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填石路基多修築在山區,其填築高度較大,地基承載力不足容易導致填石路基整體沉降過大,或出現變形模量差異而產生非均勻沉降,因而要針對填石路基地基的承載力提出較高的技術要求,儘量減少地基的壓縮變形,以保證填石路基的穩定性。
一、填石路基的特性
填石路基多修築在地勢險峻,溝壑縱橫的山嶺地區。由於線形的緣故,路堤的填築高度較高,填方量大,再加上碎石填料本身的密度較大,路堤填築體的自重荷載很大。這就對地基的承載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就普通的填土路基而言,其填料顆粒之間具有一定的粘聚力,抗剪強度較低,填築體本身的塑性較強,當地基由於承載力不足等自身原因發生較大不均勻沉降時,路基填築體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隨著地基的沉降而共同沉降。但是填石路基的填料為粒徑較大的碎石,顆粒之間基本上沒有粘聚力,其抗剪強度多由顆粒之間的摩擦力與嵌擠力來形成,且強度較高,故填石路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半剛性體。當地基的不均勻沉降程度較小時,顆粒之間的嵌擠作用可以保證路基的整體穩定性,避免其發生較大的變形沉降,路基總體上表現出一定的剛性。然而,當地基發生較大沉降,路基填築體內部產生的剪應力大於路基的極限抗剪強度時,路基就會發生較大的剪切變形而失去穩定。由此可見,填石路基對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較為敏感,石料之間的嵌擠作用一旦被破壞後,就難以象填土路基那樣慢慢得以恢復。因此,對於填石路基而言,尤其是高填方路堤,地基承載力是保證路基壓實質量和正常使用性能的前提條件,如若地基承載力不足,必將會導致路基的坍塌和失穩,進而使路面產生病害破壞。
二、填石路基對地基的處理要求
1.填石路基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
填石路基對地基的沉降要求較為嚴格,在填石路基填筑前應對地基的承載力進行測試(具體測試方法可參照橋梁基礎的規定進行),地基的承載力應滿足路基不同填築高度的要求:
(1)當填石路基填築高度小於l0m時,地基承載力不宜低於150KPa;
(2)路基填築高度為10-20m時,地基承載力不宜低於200KPa;
(3)路基填築高度大於20m時,路基應宜填築在巖石基底上。
2.填石路基填筑前的清理要求
在填石路基填筑前,首先應該對原地面進行表面清理,清除樹木等雜物。一般耕植土地段原地面應清除表土15cm深,同時用滿足規範要求的土料回填原地面的坑、洞等低凹處,並按規定進行壓實。當基底為鬆散土,且含水量較高時,壓實前應先進行翻曬,使其重型壓實度度不小於90%,當填石路基高度大於80cm時,基底壓實不應小於95%,當路堤基底原狀土的強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換填,其換填深度不小於30cm.若遇到不良地基(膨脹土、鹽漬土、黃土等)時,應視具體工程條件採取清淤、排水固結、拋石、換填或複合地基等技術措施進行加固處理。此外,在土質地基上填築填石路基時,為提高地基的強度與均勻性,應設置過渡層。
3.填石路基對地基的排水要求
由於填石路基的孔隙較大,水較易從邊坡或路面等部位進入路基中,而且由於路基填築體的滲透性好,水很容易浸溼地基,同時若地基範圍內存在地下水,這都會影響填石路基的整體穩定。因此,當路堤基底範圍內由於地面水或地下水影響路基穩定時,填石路基應採取必要的引排、攔截等措施,或在路堤底部填築不易風化的片石、砂礫石或塊石等透水性材料來設置透水層,其厚度應不小於30cm,以防止水對地基的不良影響。
4.填石路基對地基坡度的處理要求
當原地基有一定的坡度時,為保證填石路基的整體穩定性,應對地基進行如下處理:
(1)在地基橫坡陡於1∶5的地段,應將原地面挖成寬度不小於1.0m,高30cm的搭接臺階,同時臺階進行內傾處理,然後進行平整壓實,使基底強度和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
(2)在地基橫坡緩於1∶5的地段,當清除樹根草皮或腐植土後,承載力滿足要求時,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築填石路基。
5.填石路基對地基壓實的要求
施工現場中由於石料爆破後的粒徑較大,變化差異複雜,且細粒土的含量較少,從而導致填料的粒徑組成不佳,大塊石之間點面接觸容易鬆動,不易嵌鎖緊密,再加上填石路基所在的地形一般都較為複雜,斜坡溝谷縱橫。如果施工管理上再存在一定的疏漏,將使填石路基不易壓實達到穩定的狀態,給竣工後公路的正常使用留下較大的隱患。正由於填石路基具有以上所述的壓實特性,所以路基在壓實過程中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應針對不同工程性質的填料具體對待,在施工中加強工藝控制,避免盲目施工。
(2)在壓實過程中,石料有可能不斷被壓碎,改變原有的粒徑組成,從而對路基密度、強度和穩定性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3)由於填料的透水性良好,填石路基宜產生孔隙,在一定條件下(如雨水衝刷或浸水路堤)會導致路基填築體中的細粒料流失,從而發生較大的沉降,所以應採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範。
三、填石路基石質地基的處理方法
1.填石路基石質地基的處理方法
一般認為石質地基較為理想,其承載力較大,能為填石路基的穩定性提供較為理想的支承保證。但是應當看到,如果對石質地基的要求過低或施工時處理不當,其承載力的不均勻現象仍然會對路基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不應對填石路基的石質地基掉以輕心,放鬆要求,應確保石質地基的平整性與強度的均勻性。
2.填石路基巖石和土混合地基的處理方法
在山區填石路基的施工現場經常會遇到巖石和細粒土混合地基,這種地基的強度很不均勻,同時其表面不易整平,如不採取必要的處理措施將會對路基的穩定性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路基填築高度較高時,會增加不均勻沉降,導致路基路面產生破壞。對於巖石和細粒土混合的地基,主要問題是由於強度不同,存在承載力差異,故應提高細粒土部位的強度,具體處理方法是將巖石炸平,並在細粒土部位設過渡層。
四、小結
根據填石路基填料的工程特性,即填料多為粒徑較大的碎石,顆粒之間基本上沒有粘聚力,其抗剪強度多由顆粒之間的摩擦力與嵌擠力來形成,且強度較高,填石路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半剛性體。填石路基對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較為敏感,針對不同類型的地基,本章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要求和處理方法,強調土質地基的地基承載力滿足與否直接影響著填石路基的整體穩定性,同時,對於混合地基類型,強調保證其強度的均勻性和平整度是地基處理時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