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辦的東風,近年來,一個個好項目、大項目在榕「落地生根」。目前,這些項目進展如何?建成投用的項目為福州數位化建設帶來哪些改變?在建項目描繪了怎樣的發展新圖景?一起走進濱海新城,感受「峰會效應」帶來的數字脈動。
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福州)項目。池遠攝
搭建產業數據互通「橋梁」
掃一掃茶罐上的工業網際網路標識,就能清楚獲知茶葉產地、經過哪些加工程序。然而,這個標識的作用不止於此。
「縱向,能串起從茶葉種植到產品出廠全過程的數據,實現企業內部生產環節信息共享;橫向,能搭起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不同產業數據互通的橋梁,解決平臺過渡問題,助力轉型升級。」使用該標識的福建春倫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後者是其他企業「自成一體」的信息化標識所做不到的。
該標識的「橋梁」作用依託於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福州)項目。該項目於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啟動上線,時隔將近一年,發展情況如何?
在東南大數據產業園該項目運營中心的大數據服務平臺上,記者找到了答案:註冊企業65家,標識總量達到90餘萬,解析量超17萬,福耀玻璃、永榮控股等龍頭企業集團紛紛加入……
「目前,全國有二級節點約40個,福州二級節點的註冊企業數量在區域型二級節點中排名第三,標識總量排名第四。」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該項目負責人陳爽介紹,上線至今,平臺功能不斷壯大,並與多家龍頭企業合作,打造了一批應用示範案例。
「濱海新城坐擁紡織業聚集區與大數據產業中心地帶的區位條件,對項目發展有天然產業優勢,有助於加快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陳爽表示,企業今年還將在本屆峰會上發布基於標識解析的100個典型應用場景案例集,吸引更多企業投身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浪潮。
建設「產業園區型」物流節點
運輸車輛來來往往,工人散布在各點位進行牆體安裝,偌大的廠房已粗具規模……走進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菜鳥網絡中國智能骨幹網(福州長樂)核心節點項目施工現場,一派大幹快上的火熱景象同樣令人振奮。該項目為峰會籤約落地項目,預計今年12月竣工,在建成物流節點後,還將積極「拓鏈」向產業園區發展。
「我們現場有260多名工人施工,項目一期4棟單層庫的主體鋼結構已經完成,眼下正在進行外牆板安裝。配套樓主體結構也已經完成,正在精裝修。」項目負責人張偉說。
據介紹,該項目計劃建設5棟單層物流倉庫、動力中心、配套中心等,打造基於大數據、網絡金融、信息服務、雲計算等技術平臺規劃建設的新型物流倉儲基地,形成包括新零售、電子商務、創意設計等相關產業集群辦公設施以及配套生活社區。
項目建成後將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智能運營,從產品銷售到下單、入庫、送貨,都能在中國智能骨幹網得到全過程的最優化處理。「在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時,我們將促進產業鏈條向上遊創意設計、定製化生產延伸,從物流驅動型向產業驅動型發展。」菜鳥網絡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最終將實現由物流節點發展為產業園區,引領及帶動電子商務、網絡服務、創意設計企業、包裝配送服務企業聚集。
周到服務為項目建成提速
截至目前,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95個籤約項目,已建成20個,在建47個。其中,濱海新城籤約項目25個,已動建14個。
「項目的進展快速,離不開市裡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周到的服務。」市大數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我市印發《「數字福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面向全省企業提供工業網際網路的標識編碼註冊和解析服務,並積極培育工業標識技術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推動基於標識解析服務的創新應用。
為更好配合項目落地,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工作,市大數據委深入開展「市直機關服務基層年」活動,委領導定期帶隊走訪基層,協調解決問題,在項目推進和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服務縣(市)區,建立「一月一會」「一月一報」制度,形成「數字福州」市縣聯動協同發展的良好氛圍。
「兩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成功舉辦,福州收穫滿滿。」市大數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眼下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正有序籌備,我市將繼續發揮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平臺效應,引進好項目、大項目,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福州集聚,加快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全力打造數字應用第一城和數字中國建設示範城市。(林瑞琪、劉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