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造價員《土建工程》: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
造價員考試《土建工程》: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土的孔隙比是土中孔隙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反映天然土層的密實程度,一般孔隙比小於0.6的是密實的低壓縮性土,大於1.0的土是疏鬆的高壓縮性土。天然土層的含水量變化範圍很大,一般於的粗砂土,其值接近於0,而飽和砂土可達35%;堅硬的黏性土含水量為20%~30%,而飽和狀態的軟黏性土(如淤泥)可達60%以上。一般而言,土的含水量增大時,其強度就降低。土的飽和度是土中被水充滿的孔隙體積與孔隙總體積之比,飽和度Sr越大,表明土孔隙中充水愈多。Sr80%是飽水狀態。碎石土和砂土為無黏性土,緊密狀態是判定其工程性質的重要指標。
-
軟土的鑑別
(1)天然含水量的測定 天然含水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指標之一,它反映的土的狀態,含水量的變化將使得土的稠度、飽和程度、結構強度隨之而變化,其測定可採用公路土工試驗規程規定試驗方法測定,並將試驗數據與35%、液限進行比較。
-
乾濕循環對壩體土體孔隙大小影響探究
原標題:乾濕循環對壩體土體孔隙影響研究摘 要:針對乾濕循環對土體結構的影響,通過模型試驗獲取模型壩坡不同部位基質吸力變化,據此繪製土水特徵曲線;根據土水特徵曲線分析土體孔隙孔徑,在假定土體孔隙為球體的基礎上分析受旱過程中孔隙半徑的變化,據此研究整個受旱過程中土體孔隙體積的改變。
-
視頻講解土的三相組成
文末有全套高清版資料下載連結,敬請下載學習)土是由固體顆粒、水和氣體三部分所組成的三相體系。這三種組成部分本身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係和相互作用決定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三相組成作為土力學重要的知識點,同樣也是註冊巖土專業考試的重要考點。土是由固體顆粒、水和氣體三部分所組成的三相體系。
-
【視頻】土的三相組成講解
文末有全套高清版資料下載連結,敬請下載學習)土是由固體顆粒、水和氣體三部分所組成的三相體系。這三種組成部分本身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係和相互作用決定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三相組成作為土力學重要的知識點,同樣也是註冊巖土專業考試的重要考點。土是由固體顆粒、水和氣體三部分所組成的三相體系。
-
對土工試驗中幾個常見問題的分析
1、土的物性試驗及試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土的比重、密度、含水量試驗 在土的物理試驗中,比重、含水量、密度是三個最基本物性指標,用它們可以換算土的幹密度、孔隙比、孔隙度、飽和度等指標。這三項指標的正確與否,不僅影響其他指標的變化,而且還影響土的一系列力學指標。因此準確測定這三項指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
土的基本性質,不懂別說你是土木人
(二)土的物理性質1.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乾濕程度用天然含水量 ω表示,即在天然條件下,土中水的質量與顆粒質量之比的百分率,即式中:mw ———土中水的質量 (kg);ms ———土中固體顆粒的質量 (kg)。
-
巖土工程中常見的「問題土」,你都能擺平嗎?
毛管假說Terzaghi指出當潮溼砂土內的不連續水分積聚在顆粒接觸點時,相鄰顆粒孔隙中水和空氣交界處的表面張力,使土粒拉在一起。水浸入土中後,表面張力消失,於是砂土潰散。有的學者曾用這種觀點來解釋黃土的溼陷,以後遭到反對。J.G.Dudley認為毛細壓力是黃土中形成細粉粒粘結和絮凝粘粒粘結的重要因素。
-
Scientific Reports:從三維孔隙結構特徵揭示壓實黃土同天然黃土的...
張琳鑫等-Scientific Reports:從三維孔隙結構特徵揭示壓實黃土同天然黃土的性質差異黃土作為一種特殊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6%以上,在未受水浸溼時,一般強度較高,壓縮性較小;在一定壓力下受水浸溼時,其結構會迅速破壞
-
幾種常見不良地基土及其土質特點
1.含有機質土和泥炭土 當土中含有不同的有機質時,將形成不同的有機質土,在有機質含量超過一定含量時就形成泥炭土,它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有機質的含量越高,對土質的影響越大,主要表現為強度低、壓縮性大,並且對不同工程材料的摻入有不同影響等,對直接工程建設或地基處理構成不利的影響
-
Scientific Reports:從三維孔隙結構特徵揭示壓實黃土同天然黃土的性質差異
為此,大量學者開展了針對壓實黃土的研究工作,發現不同幹密度的壓實黃土性質不同,他們主要通過掃描電鏡或壓汞法研究其微觀結構,但掃描電鏡只能進行二維觀測,而壓汞測試中高壓進汞過程會破壞孔隙結構,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實際狀態下黃土的三維結構特徵。
-
巖土工程知識點:常見不良地基土及其特點
常見的軟弱粘性土是淤泥和淤泥質土。軟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物理性質粘粒含量較多,塑性指數Ip一般大於17,屬粘性土。軟粘土多呈深灰、暗綠色,有臭味,含有機質,含水量較高、一般大於40%,而淤泥也有大於80%的情況。孔隙比一般為1.0-2.0,其中孔隙比為1.0~1.5稱為淤泥質粘土,孔隙比大於1.5時稱為淤泥。
-
混凝土孔隙結構與氯離子擴散性
孔隙的分布錯綜複雜,而且孔徑的分布極廣。氯離子在混凝土中的擴散性與其微觀孔結構有很強的相關性,而氯離子在混凝土中的的擴散性是影響結構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本論文在推導氯離子擴散公式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混凝土的微觀孔結構,包括總孔隙率、毛細孔隙率和孔隙總體積等對氯離子在混凝土中擴散性的影響,從而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
軟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包括幾個方面
(1)物理性質粘粒含量較多,塑性指數Ip一般大於17,屬粘性土。軟粘土多呈深灰、暗綠色,有臭味,含有機質,含水量較高、一般大於40%,而淤泥也有大於80%的情況。孔隙比一般為1.0-2.0,其中孔隙比為1.0~1.5稱為淤泥質粘土,孔隙比大於1.5時稱為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