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不良地基土及其土質特點

2020-12-04 騰訊網

1.含有機質土和泥炭土

當土中含有不同的有機質時,將形成不同的有機質土,在有機質含量超過一定含量時就形成泥炭土,它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有機質的含量越高,對土質的影響越大,主要表現為強度低、壓縮性大,並且對不同工程材料的摻入有不同影響等,對直接工程建設或地基處理構成不利的影響。

2.山區地基土

山區地基土的地質條件較為複雜,主要表現在地基的不均勻性和場地穩定性兩個方面。由於自然環境和地基土的生成條件影響,場地中可能存在大孤石,場地環境也可能存在滑坡、泥石流、邊坡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它們會給建築物造成直接的或潛在的威脅。在山區地基建造建築物時要特別注意場地環境因素及不良地質現象,必要時對地基進行處理。

3.軟粘土

軟粘土也稱軟土,是軟弱粘性土的簡稱。它形成於第四紀晚期,屬於海相、瀉湖相、河谷相、湖沼相、溺谷相、三角洲相等的粘性沉積物或河流衝積物。多分布於沿海、河流中下遊或湖泊附近地區。常見的軟弱粘性土是淤泥和淤泥質土。軟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物理性質

粘粒含量較多,塑性指數Ip一般大於17,屬粘性土。軟粘土多呈深灰、暗綠色,有臭味,含有機質,含水量較高、一般大於40%,而淤泥也有大於80%的情況。孔隙比一般為1.0-2.0,其中孔隙比為1.0~1.5稱為淤泥質粘土,孔隙比大於1.5時稱為淤泥。由於其高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因而其力學性質也就呈現與之對應的特點---低強度、高壓縮性、低滲透性、高靈敏度。

(2)力學性質

軟粘土的強度極低,不排水強度通常僅為5~30kPa,表現為承載力基本值很低,一般不超過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軟粘土尤其是淤泥靈敏度較高,這也是區別於一般粘土的重要指標。

軟粘土的壓縮性很大。壓縮係數大於0.5MPa-1,最大可達45MPa-1,壓縮指數約為0.35-0.75。通常情況下,軟粘土層屬於正常固結土或微超固結土,但有些土層特別是新近沉積的土層有可能屬於欠固結土。

滲透係數很小是軟粘土的又一重要特點,一般在10-5-10-200px/s之間,滲透係數小則固結速率就很慢,有效應力增長緩慢,從而沉降穩定慢,地基強度增長也十分緩慢。這一特點是嚴重製約地基處理方法和處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3)工程特性

軟粘土地基承載力低,強度增長緩慢;加荷後易變形且不均勻;變形速率大且穩定時間長;具有滲透性小、觸變性及流變性大的特點。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預壓法、置換法、攪拌法等。

4.雜填土

雜填土主要出現在一些老的居民區和工礦區內,是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所遺留或堆放的垃圾土。這些垃圾土一般分為三類:即建築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業生產垃圾土。不同類型的垃圾土、不同時間堆放的垃圾土很難用統一的強度指標、壓縮指標、滲透性指標加以描述。

雜填土的主要特點是無規劃堆積、成分複雜、性質各異、厚薄不均、規律性差。因而同一場地表現為壓縮性和強度的明顯差異,極易造成不均勻沉降,通常都需要進行地基處理。

5.溼陷性黃土

在上覆土層自重應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結構破壞而發生顯著附加變形的土稱為溼陷性土,屬於特殊土。有些雜填土也具有溼陷性。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北、西北、華中和華東部分地區的黃土多具溼陷性。(這裡所說的黃土泛指黃土和黃土狀土。溼陷性黃土又分為自重溼陷性和非自重溼陷性黃土,也有的老黃土不具溼陷性)。在溼陷性黃土地基上進行工程建設時,必須考慮因地基溼陷引起附加沉降對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選擇適宜的地基處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溼陷或因少量溼陷所造成的危害。

6.膨脹土

膨脹土的礦物成分圭要是蒙脫石,它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吸水時體積膨脹,失水時體積收縮。這種脹縮變形肚往很大,極易對建築物造成損壞。膨脹土在我國的分布範圍很廣,如廣西、雲南、河南、湖北、四川、陝西、河北、安徽、江蘇等地均有不同範圍的分布。膨脹土是特殊土的一種,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土、土性改良、預浸水,以及防止地基土含水量變化等工程措施。

7.衝填土

衝填土是人為的用水力衝填方式而沉積的土。近年來多用於沿海灘涂開發及河漫灘造地。西北地區常見的水墜壩(也稱衝填壩)即是衝填土堆築的壩。衝填土形成的地基可視為天然地基的一種,它的工程性質主要取決於衝填土的性質。衝填土地基一般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特點。

(1)顆粒沉積分選性明顯,在入泥口附近,粗顆粒較先沉積,遠離入泥口處,所沉積的顆粒變細;同時在深度方向上存在明顯的層理。

(2)衝填土的含水量較高,一般大於液限,呈流動狀態。停止衝填後,表面自然蒸發後常呈龜裂狀,含水量明顯降低,但下部衝填土當排水條件較差時仍呈流動狀態,衝填土顆粒愈細,這種現象愈明顯。

(3)衝填土地基早期強度很低,壓縮性較高,這是因衝填土處於欠固結狀態。衝填土地基隨靜置時間的增長逐漸達到正常固結狀態。其工程性質取決於顆粒組成、均勻性、排水固結條件以及衝填後靜置時間。

8.飽和鬆散砂土

粉砂或細砂地基在靜荷載作用下常具有較高的強度。但是當振動荷載(地震、機械振動等)作用時,飽和鬆散砂土地基則有可能產生液化或大量震陷變形,甚至喪失承載力。這是因為土顆粒鬆散排列並在外部動力作用下使顆粒的位置產生錯位,以達到新的平衡,瞬間產生較高的超靜孔隙水壓力,有效應力迅速降低。對這種地基進行處理的月的就是使它變得較為密實,消除在動荷載作用下產生液化的可能性。常用的處理方法有擠出法、振衝法等。

相關焦點

  • 巖土工程知識點:常見不良地基土及其特點
    通常情況下,軟粘土層屬於正常固結土或微超固結土,但有些土層特別是新近沉積的土層有可能屬於欠固結土。滲透係數很小是軟粘土的又一重要特點,一般在10-5-10-8cm/s之間,滲透係數小則固結速率就很慢,有效應力增長緩慢,從而沉降穩定慢,地基強度增長也十分緩慢。這一特點是嚴重製約地基處理方法和處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 鄉村自建房,地基打多深、不同土質怎麼選擇基礎形式,收藏本文漲姿勢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房子建成後是否安全穩固,和地基基礎做的好壞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基礎建不好很容易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牆體開裂等各種問題。所以在打地基之前一定要對地下土質進行專業的測繪,根據土質確定地基的形式,才能更加安全、經濟實用。
  • 幾種地基處理方法確定:振動壓實法
    幾種地基處理方法確定:振動壓實法振動壓實法是通過在地基表面施加扳動把淺層鬆散土振實的方法,可用於處理砂土和由爐灰、爐渣、碎磚等組成的雜填土地基。軟弱土係指淤泥、淤泥質土和部分衝填土、雜填土及其他高壓縮性土。由軟弱土組成的地基稱為軟弱土地基。
  • 10種人工地基處理方式!
    天然地基土分為四大類:巖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在砂土中主要是振動擠密和振動液化作用;在粘性土中主要是振衝置換作用,置換的樁體與土組成複合地基。振衝法適用於各類可液化土的加密和抗液化處理,以及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溼陷性土等地基的加固處理。採用振衝法地基處理技術,可以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建(構)築物地基沉降量、提高土石壩(堤)體及地基的穩定性、消除地基液化的目的。
  • 2K巖土分類與不良土質處理方法
    一、工程用土分類 1、工程用土分類(按照土的堅實係數分類) (1)一類土一鬆軟土(2)二類土一普通土 (3)三類土一堅土 (4)四類土一砂礫堅土 (5)五類土~八類土 二、土的性能參數
  • 土木吧丨地基基礎設計思考與實踐(四)-土的模量與沉降
    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預測某地基在某結構下的地基的狀態,並希望控制在我們允許的範圍之內。  可以設想一下,土如果真的像橡膠或鋼材那樣的均勻特性,土力學本身就不存在了,一個布氏公式就解決了幾乎所有的一切問題。鋼材材料雖然均勻,但其變化無窮的結構形式產生了鋼結構學科,土力學的理論公式也就是布氏解、明德林解等有限的幾個,但其離散性的特點讓專家們窮經皓首,成就了土力學。世界就是這樣子的神奇。
  • 特殊黃土地基的處理與加固技術
    特殊土地基帶有地區性的特點,它包括軟土、溼陷性黃土、膨脹土、紅粘土和凍土等地基。   一、地基改善措施  地基處理就是按照上部結構對地基的要求,對地基進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改變其變形或滲透性質,而採取的人工處理地基的方法。
  • 地基缺陷處理的注意事項與處理方法
    地基缺陷處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1、在地基缺陷處理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建築物上部分結構的整體性、質量要求進行綜合的分析,從而確定了地基處理的措施和施工方法。2、再就是對於地基土質結構要進行分析,避免受到土層的變動而出現結構的變形、數值的變化以及發展問題嚴重的措施。
  • 地基處理方法專題技術,及時實操
    土壓力的分布與支點的設置及其數量都有關係;懸臂支護樁土壓力的實測值與按朗肯公式計算值的對比,非挖土側實測土壓力小於朗肯主動土壓力,即計算結果偏大。加壓系統:為地基提供必要的固結壓力而設置的,地基土層因產生附加壓力而發生排水固結。排水系統:為了改善地基原有的天然排水系統的邊界條件,增加孔隙水排出路徑,縮短排水距離,從而加速地基土的排水固結進程。
  • 巖土工程知識:朗肯土壓力的計算方法的幾種情況
    【學員問題】朗肯土壓力的計算方法的幾種情況?  【解答】1.土體表面有均布荷載q作用  當牆后土體表面有連續均布荷載q作用時,均布荷載q在土中產生的上覆壓力沿牆體方向矩形分布,分布強度為q.土壓力的計算方法是將上覆壓力項 z換以 z+q計算即可,如粘土的主動土壓力強度Pp為:  2.成層土體中的土壓力計算  一般情況下牆后土體均由幾層不同性質的水平土層組成。
  • 填石路基的地基處理要求
    一般耕植土地段原地面應清除表土15cm深,同時用滿足規範要求的土料回填原地面的坑、洞等低凹處,並按規定進行壓實。當基底為鬆散土,且含水量較高時,壓實前應先進行翻曬,使其重型壓實度度不小於90%,當填石路基高度大於80cm時,基底壓實不應小於95%,當路堤基底原狀土的強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換填,其換填深度不小於30cm.若遇到不良地基(膨脹土、鹽漬土、黃土等)時,應視具體工程條件採取清淤、排水固結、拋石、換填或複合地基等技術措施進行加固處理。
  • 研究成果:固化劑在軟土處理中的應用
    1·冀東油田油區井場的特點     冀東油田柳贊作業區處於渤海灣盆地,是早期由渤海海水退去形成的一片陸地,其地層表面土壤為鹽鹼性且土質鬆軟的疏鬆砂巖[3],曾為海水養蝦的蝦池,表面土層長期在水中浸泡,含水率幾乎達到飽和狀態。建設井場時,雖巳將池中的水抽乾並回填專用回填土,但遇雨天回填部分十分泥濘。
  • 什麼是土工材料
    實際施工應用中,根據工程的不同需要,可使用一種或幾種土工材料來達到工程要求的目的。現在也有將有紡織物塗膜或利用無紡物與塑料薄膜製成複合土工膜,而用於防滲工程。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回填土中採用土工材料加筋並不能提高地基承載力,也不能有效的阻止地基的沉降。因此,只有當地基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在填土自重載荷與交通載荷的聯合作用下,不致破壞而產生大的沉降時,土工材料加筋才會產生明顯效果。目前,在我國工程試驗中獲得成功的試驗構造物高度一般在4m~12m之間,故將土工材料加筋的適宜的構造物高度定為5m~12m較為合理。
  • 樂陵地基壓密注漿施工方案【盛達瑞通】
    地基就是基礎下面承壓的巖土持力層。天然地基是自然狀態下即可滿足承擔基礎全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層,其節約工程造價,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地基。天然地基為不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礎的天然土層。分為四大類:巖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人工地基:經過人工處理或改良的地基。
  • 14種地基處理方法效果作用以及適用範圍
    14種地基處理方法效果作用以及適用範圍 2019年11月21日 16:04
  • 適合的沙土,黏土,紅土,黃土,泥炭土,巖石土質播種的草籽
    適合的土質:沙土,黏土,紅土,黃土,泥炭土,巖石土質,採石場,礦渣礦場等。
  • 工程施工地基處理膠結法
    原理:在軟弱地基中一部分土體摻加水泥、水泥砂漿及其石灰等物,產生加固體,與未加固部分產生複合地基,以提升地基承載力和減少沉降。(1)注漿法 其原理是用壓力泵把水泥或其他化學漿液注入土體,以做到提升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防滲、補漏等目地。
  • 這5種土,現在就得備好了,正好下個月換盆用!
    大家好,我是花花,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換盆時需要用的土。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換土還講究用什麼土嗎?其實,土也是分為很多種的,不同的花卉對土壤的要求不同。有的喜酸,有的喜鹼,有的要求排水透氣,有的要求保水性好。所以針對不同的花卉,要準備適應其生長的新土才可以。
  • 人工處理地基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的介紹
    人工處理地基的方法有哪些地基處理就是按照上部結構對地基的要求,對地基進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保證地基穩定,減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勻沉降,消除溼陷性黃土的溼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1、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換土墊層法,灰土墊層:適用於地下水位較低,基槽經常處於較乾燥狀態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
  • 地基的處理方法
    地基處理後,建築物的地基變形應滿足現行有關規範的要求,並在施工期間進行沉降觀測,必要時尚應在使用期間繼續觀測,用以評價地基加固效果和作為使用維護依據。複合地基設計應滿足建築物承載力和變形要求。地基土為欠固結土、膨脹土、溼陷性黃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時,設計要綜合考慮土體的特殊性質,選用適當的增強體和施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