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辛基:不光看見了鴿子,還邂逅了各種各樣的鳥兒們

2020-12-05 藍色熬夜

想像中的歐洲應該是什麼模樣?

乾淨整潔的街道,方方正正的廣場,廣場周圍是精心布置的花團錦簇,中央是一座座姿態各異的雕像。可只有這些,卻只能稱為一幅標註為歐洲的靜態畫卷——還應該有許多鳥,鴿子,張揚跋扈地走在大街上,不害怕在一旁拍照玩耍的行人;看見不小心遺落的食物就撲閃著翅膀飛快地撲上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為敬。

幸運的是在赫爾辛基,不光看見了鴿子,我還邂逅了各種各樣的鳥兒們。

早上出門時,天氣陰沉沉的,在火車站換乘電車。因為時間還早,倒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地,只是一不留神就坐到了波羅的海之女的雕像旁。

匆匆下車,頓覺冷風凜冽,再放眼望去,發現幾艘遊輪就在眼前,碼頭就在不遠處。清晰可見的遠方,有陽光穿過厚厚的雲層想要一展拳腳。於是趕忙跑到了碼頭邊,想要近距離地看看渡船與波羅的海。

還沒到每天的客運高峰,碼頭上只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於是自己便在海邊慢慢踱著,不經意地向下一瞥,便發現有一雙眼睛也正在看著遠方的遊船與朝陽。

向前走兩步,發現它絲毫不懼地巋然不動,再向前走,發現它似乎是保持距離般地又後退了兩步,卻並沒有飛走。沒有辦法,只好放棄愛撫它的想法,掏出攜帶的相機,遠距離地讓它充當畫面的主角。

不知是否因為運氣好的緣故,在前往幾個教堂時,總能看見大群大群的鳥。

走出烏斯佩斯基教堂時,雲層善解人意地向四周散去,露出了湛藍的天空,而教堂的窮頂上,恰有幾隻烏鴉在十字架周圍盤旋翻飛。

赫爾辛基大教堂前很長很寬的臺階上,有一群種類各異的鳥,為了共同的目標——食物,對著來來回回的行人虎視眈眈。發現目標後,更是不惜對著公眾展示其尖利的牙齒。

赫城的教堂有許多,每一個都擁有它不同的特色。

除卻上文中提到的旅客繁多的紅白教堂,更讓我心動的卻是巖石教堂和康比教堂。

巖石教堂坐落在城市街道一側的石頭山上,或者說,整個教堂就處在小山的裡面——因此回音效果很好,走進去發現正在流淌著令人身心寧靜的音樂;聽說平日裡會不定時地在這裡舉辦音樂會,想想感受到自然(巖石)在與人類和鳴的過程就令人神往。

康比則身處赫城鬧市,身邊就是最大的公交集散中心與購物廣場,可它化作一個密不透風的木桶,將喧譁與急躁都隔離在外面;聽說它的另一個名字是靜默教堂,或許落針即聞的說法有些誇張,但確實是一種能夠讓你錯覺聽力失靈的沉寂。

更多時候只是在教堂走走停停,攫取一些意料之外的景致;不過也許只有坐下來閉目深思,試著將思緒本身傳遞到遙遠寧靜的地方,才會收穫些許西方宗教中獨特的地方。

愈發覺得,西方教堂所給予的平靜,是一種與大自然萬物所共通的,包容著的和諧,是不是又有些類似於老莊的那一套了呢?

若是能和大自然中的諸多生靈一樣活得純粹自然,就算身邊有再多枷鎖與危險,也會朝著自己嚮往的方向奔去吧。

相關焦點

  • 芬蘭赫爾辛基 小動物們的天堂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碼頭的海鷗 趙長春 攝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是世界最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坐落在芬蘭灣北部沿海的一個半島上,各種禽鳥和小動物也在這裡安居。人與自然的和諧使生活增添了歡樂的情趣。趙長春 攝  赫爾辛基市中心卡伊沃公園自由漫步的大雁 趙長春 攝  赫爾辛基前沿芬蘭堡海灣裡漫遊的天鵝。趙長春 攝  赫爾辛基庫洛島上活潑可愛的小松鼠。趙長春 攝
  • 冬日裡的雀巢 鳥兒們的安樂窩
    鳥兒們通常會選擇安全穩固的高大樹種作為築巢點,以便在春日裡育雛,在冬日寒風中有個棲身之處。封面新聞記者拍攝記錄了成都市區10餘處鳥窩,它們的材質不僅有泥土、稻草還有樹枝,每個鳥窩或簡陋,或寬敞,每一個都是它們的心血之作。在成都市第33屆「愛鳥周」上發布的《成都市區觀鳥指南》(第二版)中,記載了包括家麻雀在內的100多種鳥類信息。
  • 小鳥簡筆畫:鳥兒們的緊急會議
    原來,鳥兒們集中在一棵大樹上,召開緊急會議呢!  一隻小麻雀首先發話:「最近總有一些白色的塑膠袋掛在樹上,風一吹就滿天飛舞。有一次我剛出門,就有一個塑膠袋撞上來,害得我從樹上掉下來,摔傷了腿。」她的話音剛落,大家又聽到一聲慘叫,原來又有一隻小鳥從樹上摔了下來。  「有一天,我飛過工廠上空,那兒的大煙囪冒出濃濃的黑煙,差點把我嗆死!
  • 一種傳說中的鳥兒:比翼鳥
    識字還不多的小娃拿來一本山海經,翻到其中一頁讓給講講這隻鳥兒有哪裡奇怪的地方。的確,山海經上都是奇形怪狀的各種生物,這一隻一眼看上去還算正常。說句實話,雖然知道「在天願為比翼鳥」這句詩,但這個比翼鳥的具體形狀,我還真沒深究過。我告訴娃,這不是一隻鳥,而是兩隻不同顏色的鳥在一起,因為這種鳥都只有一隻腳一個翅膀,只有兩隻合在一起才能飛翔(為嘛這時心裡想到的詞是「同命鴛鴦」?)
  • 郊外的家:沒有了蚊蠅、壁虎和鳥兒
    即使早晨三四點鐘起來,雙手扶著鍵盤,還是會看見有蚊子無聲地落到檯燈下清晰可見的雙手上來,這時候蚊子的全部細節都顯示了出來,帶著絨毛的無數條腿,每一條腿都支撐著專為飛行而生的至為精良的身體結構,毫不猶豫地將有麻痺作用的口器叮入皮膚。
  • 養鴿子時,怎樣才能防止鴿子飛走呢?
    世間之大無奇不有,現在時代發展了,人們從以前養貓咪們跟狗狗們,變成飼養鱷魚或者獅子了。我是很佩服這些牛人的,畢竟我看見獅子就小肚打顫了。所以今天咱們不聊飼養了獅子鱷魚的牛人,還是聊下咱們古時候就開始飼養的鴿子吧。
  • 郊外的家:鳥兒鄰居
    梁東方春分回到郊外的家,屋子裡居然有三四隻死麻雀;死去多時了,但是羽毛還基本上在身上,說明時間並不是太久。它們是怎麼進來的呢?所有的窗戶都關得很嚴。它們進來了以後就出不去了,說明那個進來的地方是很隱蔽的,或者進來的門是單向的,它們找不到了,打不開了。況且還不是一隻,而是三四隻,也就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不是偶然。
  • 大樹與鳥兒的對白
    陽光下,一棵大樹正茁壯地生長著,大樹下面是綠綠的草地,唯一與大樹朝夕相伴的是大樹上面的一窩鳥兒。這天,鳥兒們又從外面覓食回來了。鳥兒們很開心,一個個嘰嘰喳喳地說個沒完,因為它們今天收穫頗豐,不但吃得飽飽的,還帶了許多好東西回來,包括美味的零食、漂亮的花環,潔白的棉絮,還有柔軟、韌性又極好的編織繩等等。這樣它們又可以把它們的窩弄得漂漂亮亮的了。大樹看見鳥兒們回來了,臉上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它喜歡看到鳥兒們開開心心的樣子,聽它們一個個嘰裡咕嚕地說一些關於外面世界的所見所聞。
  • 曾經它們遍布美洲,因為「肉好吃」50億隻鳥兒被徹底滅絕
    乘客鴿子也叫旅鴿,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種鴿子,原本它們生活的很安逸,數量眾多。根據史密森學會的數據,這種鴿子可能曾經佔美國現有鳥類總數的25%至40%。歐洲人抵達時,有多達30至50億隻的這些鳥兒活著。 用一些早期到達美洲的人表達就是,你只需要對著黑壓壓的鴿子群開一槍,就會掉下十幾隻鴿子,槍法可以忽略不計。
  • 極端天氣鳥兒「沒飯吃」,急需大家「愛心投食」!
    鳥是人類的朋友,但前幾天突如其來的冰凍雨雪,將鳥類的食物堅果、草籽緊緊的凍上了一層冰,為此長春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呼籲大家能夠人工投遞一些食物,讓鳥類們能飽餐過冬。上午 10 點,長春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來到了西環城附近一處鳥類聚集的園區,將提前準備好的數百斤穀類,分散投遞在樹林裡。據了解,前兩天突如其來的冰凍雨雪天氣將鳥類的食物,如堅果、草籽等緊緊的凍上了一層冰,太平鳥、灰喜鵲、麻雀等在北方越冬的留鳥將面臨著無處覓食的境地。
  • 暗綠繡眼鳥,漂亮又小巧,愛鳥人士們值得擁有
    自然界是一個很神奇的世界,各種各樣的生物存在其中,仔細觀察就會感到非常的神奇。生物萬千,最讓我在意的生物之一就是鳥兒。很多時候都想自己也在家養一隻鳥兒,那是多麼的賞心悅目。相信愛鳥人士也不在少數,今天就為你們分享一種小巧的寵物鳥―暗綠繡眼鳥。
  • 鴿子、麻雀和烏鴉在哪裡睡覺?
    在現代的城市環境中,我們無法去想像沒有鴿子、麻雀和烏鴉的生活。在白天,這些鳥似乎無處不在,它們站在樹枝和電線上,或者小心翼翼爬到你的腳下,為爭搶每一塊麵包屑。換句話說,鳥類已成為城市背景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是,到了晚上,它們去哪裡了?
  • 一隻野鴿子的抗爭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盛夏,清晨的曦光逐漸驅散黑夜。一位老農乘著早上的涼意幹點農活。一隻正在捉蟲吃的野鴿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老農很高興,逮了給大孫子玩玩多好啊?。小鴿子的命運將會如何?失去了飛翔的能力和自由,它是接受成為人類的寵物?還是變成餐桌上的一盤野味?亦或者,它還有其他的選擇?焉頭焉腦的鴿子閉目養神,站在角落裡一動也不動,任憑人們怎麼逗弄它,都無動於衷。孩子抓了一點點米餵它,可惜怎麼都不吃;又打了一小碗水,把小鴿子的尖嘴巴放水裡,鴿子還是不喝水。
  • 容易上手的五種萌鳥,玄鳳鸚鵡上榜,圖三長得像鴿子超可愛
    長得好看的鳥兒,其顏值亦是不弱於大多數的寵物。今天給大家介紹五種鳥兒,不僅容易上手,顏值也是出乎意料的高。容易上手的五種萌鳥,玄鳳鸚鵡上榜,圖三長得像鴿子超可愛。5、喜鵲可以飼養的喜鵲,一般分為黑、灰兩色。黑色的不好找,不過灰喜鵲長相優雅迷人,也是同樣的適宜飼養。
  • 三位老人合辦「鳥兒食堂」 餵鳥10年風雨無阻(圖)
    10年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都沒有阻擋住他們前去革命公園裡餵養鳥兒的腳步。  一聲令下上百隻鳥兒飛來吃食  為了見到這三位老人,記者4天前匆匆趕到革命公園,一打聽才知道,3位老人每天一大早來給鳥兒餵食,而當時已近中午,老人們早已經「收工」了。
  • 插上鴿子翅膀,機器鳥就能飛翔,羽毛翅開啟人類展翅高飛的未來
    史丹福大學團隊用40根鴿子羽毛,插在機器身體上,做出的機器鳥。在天空中飛翔的機器鳥,扇動的是真正的羽毛翅。只要剪短飛羽,鴿子就不能飛了。旁邊稍微短一些的這排羽毛,叫做次級飛羽,由尺骨控制運動。在鴿子的單邊翅膀上,有10根初級飛羽和10根次級飛羽。飛羽上面,一層層覆蓋著更短也更軟的覆羽。
  • 插上鴿子翅膀,機器鳥就能飛翔,羽毛翅打開人類展翅高飛的未來
    飛行中改變翅膀的形狀,只有翅膀上有骨骼支撐的鳥兒和蝙蝠才能夠做到,而昆蟲在飛行時,沒法改變翅膀的形狀。圖片上可以看到鴿子飛翔的細節,鴿子提翅時,翅膀上單根羽毛偏轉了一個角度,於是密閉的翅膀中間出現縫隙,上方的空氣能通過縫隙流動到下方。
  • 動物能「看見」地磁場?科學家揭開動物自帶導航之謎
    相反,鴿子天生不遷徙,它們渴望回家並一直待在那裡。它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強大導航工具是它們嘴上的氣味探測器和磁場探測器,而不是它們的眼睛。哈佛大學科學家最近的研究表明,鴿子在回家過程中不能記住公路和鐵路等人造的路標。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鳥類遷徙專家弗蘭克·摩爾教授稱,對於任何動物而言遷徙都十分危險。
  • 世界上膽子最大的鳥,看見人類就上前圍觀,還「撒嬌賣萌」
    只要抬頭就能看見飛行的鳥類,但不會飛的鳥兒還真是挺少見的。而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鴕鳥,體型巨大卻不會飛行。然而小編這次要說的是一種鮮為人知的不會飛行的鳥兒,名為鴞(xiao)鸚鵡,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同時也可能是地球上最膽大和最笨的鳥兒了。
  • 你嚮往鳥兒般自由自在的飛翔嗎?你知曉哪些類型的鳥兒呢?
    這些可都是我們哥哥哥姐姐們最喜歡玩的事兒。特別是上山搗鳥窩,還有捕捉知了,當然更是少不了各種各樣有趣好玩的昆蟲呢,哈哈哈哈,全都是我們拿手的小小本領。一有空閒,那真是一刻都閒不住呢,現在想想小孩兒的精力真是旺盛耶。常常呼朋引伴的向鄉下的樹林子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