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4月12日以來,東北地區出現大氣重汙染過程,多地空氣品質指數「爆表」(AQI達500),齊齊哈爾PM2.5小時濃度峰值高達1691微克/立方米。專家分析,大面積、高強度的露天秸稈焚燒,是導致PM2.5重汙染的主要原因。
預報顯示,20日至22日,東北地區擴散條件較好,預計區域空氣品質以優至良為主,吉林部分地區為良至輕度汙染。不過,如出現大量集中秸稈焚燒影響,空氣品質在預報等級基礎上可能加重1至2級。
東北多地重汙染,局地六級嚴重汙染。圖片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實況
5市累計38小時空氣品質指數「爆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監測實況顯示,4月17日11時,全國大部空氣品質較好,以優良級別為主。西北部地區受沙塵影響,首要汙染物為PM10,局地達重汙染級別。東北地區多地達重度汙染至嚴重汙染。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數據顯示,4月中旬,東北地區出現區域性大氣汙染,總體為輕至中度汙染,黑龍江西南部和吉林中部的個別城市達重度及以上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截至15日8時,區域內PM2.5日均濃度峰值為807微克/立方米(齊齊哈爾,13日),達嚴重汙染;PM2.5小時濃度峰值為1691微克/立方米(齊齊哈爾,13日9時),齊齊哈爾、綏化、長春、吉林、白城5個城市累計38小時AQI「爆表」。
哈爾濱市六級嚴重汙染。圖片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分析
露天秸稈焚燒使區域內空氣品質顯著轉差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分析,大面積、高強度的露天秸稈焚燒,是導致PM2.5重汙染的主要原因。
衛星監測結果顯示,4月12日-14日,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出現大面積火點,齊齊哈爾、長春等城市火點最為密集,說明這些城市秸稈焚燒強度大。以齊齊哈爾市為例,4月12日-14日火點數量較3月30日-4月1日(空氣品質總體為優-良)增加了27倍,PM2.5濃度上升16倍,表明露天秸稈焚燒使區域內空氣品質顯著轉差。
其次,氣象條件靜穩且存在逆溫,容易導致汙染物的累積。4月13日黑龍江省、吉林省大部分地區近地面風速低於2米/秒,清晨近地面存在逆溫,汙染物擴散能力顯著下降,在高排放背景下容易造成濃度快速上升。東北地區相對溼度總體低於40%,對氣態汙染物二次轉化和顆粒物吸溼增長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另外,秸稈焚燒還導致氣態汙染物濃度快速上升。從常規汙染物監測數據上看,大規模秸稈燃燒使CO、SO2、NO2濃度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與PM2.5濃度呈同步變化的特徵。以齊齊哈爾市為例,SO2、NO2和CO濃度在7小時內分別從38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和1.4毫克/立方米(12日20時)上升至150微克/立方米、243微克/立方米和10.9毫克/立方米(13日3時)。其他出現重汙染的城市,常規汙染物濃度變化特徵也較為相似。
雞西空氣品質指數「爆表」。圖片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舉措
齊齊哈爾3區縣被約談
4月13日上午,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聯合齊齊哈爾市政府對齊齊哈爾市克山縣、泰來縣、梅裡斯區進行約談。
據了解,4月5日至11日,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連續通報齊齊哈爾市存在多處熱異常點,經核實,已確認9處秸稈露天焚燒火點。4月12日齊齊哈爾市空氣品質指數持續「爆表」期間,克山縣、泰來縣、梅裡斯區熱異常點集中爆發。
約談指出,齊齊哈爾市克山縣、泰來縣、梅裡斯區發生秸稈露天焚燒問題,是4月12日齊齊哈爾市空氣品質指數持續「爆表」的誘因之一,給全省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工作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嚴重破壞全省持續推進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工作的整體氛圍。
4月14日,黑龍江省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重汙染天氣預警通知》,要求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市及時提升重汙染天氣預警級別。
通知要求,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市人民政府要密切關注環境空氣品質變化,加強天氣形勢預判,提前發布並及時提升重汙染天氣預警級別,果斷採取應急響應措施,強化環境監察,嚴格落實減排措施,切實達到「削峰降頻縮時」的效果。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 白爽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