多國內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留言表示:新的輪迴,這似曾相似的一幕又要上演了?
據央視新聞18日援引外媒的消息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籤署備忘錄,以國家戰略的形式組織科學研發,以期達成在2027年底前在月球表面建立核電站等具體目標。
很多中國網友看後紛紛表示,這一幕似曾相識……
當地時間16日,美國白宮新聞處發布了一份由川普籤署的備忘錄,以國家戰略的形式要求美國政府組織科研人員進行研發,使美國有能力在太空中使用核能,為人類在月球與火星上建立居住地提供能源,並為太空飛船等提供動力。
這份被命名為「太空政策指令6號」的文件稱:
確立國家戰略,確保在合適的時候開發與使用太空核能與推進系統,以實現美國的科研、探索、國家安全和商業目標。
相關文件還確立多個具體目標,包括在2027年底前在月球表面建立核電站、使用核能技術探索火星、在2030年底前開發出改進放射性同位素發電系統的新技術等等。
演示圖
演示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17日接受新華社專訪,透露:「2030年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隨著後期科研站規模的擴大,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進行蓋房子、打磚、3D列印等工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月球上開採礦物,這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對於中美兩國不約而同地對外公布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航天目標,很多國內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留言表示:新的輪迴,這似曾相似的一幕又要上演了?
網友們之所以會這麼說,源於早前兩張受到熱議的報紙截圖。
相關截圖顯示,2004年2月,國防科學工業委員會領導對外透露,中國月球探測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將分為「繞」、「落」、「回」三步。在「回」這一步上,要求2020年之前,中國研製的機器人將把月壤樣品帶回地球。
同一時期,其他國家也紛紛將月球探測作為發展航空航天的重點。
其中,美國希望在2015年,不晚於2020年重返月球,並在月球表面建立多國太空站。
時過境遷,各個國家立下的探月Flag,只有中國做到了。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總指揮總師葉培建對此表示,在自己看來,這代表著中國航天人20年來的追求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用老百姓的話說,我們實現了我們的承諾,我們沒吹牛。」
早在川普2016年首次競選美國總統期間,其競選顧問紐特·金瑞奇就告訴美媒,川普當選總統後將重新啟動登月計劃,大力支持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展相關科研工作。
不過,2017年3月,也就是川普宣誓就職後不久,就有美媒爆料,川普雖然對登月計劃感興趣,但是他更希望與私營企業合作。
2017年9月,川普的堅定支持者、眾議員吉姆·布裡登斯廷被任命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
此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研預算雖然迎來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幅度有限,而且也是經過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國會中來回扯皮、妥協達成的。因為成本高昂,也傳出過白宮向私營企業募資、川普砍掉前總統歐巴馬的施政計劃進行支援等消息。
2019年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式發布公告,號召私營企業參與載人登月技術研發,並公布了2028年在私營企業協助下實現重返月球計劃的宏偉路線圖,主要是四名太空人在月球上停留七天等。
2019年4月,吉姆·布裡登斯又對外表示,在2033年將太空人送上火星,並在火星上生存2年。
在月球表面建立核電站的消息,最早則是在2018年9月被曝光,今年10月得到美國政府確認。根據美媒報導,所謂核電站是一個10千瓦級核裂變電力系統,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能源部聯合研發,在地球上建造完成,運用太空飛行器等載具運送到月球表面,而後進行組裝。
根據計劃,核電站將運行至少十年,可以滿足三到四個家庭的用電需求。
讓人諷刺的是,美媒一方面對於自己國家的航天計劃信心滿滿,一方面卻又瘋狂貶低中國,宣稱是中方挑起了新一輪的太空競賽。美國政府一方面希望中方分享科研數據,另一方面卻又對中國的科研人員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加以限制。
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答了媒體有關於「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的提問。他說,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
他同時表示,未來即便論證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也不同於當年美國的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而中國的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
吳豔華指出,「目前我們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