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王欣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王欣)股市牛氣昨日傳染到「隔壁」轉債市場。多隻轉債昨天頻頻上演「熔斷」一幕:因為漲幅觸及限制而被臨時停牌,復牌後繼續狂漲。
轉債交易雖然不設漲跌幅限制,但目前滬深交易所均規定轉債價格相比前收盤價的漲幅在首次達到一定幅度(20%、30%)時會被臨時停牌。
英科轉債素有「債中茅臺」之稱,昨天開盤漲20%被停牌,直接站上1000元;復牌後繼續拉升,二次停牌,最高漲至1366元。該轉債自去年9月掛牌上市以來,目前價格已較發行價上漲了12倍左右,轉股溢價率高達30%,這意味著正股英科醫療還需要有3個漲停板,才能抹平轉債的溢價。
昨天同時上漲「熔斷」一幕的還有藍帆轉債、金農轉債,盤中由於相繼拉升觸發停牌。
同時,昨日上市的3隻可轉債全線大漲。國內聲學龍頭歌爾股份的可轉債——歌爾轉2開盤漲30%被臨時停牌,復牌後一度漲超70%。晨光轉債、潤達轉債則上演「反覆熔斷」,開盤漲20%被停牌30分鐘,復牌後又漲30%,再被臨時停牌。
為什麼轉債市場會突然上演「狂漲潮」?
實際上,由於轉債附帶轉股期權,正股走高可以帶動轉債上漲,故而每當股市走強,轉債常常成為投資者間接追高大盤的利器。
同時,轉債本身作為債券的一種,發行人還會還本付息。有了債底保護和轉股期權,當正股大幅回調,轉債又被視為「進可攻,退可守」。
不過,轉債也有風險:由於轉債市場實行T+0,當日買入的轉債可以在當日賣出,且無漲跌幅限制,價格波動較大。而且,轉債規模通常較小,容易成為遊資炒作標的。對於溢價過高的轉債,一旦發行人決定提前贖回,高位買入的投資者或面臨巨大虧損。
目前,股市短期內漲幅較大,部分投資者不免有「恐高」情緒,希望找到價格「窪地」。那麼,轉債市場是否是一個適合的方向?可是,經過昨天的頻頻「熔斷」,漲幅較大的轉債是否還能繼續追高?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可以參考轉股溢價率這一指標,過高則有風險隱患。較優策略是尋找低轉股溢價、正股有上升空間的轉債。投資者需謹防高市價、高溢價轉債的風險,這種「雙高轉債」在市場轉向後,容易受到轉股價值下跌和溢價率壓縮的雙重打擊。
據了解,在當前新債供不應求的背景下,轉債中籤率也快速下降,前段時間發行的瑞達轉債、泛微轉債中籤率僅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