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報記者 劉紅傑 任志方 22日,在科技館樓頂的空氣監測站,五位省政協委員邊看監測實況邊提問,「家住濟南解放橋,看哪個點的監測值?」「現在的監測數據能否代表呼吸帶的空氣品質狀況?」濟南市環境監測站的有關人士對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回答了公眾的疑問。 監測點的數據是否真實? 省政協委員宋傳傑對現在監測點位的選取有很大的興趣。「這些監測點的空氣品質能代表濟南市的真實水平嗎?」 濟南市環境監測站大氣自動科科長呂波介紹說,濟南共有15個空氣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這些點位的選取充分考慮了城市多年的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及變化趨勢、產業和能源結構特點、人口分布情況、地形和氣象條件等因素,充分考慮監測數據的代表性,能客觀反映環境空氣汙染對市民生活環境的影響。」 呂波說,13個監測點分布在了繞城高速內,剩餘的兩個分別是濟南西營鎮的跑馬嶺子站和長清區委黨校子站,跑馬嶺子站監測點由於區域空氣品質良好,屬於城市清潔對照點。 聽到呂波的介紹,省政協委員郭永軍繼續發問,「繞城高速內的13個監測點,又有多少分布在二環路以內呢?」呂波說,除了高新區、寶勝電纜、建築大學3個監測點外,其餘都在濟南二環路內。「濟南市的平均值,就是這15個站點24小時的平均值,無論是從選址還是計算方法上,都能保證代表濟南的真實空氣品質水平。」 「爆表」後設備是否停止工作? 上周,濟南市區大霧瀰漫,有3個監測站的空氣品質指數(AQI)達到上限500,為啥會「爆表」?省政協委員鄧相超對此表示疑問。 呂波說,「爆表」並不意味著監測設備不工作了。爆表是針對AQI來說的,AQI是一個綜合指數。在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汙染物濃度限值折算成的空氣品質分指數最高只到500。也就是說,一旦PM2.5的日均濃度超過500微克/立方米,AQI隨即達到500。即使PM2.5濃度達到600、700,AQI也還是500。儀器能測出來更高的濃度,但AQI指數已經是最高了,因此,PM2.5日均濃度超過500微克/立方米,就意味著「爆表」。 「打個比方,汽車的儀表設計時速為200公裡/小時,如果實際駕駛速度為220公裡,儀表也只顯示200。AQI達到500極限值意味著空氣汙染非常嚴重。雖然AQI數值不動了,但儀器還在繼續工作進行測量,500不是監測儀器的極限值,而是AQI的極限值。」呂波說。 呼吸帶是否被監測? 省政協委員張榮新問,「城區中心交通重汙染區近地面1.5米高的地帶為呼吸帶,而泉城廣場監測點這麼高,監測到的空氣品質能和呼吸帶的空氣品質重合嗎?」 呂波說,國家標準原來要求,監測點位要設在10米-15米的樓頂上,但現在很少能找到這麼矮的樓。後來就放寬了標準,到25米高。「呼吸帶的概念是相對的。我們現在監測點位的設置,監測的是整個城市空氣品質,與呼吸帶高度不一樣。」 哪個樓層的空氣品質較好? 「買房的人都比較關心,哪個樓層的空氣品質較好?」省政協委員陳寶明問道。 呂波說,近地面的空氣汙染最嚴重,隨著高度增高,空氣汙染會減輕。「離地面三四十米的高度會有一個明顯的拐點。但這個高度也不是完全絕對的,跟地勢有關。」 如何判斷自己附近的空氣品質?濟南市環境監測站站長侯魯健說,「我們的監測點從濟南市環保局官網上就能看到。市民可尋找離自己近的監測點位。一般來說,各監測點位的空氣品質相差不大,比如,如果泉城廣場顯示重度汙染,其他監測點位也好不到哪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