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有關部門初定為路氏雙髻鯊

2021-01-17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南國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 賀立樊)4月9日,幾張碼頭照片迅速席捲了三亞市民的手機屏幕,照片中近百條「大魚」橫七豎八地堆放在地上,魚肚泛白,引來大批市民圍觀。據了解,照片拍攝地為三亞水產碼頭,有網友介紹,這些「大魚」為「錘頭鯊」,當天上午前去購買海鮮時所發現,幾乎已經全部死亡,並且以極低的價格被銷售。這幾張照片在網絡上引起大量轉發,南國都市報記者從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經過初步斷定,這些「大魚」為路氏雙髻鯊。「目前只是初步斷定,下一步將請專家進一步鑑定,如果確認,將進行相應的處罰。」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幾張照片於4月9日在網絡上發布,引發網友熱議並轉發。有網友表示,9日上午前往三亞水產碼頭購買海鮮時,看見近百條「大魚」橫躺在地上,一旁有人進行銷售。針對這些「大魚」的品種,有網友稱其為「錘頭鯊」,當時的銷售價格極低,「幾塊錢一斤」。「在國外得去專門的觀測點進行觀測錘頭鯊,花費數萬元只能觀測,沒想到如今卻以低價在三亞的碼頭被銷售。」有網友表示。據了解,「錘頭鯊」也稱雙髻鯊,是鯊綱、雙髻鯊科魚類的統稱。

  這些「大魚」究竟是何品種?它們目前的情況如何?南國都市報記者聯繫了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初步斷定,「大魚」為路氏雙髻鯊。「它們是珍稀的保護魚類,這只是初步鑑定,下一步將請專家做進一步鑑定,如確認,將對涉事人員進行相應處罰。」相關負責人說道。

  根據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通報,9日中午13時左右接到報告,有人在三亞水產碼頭販賣鯊魚。工作人員隨後走訪現場、派出所,諮詢微信圈反饋人員情況。經多方了解、排查,找到報告中的鯊魚並立即進行了封存,對購買當事人進行了筆錄。其間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邀請專家對魚進行鑑定,依照現場情況和投訴附件圖片,初步斷定為路氏雙髻鯊。

  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該魚類在南海是比較常見的普通魚類,本地漁民對此魚近年被列入保護動物了解不多。「將請專家做進一步鑑定,如確認,將依法對捕撈和販賣的單位、個人進行相應處罰。」該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將依據調查、筆錄、鑑定結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保護實施條例》對當事人依法進行處罰,同時進一步加強公益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知識教育,提高漁民、市民保護海洋環境和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的意義。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