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精靈,擁有奇特本領的鳥兒們

2020-12-06 悅賞經典歷史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

地球上已知的鳥類有九千多種,雖然大多體格嬌小,卻得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藍天白雲中掠過的一抹倩影,山林村野間婉轉的低鳴淺唱,靜靜的立在枝頭足以傲視人類和猛獸的小眼睛……都讓這個世界因它們而充滿了驚喜和生機,鳥兒堪稱是大自然的精靈,了不起的動物

讓我們走近鳥兒,感受鳥兒那小小的身體裡蘊藏的巨大的潛能和那讓你大開眼界的奇特本領。

體型最小的辛勤勞動者---吸蜜蜂鳥

正在吸食花蜜的吸蜜蜂鳥
未成年的吸蜜蜂鳥身體圓滾滾的
成年吸蜜蜂鳥頭頂和下頦有鮮豔的紅色

吸蜜蜂鳥僅分布於中美洲的古巴各島,身長5~6釐米,體重只有2克,和一枚一角的硬幣差不多重,卵的大小和一粒豌豆差不多。

但吸蜜蜂鳥卻長有細長 如針的喙,這就是它用來吸食花蜜的利器,別看吸蜜蜂鳥的體形很袖珍,但它吸食花蜜的能力可是不容小覷喲,平均一天一隻吸蜜蜂鳥可以採食1500朵花,是熱帶花卉重要的授粉者。

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這種可愛的吸蜜蜂鳥賴以生存的環境已遭到嚴重的破壞,數量大幅減少,即將成為瀕危鳥類,亟待我們去拯救和保護。

體型最大的運動員---非洲鴕鳥

非洲鴕鳥和它的孩子們
悠閒漫步的非洲鴕鳥情侶

生活於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樹草原地帶的非洲鴕鳥恐怕堪稱世界上最大的的鳥了,成鳥的身高可達2.5米,比姚明還要高出25釐米,雄鴕鳥的體重可達300斤,差不多兩個成年男性的體重,身長也有2.4~2.8米,很嚇人的哦!

非洲鴕鳥飛行的本領不是很強,適合在陸地上行走和奔跑,持續的奔跑速度為每小時50公裡,衝刺速度可達每小時70 公裡以上,能夠跨越5米多高的障礙。粗壯的雙腿和強大的爆發力,讓非洲草原上的飢餓獅,豹都望而卻步,一旦貿然行動,很可能會性命不保。

鴕鳥的視力極佳,一個眼球就重達60克,可看清3~5公裡遠的東西。

鴕鳥蛋是眾所周知的大,但到底多大呢?直徑15~20釐米,我們小學生用的塑料尺那麼長,重量差不多1.5公斤,一個鴕鳥蛋有20多個我們日常食用的雞蛋重,蛋殼也是相當的堅硬,一個成年人站在上面也不會被踩破。

鴕鳥和駱駝有相似之處,具有異常的耐熱性和耐饑渴性,可以在氣溫高達五六十攝氏度的酷熱陽光下活動覓食,也可以連著幾個月不飲水。

具有審美情趣的建築師---園丁鳥

正在準備建築材料的緞藍園丁鳥
一隻園丁鳥建築的求偶亭還準備了漿果
用完整的綠色葉子裝飾的求偶亭

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的雄性園丁鳥,會建造一種求偶亭用來在繁殖季節博得異性的關注,以獲得更多的交配機會。

園丁鳥是一種體長20-40釐米,體重在70-230克左右的中等體型的鳥類,一般雄鳥比雌鳥體大,而且顏色鮮豔,叫聲也響亮。

雄性園丁鳥建造的求偶亭結構複雜,而且裝飾也各具特色,一般成熟老練的雄性園丁鳥建造的求偶亭能更多的贏得雌性的青睞,而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則需要經過五到六年的學徒和反覆搭建實習,才能建造出符合雌鳥口味的求偶亭。

雄性園丁鳥的求偶亭一旦建成,會不停的進行裝飾和維護,往往一個亭址會使用數十年之久,裝飾物從鮮花,樹葉,枯樹枝,野果,到塑料瓶蓋,其他動物的糞便……五花八門,不拘種類。而且會隨時清理陳腐,增添新鮮。

顏色鮮豔且風格各異的求偶亭使得園丁鳥的審美情趣遠遠高於其他鳥類,成為智商和情商都比較高的鳥類之一。

求偶亭不同於巢穴,僅用來吸引雌鳥和交配,並不用來常年棲息和哺育雛鳥。

飛行速度最快的海盜---軍艦鳥

在空中飛翔的軍艦鳥
成年軍艦鳥在繁殖季喉囊呈粉紅色並鼓起

軍艦鳥屬於大型海鳥,體長75~110釐米左右,體重只有1500克。但其擁有極發達的胸肌和展開後可達2米的巨大翅膀,憑藉這些天然的優勢,軍艦鳥成為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鳥,捕食時的最快時速可達418公裡每小時,比最新型的高鐵列車的時速還快。

軍艦鳥還可以飛到1200米的高空並在高空中迅速翻轉,而且體力和耐力都極好,能夠不停的飛往離巢穴1600多公裡遠的地方,最遠處可達4000公裡。北京到廣州也只有2100多公裡,軍艦鳥一使勁可以飛一個北京到廣州的來回了,身體之強壯有力可見一斑。

英文中早期稱這種鳥為「frigatebird",」frigate"是中世紀海盜們使用的一種架有大炮的帆船,現代英語中是護衛艦,軍艦的意思,後來這種鳥的名字就被廣泛的稱為軍艦鳥了。

軍艦鳥自身的優勢本來很好的,自食其力沒有問題,但在海鳥界的名聲卻是著實的不好,因為經常憑藉自己強壯的體力和快速的飛行來打劫其他海鳥辛辛苦苦覓得的食物,而落了個海盜的惡名,和護衛艦的本意已相去甚遠。

喜歡跳水上芭蕾的優雅情侶---鳳頭鸊鷉(pì tī)

正在跳舞的鸊鷉
深情相視的鸊鷉
鸊鷉一家

鳳頭鸊鷉,體長50釐米左右,體重0.5~1千克,和鴨子的體型差不多大。因其頭頂兩側的羽毛延長,形成了兩束黑色的長形冠羽位於頭頂後部,猶如鳳頭一般,而稱為鳳頭鸊鷉。

鳳頭鸊鷉最奇特的莫過於求偶季節情侶們在水面上雙雙跳起的水上芭蕾了,腳踩水面,身體高高抬起並相互點頭,優雅而多情,共舞之後便是深情的凝視,直到彼此心意相通,雙雙潛入水下雙宿雙棲。

鳳頭鸊鷉不止戀愛期間有浪漫的約會,結成夫妻後也會共同築巢和養育雛鳥,堪稱鳥界的模範情侶。

鳥類的祖先作為6500萬年前物種大滅絕事件的倖存者,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適應環境的本領。這些大自然的精靈,在生存繁衍的同時,給我們這個藍色的星球也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幻想。讓我們走近它們,研究它們,攜起手來保護好它們,讓它們永遠可以飛翔在藍天白雲間,浮遊於青山碧水下。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作文: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
    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作者:許煜童鳥兒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每當春天來臨,他們便會活潑起來,燕子排著長長的隊列從南方飛回來;嘰嘰喳喳在各家各戶的屋簷下唱著歌兒;安居樂業;布穀,布穀,布穀鳥也飛來了,成群結隊的在樹枝歌唱,啊公、啊婆趕快準備割麥、插秧;喜鵲站在高高的枝頭嘰嘰嘰、喳喳喳地唱歌……鳥兒是大自然的歌手。
  • 大自然裡的小精靈——太白湖景區
    在太白湖你能最近距離的接觸大自然
  • 大自然的啟發:生物演變的過程
    人類探索大自然要從遠古時期開始說起,其實不光是人類在地球上曾經的生物體都向大自然經過學習之後有自己的生活能力適應!我們知道在非洲有一種蝴蝶,它可以偽裝成三種動物,一類看起來像蟒蛇,另一類看起來像樹葉,還有一類看起來像貓頭鷹,什麼蝴蝶會有如此多變的本領呢?就是因為它能夠向大自然學習,在不斷的進化演變過程中讓自己的外形體貌適應大自然!
  • 暗訪夜精靈,探秘我先行
    這個暑假,上海植物園品牌科普活動「暗訪夜精靈」已經舉辦12屆了。活動依託園內豐富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資源,為親子家庭推出黑夜裡的自然觀察探索,讓小朋友們用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和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去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了解生物多樣性和物種保護的意義。
  • 奇特又強大的蟲卵:蟲體即使被吃,也能通過鳥糞再次生存!
    在大自然食物鏈中有這樣的一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是說鳥類是蟲類的天敵,蟲類遇到鳥難免被吃,但有一種昆蟲,蟲體即使被吃,蟲卵也會藉助鳥糞再次生存,通過鳥類傳播到各個地方去,這種昆蟲就是常見的昆蟲——竹節蟲。
  • 精彩回顧丨暗訪夜精靈 探秘我先行
    這個暑假,上海植物園品牌科普活動「暗訪夜精靈」已經舉辦12屆了。活動依託園內豐富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資源,為親子家庭推出黑夜裡的自然觀察探索,讓小朋友們用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和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去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了解生物多樣性和物種保護的意義。受疫情影響,本屆活動線上線下齊頭並進。
  • 保護大自然,聆聽來自無聲鳥兒的天籟之音
    黑白鶯Herrera說「我用紙和一些鐵絲做來做鳥兒的腳,然後自己畫,再在紙上加上水彩,以得到我所需要的。儘管Herrera的作品一開始看起來僅僅是裝飾性的,但它的內在意義是為了強調大自然美的脆弱性。她製作的主題幾乎都是鳥類,這些鳥類都被賦予了超現實的脆弱感和雕塑的技藝。在她創作的每一部傑作的字裡行間裡,所傳達的信息響亮而清晰,那就是:大自然是美麗的!請別毀了它。「現在,我們有很多令人關注和需要討論的問題。
  • 送鳥兒回家!6隻國保鳥類重返大自然
    近日,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貢管護分局工作人員的精心護送下,6隻獲救的國保鳥類被放飛山林,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6隻國保鳥類的到來,讓高黎貢山福貢管護分局單位內不時鳴聲悠揚婉轉,悅耳動聽,但終究大自然才是它們的歸宿。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調養,在確認其進食、活動正常,均符合放生條件後。工作人員將它們帶到山頂的開闊地帶進行放飛,打開鳥籠的瞬間,鳥兒們迅速的飛向附近的山林中,重獲新生。
  • 《花香與鳥語》|大自然之美:花兒為什麼盛開,鳥兒為什麼唱歌
    很多時候不知道去大自然觀察什麼,怎麼觀察。這本書給出了很實用的指導意見。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平時不重視的細節。一,自然界裡的動植物們。1,鳥鍾。把鳥當成識別時間的工具。當天空還是一片漆黑,距離太陽升起還有1.5小時的時候,雲雀就開始叫了。
  • 中國石化新聞網--追逐風中的精靈
    油田,既是江漢人的家園,也是無數鳥兒們的樂園,野外的井場邊、抽油機上、計量站旁及礦區家屬區,隨時能見到鳥兒們的身影。它們或停留在井架、抽油機上,一展歌喉,或游離于田間、樹林,嬉戲覓食,或漫步於池塘邊,顧影自憐,每當此時,陳德智就會手持相機,悄悄靠近這些小鳥,必要時趴在地上,靜靜拍攝這些生命的光華。
  • 「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講座預告|自由的天空
    8月23日,成都博物館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合作開展的「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系列活動將迎來第三場《自由的天空》線上講座。該活動同時也是2020年成都博物館科技活動周組成部分,歡迎大家共同來探討對自然的保護,關心我們身邊的自然。
  • 餵養兩天後,他將痊癒的鳥兒放歸大自然……
    中國江蘇網9月16日連雲港訊 「鳥兒,回家吧。」鬆開手後,只見鳥兒隨即展開翅膀,飛向天空。幾天前,牛山派出所網格員周代康在路邊撿拾到一隻受傷的小鳥,之後為了讓小鳥恢復健康,周代康將鳥帶回家悉心餵養。在確定小鳥痊癒後,周代康將其放歸大自然。
  • 昌平的鳥,飛翔的精靈
    蔚藍的天空下,碧綠的蘆葦蕩中,鳥兒們或覓食、或嬉水、或翱翔……在拍鳥人張號的鏡頭下,各種鳥類鮮活靈動,就像一隻只「飛翔的精靈」。
  • 赫爾辛基:不光看見了鴿子,還邂逅了各種各樣的鳥兒們
    幸運的是在赫爾辛基,不光看見了鴿子,我還邂逅了各種各樣的鳥兒們。早上出門時,天氣陰沉沉的,在火車站換乘電車。因為時間還早,倒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地,只是一不留神就坐到了波羅的海之女的雕像旁。匆匆下車,頓覺冷風凜冽,再放眼望去,發現幾艘遊輪就在眼前,碼頭就在不遠處。
  • 洛陽生態環境好 大批鳥兒來安家
    今日,在黃河孟津縣會盟鎮段,看到數百隻野鴨子在空中飛翔,15隻白天鵝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隨著我市境內黃河、洛河、伊河的綜合治理,水質好了,生態環境好了,大批鳥兒到洛陽生息,漂亮的流域成為精靈們的家園。        今日,在黃河孟津縣會盟鎮段,看到數百隻野鴨子在空中飛翔,15隻白天鵝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隨著我市境內黃河、洛河、伊河的綜合治理,水質好了,生態環境好了,大批鳥兒到洛陽生息
  • 春暖花開,這些精靈從你窗前飛過!
    楚天都市報訊(通訊員顏軍 記者陳希)江城空寂,窗外唱歌、歡叫的鳥兒給這座城增添了生機與活力,窗外活躍的是哪些鳥兒呢?武漢市觀鳥協會的會員們,蹲守窗前,用「長槍短炮」捕捉到了這些自由精靈。鳳頭鷹 鍾永樂攝2月,市民宅在家中抗疫,鳥兒們的生息繁衍在繼續,市民何煒驚喜發現自家窗外斑鳩搭了個窩,「封城這些天,它們搭窩、生蛋、孵化,養孩子」。市民何煒家窗外,斑鳩給小寶餵食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
  • 野趣上植丨暗訪夜精靈 探秘我先行
    當夜幕降臨,閃閃星光點綴夜空,大自然是否寂靜下來?黑夜裡有沒有不同於白天的精彩?就讓我們相約上海植物園的「暗訪夜精靈」活動,在黑夜中探索大自然中小精靈的無窮奧秘吧~發光小精靈螢火蟲螢火蟲在夜間發光主要是吸引異性前來交配。發的光屬於冷光源,能量轉化率極高,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辦法製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呢。憨態可掬的刺蝟刺蝟在夜間出來活動。
  • 一棵蘆薈上住著上千隻鳥兒,大自然的神奇是充滿創造力的
    下面介紹的故事是真是在地球上發生的,在蘆薈樹上織巢的鳥兒,當然這蘆薈可不是普通的蘆薈,它的名字叫「二岐蘆薈」,它是一種南非的特有的蘆薈樹品種,是世界上第二高的蘆薈樹,最高可以長到10多米高,它的莖已經開始木質化了,不知道能不能用來美容?
  • 你嚮往鳥兒般自由自在的飛翔嗎?你知曉哪些類型的鳥兒呢?
    這些可都是我們哥哥哥姐姐們最喜歡玩的事兒。特別是上山搗鳥窩,還有捕捉知了,當然更是少不了各種各樣有趣好玩的昆蟲呢,哈哈哈哈,全都是我們拿手的小小本領。一有空閒,那真是一刻都閒不住呢,現在想想小孩兒的精力真是旺盛耶。常常呼朋引伴的向鄉下的樹林子奔去。
  • 與鳥兒共生共榮的村莊
    無論是清晨醒來、深夜入夢,還是居家休閒、外出勞作,縈繞在耳邊的聲聲鳥鳴村民們早已習慣。但對於「鳥友」們來說,能夠親眼看到珍稀品種,那是一種幸運;能夠親眼看到並拍下來,更是歷盡艱辛後的莫大幸福。今年65歲、來自河南洛陽的拍鳥者王國慶已經有10年的拍鳥經驗,今年3月份專程為了拍攝冕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