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匠心獨具:奇特的種子(一)丨凡此種種

2020-11-01 中科院之聲

編者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子到底有多神奇?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聯合開設「凡此種種」專欄,為大家講述種子的有趣故事,介紹大自然中匠心獨具的種子植物。

種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繁殖和散布器官,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雖然只包括種皮、胚和胚乳三個部分,但它們在形態和結構上卻千變萬化,並且每一種種子都有其獨特的物種特性。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採用合適的方式,成功散布出去,使該物種順利繁衍。下面這些種子有的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遷,有的因特殊形態而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內涵……

植物活化石——銀杏

白果、銀杏葉、銀杏植株(從左到右)

銀杏 (Ginkgo biloba)為銀杏科(Ginkgoaceae)植物,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早在2.7億年前就已出現。50萬年前,隨著第四紀冰期的到來,其它銀杏種類都已滅絕,只留存了現今的一種,且其野生居群目前僅存在於我國南部地區,故被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但因銀杏樹形優美、壽命長、遮蔭好,可作庇蔭植物,葉片獨特美麗,可作觀賞植物,故後被其它國家大量引種,但基因測序顯示,它們都源自我國的浙江天目山野生居群。

銀杏生長較慢,從栽種到結果需要20多年,40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名「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意思。

成熟銀杏種子的外面為一層肉質的黃色或橙色外種皮,掉落地面腐爛後,會發出一種類似黃油酸敗後產生的難聞味道,這曾為吸引恐龍前來取食的強烈信號,卻為現代動物和人類所不喜。去除外層種皮後,就露出了由白色骨質中種皮包裹的種子,俗稱白果,香糯可口,為人們所喜食。但由於其內含有氫氰酸毒素,毒性較強,故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

孑遺植物——水松

水松植株、水松球果、水松種子(從左到右)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曾在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上新世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但受第四紀冰期的影響,北美、歐洲、日本等地的水松都先後滅絕了,僅在我國的南部和東南部,以及寮國留存至今,成為了古老的殘存種,它們對研究杉科植物的系統發育、古植物區系、古地理及第四紀冰期氣候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目前我國的野生水松株數已不到1000株,為國家Ⅰ級保護植物,IUCN紅色名錄極危種,急需人們的精心保護和深入研究。

水松種子長5.85-8.28毫米,寬2.42-4.02毫米,厚1.03-2.08毫米(不帶翅),呈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背腹面稍扁;兩側具棕褐色、紙質狹翅,頂部具長3.52-8.81毫米的矩圓狀披針形長翅。這些形態結構特點不僅能使水松種子借風飄離母株一段距離,減小子代與親代的競爭,得到更大的生存機會,拓展種群空間;還能在落水的情況下,繼續漂浮於水面一段時間,在風的吹送下,尋找到安全的著陸點,發芽生長,完美適應母株生長於河流兩岸這一習性。

在生理方面,水松種子沒有休眠;且胚已分化完全,具有了3-5枚長2.20-2.41毫米的條狀針形子葉,以及長3.77-4.11毫米的圓柱形下胚軸。因此能在適宜條件下,快速萌發,儘早成苗;並在豐富胚乳的支持下,快速生長,在與其它物種種子該環節的競爭中取得勝利。

水松之所以能夠經歷上億年地質與氣候變化而倖存下來,種子確實功不可沒!

「富貴」種子——雲南金錢槭

古代銅錢、雲南金錢槭果實、雲南金錢槭果枝(從左到右)

雲南金錢槭 (Dipteronia dyerana)是我國特有植物,為高5-12米的落葉喬木,具有極高的科研、經濟與生態價值。

雲南金錢槭的果實呈圓形,四周為紙質周翅,較薄;直徑為2.39-4.86 釐米;9-10月成熟後就由綠色變成了黃褐色,在形色、大小上都似一枚古銅錢。且由於該種的天然分布地就為雲南,故名雲南金錢槭。雲南金錢槭的多枚果實常常簇生於一個果枝上,遠看就如許多穿在一起的銅錢串。一陣秋風吹過,雲南金錢槭的果實就會盤旋而下,再在地上隨風翻飛一番,遠離母株,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去了。

由於雲南金錢槭的分布區較狹窄,僅限於雲南省屏邊、蒙自、文山、富寧等縣;生境特殊,易受人為幹擾;植株常遭砍伐作薪,種群小而分散;種子富含脂肪,可榨油供食用及工業用,常遭採摘,加之種子僅有薄薄果皮和種皮在起保護作用,在自然條件下貯藏期只有兩年,自然更新困難,故而瀕危,現被定為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急需保護。

「相思」種子——相思子

相思子種子及其製成的項鍊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美麗的種子,使人一見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被人們千古傳誦的古詩。

相思子的種子為橢圓形或圓形,長5-7毫米,頂部有臍的三分之一為黑色,下部三分之二為紅色,整個種子色澤鮮亮,質地堅硬,富有特色,因此常被製成各種飾品。

但你知道嗎,這麼美麗的種子卻含有劇毒,其種子中的相思子毒蛋白和相思子鹼能強烈抑制細胞蛋白質的合成,因此人只要誤食其一粒破損的種子,就會有性命之憂。

當然,種子中的這些毒素,並不是專門針對人類的,而是為了防止病菌的侵害和動物的過度採食,從而保證該物種能夠順利繁衍,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和防禦機制。

長壽種子——蓮

蓮的果實、蓮果實縱剖圖、蓮花(從左到右)

蓮(Nelumbo nucifera)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以聖潔高雅的氣質獲得了人們的喜愛,為千百年來詩人墨客爭相歌詠繪畫的主要題材之一。

花謝果現,蓮的成熟果實長1.5-2.5釐米,呈橢圓形或卵形,鑲嵌於噴淋頭狀的花託內,僅頂端露出。只有待花託變幹,隔室口變大後,才會掉落水中,或者只有當花託落入水中腐爛後,才會釋放出來。為了適應其水生環境,蓮的果皮特化為角質,極為堅韌,且厚達0.5-0.6毫米,具有較強的抗壓性,能對內部的種子起到極好的保護作用。另外,在果皮的表皮細胞下面,存在著一層堅固而緻密的柵欄組織,能有效防止水分進入;幼果果皮氣孔下面原本進行氣體交換的氣孔道,在果實完全成熟後,也會縮小並封閉,從而使果實變成一個密封艙。

蓮的種子也因此具有了較深的物理休眠,即儘管其胚已分化完全,具有了2枚一長一短、彎折的綠色子葉和黃綠色、條狀的胚芽,以及黃色、圓柱形的胚根,但在適宜的發芽條件下仍不能萌發,只有待果皮和種皮破損,水分大量進入後,才會順利萌發。靠著果皮與種皮之間,胚與胚乳間空隙中保留的大約0.2cc的空氣,以及黃白色胚乳的營養供應,蓮種子的壽命就居然可達1288(±250)年,成為我國自然條件下壽命最長的種子,真是讓人驚奇不已!

參考文獻:

1. 杜燕,楊湘雲,李漣漪,李慧. 種子故事:珍稀瀕危植物種子[M]. 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20.

2. 李玉媛,郭立群,胡志浩. 雲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M]. 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5.

攝影:李漣漪

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劃時代的植物產物——種子丨凡此種種
    編者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子到底有多神奇?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聯合開設「凡此種種」專欄,為大家講述種子的有趣故事,介紹大自然中匠心獨具的種子植物。種子的形成是植物從低級到高級演化的重要產物,種子的形成遠遠早於人類的誕生。人類利用稻、黍、粟、麥等物種的種子進行馴化和培育,不僅為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也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物質基礎。
  • 我的世界:MC大自然有多叛逆?看這5個神奇的種子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雖然大自然時常遵循著某種不可抗拒的規律,但有時它也會遇見一股神秘力量,產生極為罕見的隨機性事件。同理,Minecraft的大自然也有相似的規律和力量。即使Mojang定義了生成種子的基本算法和限制條件,但是MC大自然有時偏偏很叛逆——它會無視系統規則野蠻生長!
  • 這不是瓜蔞,這是木鱉子;種子真的很像黑鱉(甲魚)
    (原本山川,極命草木;一日一花,不見不散!)我在一個老舊的國營公司生活小區的圍牆上,看到了一種神奇的植物——藤條上掛滿了「綠腎」!這是第一次見,我也不知道啥名字。你呢?,俗稱番木鱉(注意!木鱉的種子(木鱉子)呈卵形或者方形,扁,表面有網狀花紋,成熟後黑褐色;整個看著就像一隻鱉(甲魚)——這就是它得名「木鱉」的由來。
  • 一種奇特的植物—約書亞樹(Joshua Tree)
    約書亞樹可以由種子和地下莖發育而成。它們生長緩慢,最初幾年可長到10~20釐米,隨後每年增高10釐米。約書亞樹的莖杆由大量小纖維組成,沒有年輪。在約書亞樹國家公園感受遼闊沙漠地帶和奇特熱帶植物,會產生仿佛置身非洲平原的美妙錯覺。
  • 植物的種子是如何傳播的?
    大自然是很奇特的,裡面各種生物共同存在著,構成一個生態系統。造成了此勃勃生機,令人讚嘆的自然界。下面我們來看看自然界中的植物為什麼能存在這麼久,不同的地方都留下了它們的身影,它們又是如何繁衍生息的?小時候我們都喜歡摘一種植物,叫蒲公英。
  • 《詩經》裡的奇特動植物(第二篇/5個)
    古今以來,人對於世間萬物都有了相當程度的認識,由於歷史原因,古今在許多問題上難成共識,此章意於幫助人們了解一些動植物,它們活到當代或許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以此來體驗古今文化差異。芣苢(fúyǐ)今名車前草,多年生草本。
  • 而它們的果實更加奇特!
    大自然中,有的動物把自己偽裝得像株植物。而有的植物,明明動不了,可偏要把自己長成動物的模樣。由此,在動植物的世界中,誕生了許多長相奇特的物種。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種植物,它們的花朵居然長得像海星!花朵都如此奇特,那它們的果實有會是怎樣的呢? 1.「此花非彼花!」現今植物界,多肉植物非常受歡迎。喜歡多肉植物的朋友,應該知道一種叫做「蘿藦」的多肉植物。它們的長相怪異,似乎沒有其他多肉植物那樣討人喜歡呢。 但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不是多肉界的「蘿藦」,而是草本植物界的「蘿藦」。
  • 十大外星人遺留地球工程(一)
    這些精巧美麗的奇怪圖案,幾乎每次都會以最完美的姿態出現在沙漠之中,不可能每次都會如此完整,而且圖案的構造也十分精緻,完整,不像是人類所能製造,也不可能是大自然的作品。加拉卡有一處石球群多達45枚,另兩處分別有15枚和17枚,有的排列成直線,有的略成弧線,無一定規則。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徑有幾十米,最小的直徑也在兩米以上,製作技藝精湛,堪稱一絕。對大石球做過周密調查的考古學家們都確認,這些石球的直徑誤差小於1/100,準確度接近於球體的真圓度。
  • 種植攻略七裡香種子變盆栽
    七裡香種子盆栽,來自臺灣林老師的作品12-5月是七裡香種子成熟的月份啦,有遇到成熟的種子可以採摘點回去種種哈!如果沒有的也可以到小森家購買噢。(淘寶店名:小小森林園林生活館 )2.將種子放水苔裡催芽養根後,要長根到7釐米左右(小森家有水苔出售)
  • 植物染料的前世(人文歷史篇)
    設計作品體現出畢業生們在目前服裝製造業轉型階段,對未來行業和職業發展方向的思考,風格迥異,匠心獨具(本文照片均為楊宗盛拍攝,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材料視角丨新冠肺炎系列科普(一)——新冠肺炎何以牽動人心?
    (一)病毒與冠狀病毒病毒(virus)是一種個體微小(約為細菌大小的百分之一,只能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結構簡單(無細胞結構),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一定複製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
  • 10種奇特的植物,你認識幾種?
    以下10種奇特的植物,就是大自然神秘而美好饋贈之代表,你認識幾種? 01 白類葉升麻 White Baneberry 白類葉升麻是類葉升麻屬植物,原產於北美森林。因其形狀奇特,果實類似於娃娃的眼睛,故被稱為「娃娃眼」。
  • 我的世界:值得珍藏3個種子,號稱MC最「完美」的三座山脈!
    我的世界:3個最完美的山脈種子,感嘆!MC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脈種子一:遠遠看去,這座山脈更像是一個彎曲的手掌,《我的世界》非常罕見的一個高海拔山脈。非常有趣的是,你偶爾會在山脈雲端,看見幾隻刷新的動物,它們永遠也無法下山。似乎在那裡會孤獨終老。
  • 科學史周曆(11.02——11.08)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這項考古技能
  • 科學史周曆(10.26——11.01)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這項考古技能
  • 科學史周曆(8.17——8.23)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這項考古技能
  • 科學史周曆(7.27——8.02)
    中科院之聲聯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開設「科學史周曆」專欄,在每周一介紹本周科學史上發生過的大事小事。——6.7)「詩和遠方」的科學家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8——6.14)他為改變世界做了些「微小的工作」丨科學史小畫科學史周曆(6.15——6.21)這項考古技能
  • 幸福來敲門丨大自然不需要人類, 但人類卻離不開大自然
    幸福來敲門丨NO.15大自然不需要人類,
  • 大自然的精靈,擁有奇特本領的鳥兒們
    藍天白雲中掠過的一抹倩影,山林村野間婉轉的低鳴淺唱,靜靜的立在枝頭足以傲視人類和猛獸的小眼睛……都讓這個世界因它們而充滿了驚喜和生機,鳥兒堪稱是大自然的精靈,了不起的動物讓我們走近鳥兒,感受鳥兒那小小的身體裡蘊藏的巨大的潛能和那讓你大開眼界的奇特本領。
  • 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感知大自然
    (原標題:讓孩子走進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