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賺一倍」不是夢!可轉債為何爆火?遊資三大炒作手法、三大...

2020-12-07 上遊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消息,近一段時間,在A股陷入盤整之際,可轉債可謂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品種。在各路遊資的長袖善舞之下,通過炒可轉債「一天賺一倍」已不是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瘋狂的可轉債經過深入研究,以及多方採訪了解。今日,為您詳解瘋狂的可轉債背後原因是什麼?誰在推波助瀾?瘋狂還能持續多久?遊資究竟是通過哪些手法來「玩轉」可轉債的?另外,可轉債投機暗藏「陷阱」,投資者如何踏過債底保護、強制贖回、價格異動三大雷區?

不溫不火的可轉債為何突然爆火?

最近的A股市場,結構化行情尤為明顯,主板中小板的個股陷入陰跌模式,而創業板個股則是搞得熱火朝天。創業板的「20CM」漲停板已經很刺激了,然後市場卻發現,這僅僅只是開胃菜,原來無漲跌幅限制的新股才更兇悍,熊貓乳品等新股更是在盤中出現了超30%的漲幅。

在這個魔幻的市場上,「硬菜」都是最後出場,原來T+0還無漲跌幅限制的可轉債才是真正的王者。10月23日上午,轉債「熔斷潮」愈演愈烈,超20隻轉債觸發臨停,智能轉債一度漲近150%。同時轉債臨時停牌公告也如雪片般的密集發布,僅深交所23日總共發了37個盤中臨停公告,市場再度陷入瘋狂。而從成交額來看,在賺錢效應下市場資金越來越瘋狂,10月23日,半日成交就超千億,下午成交量繼續擴大,全日成交量逼近2000億元。

四川大決策王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慶節以後,A股僅漲了2個交易日就開始回調,自然難以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場。而在存量資金博弈的情況下,被爆炒的題材股被特停或收關注函。而此時沒有漲跌幅限制、能夠T+0的可轉債成為短線資金的香餑餑。藍盾轉債兩天「試探性的大漲「,並未引來關注函,於是短線資金仿佛找到宣洩口般集體湧入可轉債,這也是整個可轉債後兩天成交量才破千億元的原因。

對於可轉債暴漲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01

可轉債T+0 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

可轉債一向是短線客的最愛,這個有點像當年的「權證」。10月22日,正元轉債一天暴漲176%,創業板的20%漲停,在可轉債面前簡直不值得一提。而隨著可轉債的賺錢效應出來,把整個可轉債市場情緒帶出新的高潮。10月23日,智能轉債盤中漲幅曾一度達到150%。可轉債實行T+0交易,無漲跌幅限制,使得日內迴轉交易手法再現江湖,短線快刀手雲集,由於可轉債的T+0優勢,使得短線投機資金蜂擁而入,而且換手率驚人,比如盛路轉債在10月20日的換手率達到3111%。

02

A股市場賺錢效應較差,遊資轉戰可轉債。

白馬股作為機構投資者的基本盤,而10月份以來,已經多次出現白馬股閃崩的現象。10月12日三七互娛閃崩跌停,10月13日聖邦股份重挫超10%,10月21日,紫光國微大幅低開後封死跌停,還有近日閃崩跌停的涪陵榨菜等,總體來看,資金從一些高位股出逃的跡象明顯。在目前A股市場震蕩甚至下跌的背景下,市場賺錢效應較差,短線情緒快速回落,可轉債成為遊資開闢的新陣地,遊資轉移到可轉債市場使得轉債異常火爆。

03

正元轉債暴漲刺激,暴富神話不斷上演。

10月22日,正元轉債從早上開盤最低價135元(盤中最低價133元),到下午收盤高達353.80元(盤中最高359元),一天176%漲幅,有誰能抵禦住誘惑,散戶會蜂蛹而至。從成交額上看,可轉債市場22日成交剛剛歷史首次突破千億元,10月23日,半日成交就超千億,下午成交量繼續擴大,全日成交量逼近2000億元。

私募人士:不排除有配資資金參與可轉債

可轉債市場近期的瘋狂有目共睹,巨大賺錢效應出現後,市場活躍資金都在轉戰可轉債市場。瘋狂的轉債背後,到底是誰在其中「興風作浪」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瘋狂的轉債背後是遊資的推波助瀾。有私募人士指出,近期白馬股頻現閃崩大跌的現象,機構抱團資金籌碼鬆動,當市場資金在主板、大盤股找不到機會的時候,就會選擇小資金可以拉動的投資標的。和之前部分創業板個股被遊資爆炒一樣,可轉債因體量小、「T+0」的更容易成為市場遊資的操縱目標。

四川大決策王宇告訴記者,從標的選擇上來看,近期被爆炒的可轉債,對應的正股基本都是「垃圾股」,這類可轉債被強制贖回的風險小,遊資炒作對手盤也少,可轉債行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另外在賺錢效應下,不乏槓桿資金參與瘋狂的轉債交易。有私募告訴記者,對於成交額劇增的可轉債,不排除有配資資金參與其中。據記者了解,在一些投資群,甚至出現了配資參與可轉債炒作的小廣告。由於可轉債的T+0交易規則優勢,成為配資公司廣告宣傳的核心。有意思的是,可轉債的賺錢效應,近期成為股吧的話題焦點,不少投資者發帖感悟自己的可轉債投資心路歷程。

而深圳前海乾元資始量化總監李正告訴記者,近期股市調整,行情低迷,短線資金找不到去處。由於可轉債是T+0的交易制度,對短線投機資金吸引力巨大,股市行情較差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投機資金湧入可轉債交易,形成了目前的狀況。可轉債整體品種有限,同時又可以無限日內迴轉,成交額可以急劇放大。目前的狀況,不需要配資資金一樣可以達到目前的火爆狀況。

瘋狂轉債還能「火」多久?有遊資已悄然撤退

可轉債的爆炒,實際上已經脫離正股股價基本面,由於可轉債可以T+0,資金盤中博弈更劇烈,價格波動也非常劇烈,投資者一不小心可能出現巨額的虧損。有網友在股吧發貼表示,在銀河轉債上的浮虧便超過10萬元,虧損幅度超過40%。更有投資者在股吧稱,「一天輸了一套房」,他同時貼出股票帳戶,其帳戶顯示持倉虧損超過26萬。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23日,尾盤可轉債大幅跳水,萬裡轉債等24隻轉債跌幅超10%。23日盤中曾大漲超116%的銀河轉債尾盤跳水,最終收跌3.86%。

對於近期可轉債市場出現的個別轉債被市場爆炒的現象,監管層終於出手了。10月23日晚,為落實新《證券法》的規定,進一步完善可轉換公司債券各項制度,證監會起草制定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同時滬深交易所也表示,將可轉債交易情況納入重點監控,實施監管和自律措施。與此同時,券商已經要求10月26日前,參與可轉債申購、交易前,應籤署新的風險揭示書,否則無法參與交易。

據記者了解,在10月23日下午,早已參與其中的遊資已經悄然撤退了,有遊資表示,對於爆炒的可轉債,短期參與,最好不要過夜。沒有想到的是,監管來得太快了,幸好在23日下午就已經從轉債市場撤退了。有私募人士也表示,從監管層以及交易所的情況來看,本周轉債市場必然是一片腥風血雨,市場活躍資金可能回歸創業板的熱點板塊。

不過在資深私募人士陳熙偉看來,隨著可轉債的普及,一方面是它本身屬性相比較股票而言,有一定的「確定性」,比如贖回價、期限、行權日等,在操作中具備一定理財性質,安全邊際是可期的。另一方面其T+0的特性,也增加了其本身投機性。還有一個就是可轉債隨著「全民理財」風潮普及,已經被越來越多投資者所了解和嘗試,使得流動性提升,自然活躍性提高。我們都能看見創業板20%的幅度比主板10%更刺激,無漲跌幅限制又T+0,又有安全邊際的可轉債,能同時滿足理財與投機,所以這也是一個趨勢。

遊資如何「玩轉」瘋狂的可轉債?三大炒作手法大揭秘

近一段時間,在A股陷入盤整之際,可轉債可謂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品種。在各路遊資的長袖善舞之下,通過炒可轉債「一天賺一倍」已不是夢。

那麼,遊資究竟是通過哪些手法來「玩轉」可轉債的呢?

01

手法一:充分利用「遊戲規則」

與A股的規則不同的是,可轉債的交易規則實行T+0,且沒有漲跌幅限制,不少遊資就利用這一與A股不同的「遊戲規則」對可轉債加以炒作。

截至10月23日收盤,中證轉債指數下跌0.83%,盤中一度上漲超1.3%,成交1897億元。期間,多隻近期交易活躍的可轉債上演了令人心跳不已的「過山車」行情。

據統計,10月23日,有超20隻可轉債盤中出現臨停,多隻轉債臨停兩次。例如,萬裡轉債和久吾轉債尾盤均因為下跌20%臨停,早盤則一度均漲逾20%臨停。這樣的大起大落背後蘊含的風險不言而喻。

遊資「玩轉」T+0規則更明顯的例子發生在智能轉債上。10月22日,智能轉債單日大漲31.3%。10月23日開盤,智能轉債便因為接連上漲20%、30%而兩次臨停,10點30分復牌後快速飆升,在上午11點左右曾最高上漲近150%,不過好景不長,在之後的10多分鐘內開始大幅跳水,最大跌幅近38%。此後直至收盤,智能轉債價格都處於區間震蕩中,隨著尾盤的一輪跳水,最終以215元報收。投資者如果在最高價買入,至收盤虧損的幅度高達40%。

紅圈為萬裡轉債10月23日盤中的兩次臨時停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轉債10月22日~10月23日大幅拉升之前的半年時間內,其價格卻一直顯得波瀾不驚,總體呈現窄幅震蕩格局。

10月22日,全天暴漲176%的正元轉債同樣在之前的半年時間內一直在窄幅盤整,幾乎沒有像樣的漲幅。

在採訪中,上海金輿資產基金經理趙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揭示了遊資炒作可轉債的一種「套路」,「遊資在相對底部區域可以慢慢建倉某個可轉債,然後可以在大盤形勢較好的時候通過抬拉正股,並且大幅拉升可轉債,吸引散戶進場博弈。由於可轉債可以T+0,遊資當天拉升當天就可以高位賣出。」在他看來,這樣的手法和上世紀九十年代股市坐莊其實是一個道理。不過據他觀察,近期隨著可轉債市場持續升溫,遊資大多沒有選擇先拉升正股,而是直接猛拉可轉債。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3日,智能轉債的換手率達到了驚人的12939.41%,這也反應了在T+0遊戲規則下,各路資金瘋狂投機的程度之高。

02

手法二:偏好小盤轉債

10月22日,可轉債市場迎來「瘋狂」的一天。據統計,10月22日全天,可轉債市場上有近20隻可轉債向上觸發臨停;截至收盤,有13隻可轉債全天漲幅超10%。

其中有5隻可轉債在10月22日的漲幅超20%,而這些轉債的債券餘額都不足3億元。

上述最近被遊資連續爆炒的智能轉債,自 2019 年 7 月 23 日上市,發行總額為 2.3億元。今年1月8日進入轉股期,截至 10 月 22 日,智能轉債餘額為2.298億元,同樣屬於小盤轉債。

事實上,在今年此前幾輪行情中曾「大出風頭」的橫河轉債、晶瑞轉債、再升轉債(已到期)等也大都是小盤轉債。

而遊資利用T+0規則對這些小盤轉債的炒作也明顯加大了盤中的波動。據Choice數據統計,在10月23日盤中,有12隻可轉債的振幅超過了50%,其中智能轉債、銀河轉債的振幅更是超過了100%,這樣的盤中價格大幅波動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可能是難以承受的。

10月23日銀河轉債分時圖

以銀河轉債為例,10月23日早盤,在連續2次臨停後,其價格出現了快速拉升,11點後一度最高上漲近117%,不過隨後價格便開始掉頭向下。截至收盤,不僅此前的漲幅全失,還下跌了近4%。如果投資者當天在高位買入銀河轉債,那麼直至收盤,很有可能在一天之內就遭遇「腰斬」。

有分析認為,對於流通盤只有幾個億的可轉債,遊資用幾千萬就可以控盤,而遊資快進快出的特點也給這些小盤轉債帶來了很大的波動風險。

03

手法三:偏好深市轉債

在一些可轉債的投資者看來,相比滬市可轉債,深市的可轉債可能更適合短線投機。

例如,據Choice數據統計,10月22日,漲幅排名前16位的可轉債均為深市中小盤可轉債。

另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收盤,市場上共有17隻可轉債的價格超過200元,其中有10隻來自深市,有7隻來自滬市。

有分析認為,可轉債市場的「深強滬弱」與滬、深兩市的可轉債交易規則的區別不無關係。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以下簡稱《監控細則》)中的規定「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其他債券盤中交易價格較前收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超過20%(含)、單次上漲或下跌超過30%(含)的」,上交所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另外,《監控細則》對臨時停牌時間的主要規定為:首次盤中臨時停牌持續時間為30分鐘;第二次盤中臨時停牌時間持續至當日14:57。

相比之下,此前深市的可轉債盤中缺乏這樣的「約束」。對於投資可轉債的感受,有投資者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滬市可轉債在盤中臨時停牌之後是漲是跌不確定,再加上可轉債是T+0交易,這讓資金不敢輕易追漲。」

截圖自:深交所官網

不過今年6月以來 ,隨著深交所新頒布的《關於對可轉換公司債券實施盤中臨時停牌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實施,深市可轉債的臨時停牌制度也開始與上交所接軌。

對照滬市可轉債的臨時停牌規則,深市可轉債的臨時停牌制度仍然顯得偏松。例如:

1.某滬市可轉債上市首日以125元開盤,根據臨停規則,從9:30—10:00停牌,10:00復牌後,假設在10:01漲到130元,則將持續停牌到14:57,14:57—15:00恢復交易。

2.某深市可轉債上市首日以130元開盤,根據臨停規則,從9:30—10:00停牌,10:00復牌後,只要價格不下跌至80元,那麼當天無論有多大的漲幅都不會觸發停牌。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3日盤中出現價格大起大落的智能轉債、銀河轉債都曾在開盤後連續迎來2次臨時停牌。

趙彤分析認為,遊資可能利用了深市可轉債的「漲停」規則,「現在遊資的可轉債操盤集中在深圳市場,因為深圳市場可轉債漲30%之後停牌半小時還可以繼續交易。這樣遊資就可以通過直接拉升可轉債,把可轉債價格拉升30%之後繼續拉升來吸引眼球。待有更多的投機客衝進來之後『關門打狗』。」

而隨著遊資對深市可轉債的炒作升級,未來監管也可能會繼續加碼。深交所於10月23日表示,將持續做好交易監管工作,研究完善包括臨時停牌在內的可轉債交易制度,有效防範市場風險。

《通知》已給監管加碼留下了「口子」,「本所可以視可轉換公司債券盤中交易情況調整相關指標閥值,或採取進一步的盤中風險控制措施。」

可轉債投機暗藏「陷阱」:如何踏過三大雷區?

作為國內資本市場T+0交易制度的試驗田,可轉債因其股債雙重特性深受專業投資人喜愛,但近期出現的瘋狂炒作也暴露出很多無視基本面的投機行為。尤其是對經驗欠缺的投資人來說,如果對所謂可轉債的債底保護、強制贖回以及價格異動形成的機理不甚了解,就難免因此而誤入投資「陷阱」。

01

債底實為公司經營的「警報燈」

上周末,可轉債的爆炒行為被監管層盯梢,對於「未上車」的投資者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對於高價且走勢嚴重偏離正股軌跡的轉債需嚴加防範;但同時,對於已經破發的轉債品種而言,低吸更需擦亮雙眼。

雖然說低價意味著較高的安全邊際,但如果偏離公司基本面,所謂的債底保護甚至有可能成為投資人買入垃圾債的「陷阱」,其背後的原因多與公司經營不善有關。

Wind統計顯示,截至10月25日,二級市場上的可轉債共有337隻,其中8隻已經破發,亞藥轉債最新收盤價最低,為80.07元/張,目前轉股價16.25元,但由於正股亞太藥業股價持續下跌,年內跌幅已達25.66%,10月23日報收4.78元/股,因此當前轉股溢價率高達180.24%。

如此轉債,顯然轉股得不償失,僅以純債作為當前配置思路。但需指出的是,由於企業經營業績欠佳,2020年中報延續去年年底虧損態勢,亞藥轉債價格也持續承壓,到首年付息日2020年4月2日時,轉債價格一度跌至90元附近。按照補償利率條款的約定,該轉債期滿後五個交易日內,公司將以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的票面面值的115%(含最後一期利息)的價格向投資者兌付全部未轉股的可轉債。

有統計顯示,即便持券到最後,亞藥轉債的稅前年化收益率將在5%左右,與普通AA純債利率相當,彼時還是AA債的亞藥轉債被看做「債底」已築。然而,半個月後,該券主體評級下調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截至10月25日,已跌至80元上下的該券則再次刷新「債底」下限。

不同的是,機構投資人早已從正股亞太藥業中撤資,僅基金和券商資管去年從亞太藥業撤股的規模就達到130萬股、1073萬股。有投資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債券雖然是固定收益產品,但實際收益也會跟著變化;而遇企業經營不善亦會使得當前券種折現率下降,如遇二級市場踩踏,債券價格未嘗不可跌破「債底」,而股債的價格彈性有著天然的不同,指望劣質債券價格起暖絕非易事。

02

警惕強制贖回下的股債兩空

儘管績差公司的可轉債要迴避,那么正股業績不錯且踩上輿情的「風火輪」是否能讓可轉債價格一路高歌猛進?非也,強制贖回機制或許能讓追高者股債兩空。

以目前可轉債的市場行情來看,有178隻可轉債正股股價已超過轉股價,其中有72隻的正股股價已超越當前轉股價的30%。儘管部分修調轉股價格的債券避開強制贖回,但從已公布強制贖回的提示性公告來看,多數是因為在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不低於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130%)。

這意味著,即便轉股價格留有調整的餘地,但當正股價格連續被推高時,可轉債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增加,特別對那些本就轉股溢價率高的券種而言,強制贖回顯然是其追高博傻的噩夢。

這一點在最近的可轉債基金中體現得最為直觀,儘管公募可轉債基金算得上在結構市當中的一抹亮色,截止到10月23日,平均淨值增長率達到8.68%,其中,鵬華可轉債錄得25.47%暫列第一;但在收益欠佳的品種當中,重倉老券遭遇強制贖回,而調倉新券表現平平成為最大的拖累因素。

以海富通可轉債優選為例,今年一季度,該基金首次在重倉債券中買入索發轉債,彼時佔淨值比達到10.07%,位居重倉債券第二;而到今年二季度,索發轉債的持倉規模佔淨值規模比值飆升至40.45%,位居重倉債券第一位。

今年9月1日,索發轉債首次公布強制贖回提示性公告,這意味著,基金經理要麼及時在二級市場將索發轉債拋售變現,亦或是換成正股索通發展的股票,儘管三季度的持倉明細還未報出,但就目前的成績來看,失去索發轉債的海富通可轉債優選顯然有些力不從心,即便有券倉調整或置入新券的可能,年化收益僅0.52%,在同類型基金中排名幾乎墊底(421/427)也表明效果不佳。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索發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就高升至23.55%,可轉債的股性明顯大於債性,雖然不能與當下動輒100%、200%的轉股溢價率相提並論,但需指出的是,強制贖回的觸發始終是參與高溢價轉債投資的利空,稍有不慎就會股債兩空。

03

避免因價格異動再入投資陷阱

無論是偏離基本面以求債底保護的投機,還是追求高溢價券種落入強制贖回「陷阱」,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的非理性炒作讓投資人迷失方向。

10月20日到23日期間,可轉債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頭號熱點,藍盾轉債、橫河轉債等多隻轉債觸發臨停、正元轉債單日狂拉176%,可轉債市場成交額一路衝高近2000億元。

Wind統計顯示,有10隻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超100%,其中橫河轉債的轉股溢價率達236.8%;其次亞藥轉債、正元轉債、智能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在150%~200%之間,分別為180.24%、170.58%、161.46%;此外,廣電轉債、盛路轉債、巖土轉債、模塑轉債、藍盾轉債、嘉澳轉債等6隻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在100%~150%之間,分別為147.8%、138.79%、129.49%、127.87%、124.84%、114.25%。

前述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鑑於可轉債交易是T+0操作,對於日內做T的投資人來說,如果缺乏高換手操作經驗,極容易在高溢價可轉債品種的炒作中充當接盤俠,甚至幫助已購可轉債的大股東提前獲利出清。

儘管滬深兩地均有各自的停牌機制,但從智能轉債來看,在經歷前一天暴漲31%後,第二天集合競價時就開出漲超10%的價格,隨後快速2次臨停之後,恢復交易繼續狂漲,最高暴漲到360元,漲幅達到148.28%,而後回落,又跌回到215元收漲48.28%,振幅超過48%。

分析人士指出,可轉債交易價格與公司股價高度正相關,當價格嚴重偏離時,可轉債存在較大的估值風險,投資者應高度警惕、理性投資,而近期可轉債市場瘋狂「作妖」顯然與此背道而馳。

富國基金基金經理俞曉斌建議,投資者應規避基本面較差的高絕對價格、高轉股溢價的品種,不要盲目參與短期價格波動很大的小市值品種。在擇券時,將轉債對應正股的基本面及估值水平作為優先考量的因素。

原標題:「一天賺一倍」不是夢!可轉債為何爆火?遊資三大炒作手法、三大陷阱大揭秘!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炒作集中度高 「過熱」可轉債呈現三大風險特性
    來源: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近期,部分可轉債遭「熱炒」,呈現巨大波動風險,相關交易風險需高度警惕。以深市為例,據統計,目前上市的可轉債有128隻,近兩周(3月23日至4月3日)成交額最大的10隻日均成交額306.37億元,佔期間深市可轉債總成交額的56.21%,炒作集中度較高。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過熱」可轉債呈現以下三大風險特性。一是換手率畸高。由於可轉債實行T+0交易,部分高頻交易者在同一隻可轉債上日內多次買賣。
  • 被資金一致看好的紫金礦業,可轉債相比股票,何時買、何時賣?
    "實際我們要討論的是可轉債的溢價率是如何消失的問題,被炒作的可轉債除外,可轉債價格越高,其溢價率會越接近於0,到了高價的時候,買股票和買可轉債沒有區別,比如說英科轉債,未來可轉債的價格跌到的130以下的概率幾乎為零,意味正股需要跌90%左右,顯然這是一個不可能事件。"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溢價率的價值在哪裡。
  • 轉債暴漲上演反覆「熔斷」 為什麼上演「狂漲潮」?
    該轉債自去年9月掛牌上市以來,目前價格已較發行價上漲了12倍左右,轉股溢價率高達30%,這意味著正股英科醫療還需要有3個漲停板,才能抹平轉債的溢價。昨天同時上漲「熔斷」一幕的還有藍帆轉債、金農轉債,盤中由於相繼拉升觸發停牌。同時,昨日上市的3隻可轉債全線大漲。
  • 每經8點丨今天凌晨四川北川連發3次地震;近20隻可轉債觸發熔斷...
    2丨整點投資丨近20隻可轉債向上觸發熔斷,機構冷眼靜觀遊資爆炒每經AI,昨日,正元轉債日內漲幅超過170%,近20隻可轉債日內向上觸發「熔斷」。值得注意的是,暴漲的可轉債大多規模較小,且債券評級處於相對較低A+甚至更低,此類個券往往因為風控被排除在機構投資範圍之外。
  • 可轉債分析手冊
    來源:任博宏觀論道2021年第一篇文章,祝開年大吉【摘要】2020年12月31日,證監會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第178號令),這對於一直沒有專門規章文件予以規範的可轉債市場來說無疑是一件大事,特別是2019年以來作為「固收+」重要代表品種之一的可轉債市場因盤面小經常被炒作的現象引起了監管部門和市場的較高關注。
  • 可轉債頻繁破發,無腦打新的時代過去了?
    在今年的七八月份的一波股市上漲行情中,可轉債表現的也是尤為的亮眼,那個時候債券的發行也是很多,記得在7月份我的幾個帳戶中了有13個可轉債,但是那時候每個可轉債的盈利並不是很高,每籤獲利也不過是100多元,但是至少能夠保證可轉債無腦打新是有利可圖的。
  • 又一隻可轉債被強贖,最大或虧66%,這類可轉債的坑要怎麼避開
    文/龍小林 今年,可轉債市場依然很火爆,參與可轉債打新及投資交易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了現在可轉債市場上的大多可轉債都存在溢價,即可轉債發行公司的正股價低於轉股價,如果按照這樣的價格把可轉債轉為股票,那肯定是會虧錢的。
  • 萬順新材:發展規劃圍繞鋁箔、紙包裝材料、功能性薄膜三大業務領域...
    投資者問:從公司的營收組成看大部分還是以傳統製造或者貿易為主,但公司近幾年也一直在發展功能性薄膜、電子鋁箔等更具技術性的產品,但營收佔比一直較低,且收益不太穩定,公司最近申請發行的可轉債用於電子鋁箔預計帶來的利潤將近是現在的一倍。
  • 精靈寶可夢三大最強神獸,最後一隻乃攝影師化身
    愛動漫,聊動漫,歡迎大家觀看SJ依塵說動漫精靈寶可夢,一部陪伴我們走過童年時光的動漫,為了奪得寶可夢冠軍的寶座,各大角色在草叢中尋找自己心愛的寶可夢,訓練他們成為超強戰力,但在寶可夢的世界中,有幾隻稀有寵物代表神奇寶貝的天花板,他就是我們所說的神獸,誰是最強神獸也一直是眾多寶可夢迷熱議的話題
  • 遊資龍虎榜 | 大象狂奔,踩死螞蟻,37股上榜只有4股上漲是什麼鬼?
    按佛山大佬的標準手法明日是一定會出掉的,唯一的機會是明日繼續漲停,有別的大佬接走佛山的籌碼。新農開發:今日龍二,杭州體育館主封791萬,成都南北環同時買入657萬,深圳金田路,福州五一路分別買入394萬、98萬。新農開發此前是莊股,近期走勢也跟許多閃崩的莊股類似,從一個平臺上迅速破位,然後大幅下跌。現在運氣比較好,剛好遇到了鄉村振興的概念。
  • 【光大固收│轉債】2020年可轉債投資策略:轉債的大時代,個券機會...
    2019年已發行可轉債總規模為2413億元,同比增長206%,二級市場上可轉債總數量為190隻,債券餘額總規模為3374億元,可轉債數量和債券餘額總規模都處於近十年來的最高位。我們預計2020年可轉債發行量在千億級別。當前已經發行未上市的可轉債共有9隻,發行總規模為163億元。預案已獲得證監會核准的可轉債共有27隻,發行總規模為305億元。
  • 可轉債申購是什麼意思 2017年可轉債如何申購?
    最近,很多股民朋友見面,聊的最多的便是「可轉債申購」這個話題。作為現在股市中非常熱門的一種投資方式,可轉債申購吸引著眾多投資者。那麼,2017年可轉債如何申購呢?下面隨小編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可轉債申購是什麼意思?
  • 江恩理論:炒股虧損的三大原因,滿足其中一個就會虧錢
    而江恩總結了炒股中經常出現的三大錯誤,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我們都沒有辦法賺錢。超短線的頻繁交易這是一個很常見的錯誤交易習慣,大量的投資者其實都是短線交易者,他們頻繁的交易產生了大量手續費的同時,他們也因為頻繁的買賣習慣而錯過了大量賺錢的機會,最後往往是證券公司賺了大量的手續費,而股民缺很少有人賺到錢。
  • 今年可轉債打新收益期望平均值為2396元
    作者雪球ID: @持有封基截止到4月13日,今年可轉債上市交易了58隻,如果按照當天收盤價計算,漲的最多的是正元轉債,138.888元,最少的是雷迪轉債,105.663元,100%盈利。頂格打新中籤率最高的是東財轉2,132%,每人必中,最低的是天目轉債,才0.90%,100個帳戶不一定能中一籤,按照期望平均值計算,今年可轉債打新的收益是2396.05元,高於這個金額的屬於運氣好。從中籤到上市平均為23.66天,平均每次能賺41.31元,夠吃一個金拱門。
  • 什麼叫可轉債?可轉債的定義是什麼?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購買債券來進行投資,大部分人會了解到債券的各種形式,有種債券叫可轉債,也就是可轉換債券。從字面上來看,可轉債的債券是能夠互相轉換的。那麼,什麼叫可轉債呢?具體定義是什麼呢?
  • 12月11日投資避雷針:市場人士提醒謹防轉債炒作風險
    導讀:1、李躍宗深度參與坐莊仁東控股、大連聖亞等多隻股票;2、密爾克衛將迎來6%的大比例減持;3、眾應互聯存在資金流動性問題;4、三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現負增長;5、市場人士提醒要謹防轉債炒作風險;6、歐盟將告知大型科技公司審查網際網路,否則面臨大筆罰款。經濟信息1、12月10日,國務委員王勇出席全國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並講話。
  • [渤海投資]雪崩後三大反彈暴利機會
    而且如果我們從股指目前運行的趨勢分析,雖然K線組合仍然呈空頭排列,但大盤已經走出了清晰的a-b-c3 浪調整結構,當前的下跌就是c 浪,從下跌幅度測算c浪已經超過a浪調整的幅度,從技術上分析大盤調整已較為充分,目前點位對於習慣於短平快打法的遊資來講已經出現較好的獲利機會。這從寶鋼權證出現上市以來單日最大漲幅,一日暴漲46%的情況已經可以驗證,場外虎視眈眈的遊資金已經按捺不住了。
  • 機構格外青睞小熊電器 遊資大哥接盤華映科技
    機構格外青睞小熊電器 三隻松鼠反被逢高拋售周四,三大股指小幅高開後逐步走高。創業板在題材股的帶動下走俏,滬指距離3000點僅一步之遙。在行業板塊之中,旅遊酒店、船舶製造、電子元件等板塊漲幅居前;而在概念板塊之中,在線旅遊、國產晶片、OLED、氟化工等板塊漲幅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