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嗡嗡嗡......"的蚊子聲音最讓人討厭,鬼魅般不依不饒地追隨著你,只要你一醒,它就消失了,無奈地誤扇了自己幾個巴掌後,點上蚊香,塗上防蚊液才能繼續睡覺。
每晚都要上演的消耗戰,於是讓我們都產生過一個念頭,蚊子咋就不能從這個地球上消失呢,科學家們為此還嘗試過基因技術消滅蚊子,雖然需要幾年時間消滅一定範圍內的蚊子,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曙光。
可是蚊子敢於向強大的人類"挑釁",是因為它的始祖在上億年前就已經存在了,而最早的古猿人也不過500萬年。蚊子積累生存經驗比我們吃過大米飯都多。所以儘管我們想盡辦法,甚至藉助基因的力量,我們人類在蚊子面前還是十分被動的。在中國哲學思想上,解決一件事情不可能只有一個方向,不僅要多角度考慮事情的發展,還得尊重自然,順其自然。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要制服蚊子不僅需要科學界的努力,還得讓大眾了解到蚊子"智慧",以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應對。
蚊子雖小,卻能四兩撥千斤,做出很多我們難以想像的行為。比如蚊子會化解外力,還記得你曾經用手抓蚊子嗎?明明手碰到了它,結果還是看到它打了轉兒,然後悠閒地飛走了。有些小夥伴注意到下雨時,蚊子為啥沒有被砸死。
一個雨滴的質量是蚊子的50倍,加上下雨時候的加速度,碰到蚊子身體的時候就相當於一輛急速行駛的公交車撞倒了人。可就是這樣,蚊子大部分時間都會躲開這些力量。
這裡說到是躲,其實使用自身的平衡優勢順勢化解了力量,相當於原本要撞上的鐵牆變成了棉花團。明明是碰到了,卻感覺力量都被吸收了。那麼是什麼能力讓蚊子那麼厲害呢?
要說蚊子完成這一個動作則需要結合它的三種"超能力",分別是凌波微步、熱感應、易筋經。
蚊子生存第一技能,凌波微步:蚊子平時運動並非直線或者圓弧線,蚊子有很好的空間運動能力。它的飛行軌跡採用的是不規則飛行,飛一段時間就會採用Z或者W的線路進行高低飛行。它為啥要這樣做呢?
相對於其它生物來講,蚊子對飲食環境要求最為苛刻,因為它們在飲食過程中時刻要面臨生命危險,死亡率也極其高。所以會專門為了逃避各種生物的眼睛或者其它感應器官設計自己的飛行路線。
比如我們人類眼睛盯住一個物體的時候,會停留1秒至2秒。接著會繼續對焦,就是這種交替對焦的過程,蚊子利用自身形體小,光線反射、不規則路線這幾項逃避人類眼睛的跟蹤。
蚊子生存第二技能,熱感應:蚊子是如何鎖定獵物的呢?靠的就是熱感應,這裡的熱感應不僅是冷熱的對比感應,還包含通過對冷熱的區分從而分析出來了味道、二氧化碳、體溫、體液、顏色的不同。再加上蚊子身上的觸角與剛毛,更能有效地通過熱感應與這幾種物質的關係鎖定獵物。
所以蚊子很快能鎖定出汗的人,經常不洗澡又出汗就更逃不過它的叮咬了。蚊子本身對光線感應也特別強,但是它不喜光,所以它傾向暗攻擊,黑色是蚊子首要進攻的對象,所以經常被咬腳跟也有道理,其次選擇的顏色是藍,紅,綠。
蚊子生存第三技能,易筋經:這項技能可謂是蚊子隱藏最深的絕技了。假使蚊子遇到是一場大雨,每過25秒就要被撞擊一次。為什麼它還安然無恙?
我們從喬治亞理工大學研究結論取證,找到了蚊子在雨滴中的行動軌跡。
研究者先抓了一群蚊子關起來,然後模擬雨水相同的速度"轟炸"蚊子,結果發現如果雨滴擊中了蚊子側面,蚊子會被雨滴壓著,並順著雨滴推力與之一同下落一段距離。隨著側向微調再與雨滴分離,然後從水平方向飛出 。
如果是被雨滴正面擊中軀幹,蚊子就順勢翻滾,而後向雨滴傾斜的那一側大幅度傾斜身體,讓雨滴從身側滑落。而蚊子做出這些姿勢到恢復平衡只需要1%秒。蚊子身上的絨毛也不會黏住任何水滴。
通過以上的了解,你應該感到很驚訝,小小的蚊子居然有那麼多超能力。那麼我們該如何防禦蚊子的"進攻"呢?除了使用蚊香和防護液以外,還需要注意自身的清潔,及時除去汗液;儘量不要裸露的皮膚暴露在暗處;也不要試圖用手去抓蚊子。
有些時候並不是眼疾手快就可以幹掉它,想要在空中幹掉蚊子必須使用合掌的方式,如來神掌對於它來說根本沒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