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我國城市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增長曲線為城市帶來新發展機遇。過去一年,《中國建設報》先後走進濟南、合肥、鄭州等城市,記錄高質量發展的地方實踐。本期大國城績系列報導,聚焦福建福州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尤其是提升城市品質、打造數字經濟發展引擎、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探索,從多個切面呈現高質量發展的福州樣本。
「我畢業後留在福州工作,已經在這裡生活四年多了,這幾年明顯感覺到福州的發展變化,從城市街道環境到完善的服務配套,從越來越多『高大上』的工作機會到不斷提升的生活品質,人們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勃勃生機。」大學畢業後,劉偉跟朋友來到福州一家外貿企業工作,努力在這裡奮鬥、安家立業,完成從「異鄉人」到新福州人的蛻變。
人的蛻變是城市發展的縮影,福州正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目標。近年來,福州城市首位度不斷提升。根據福州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披露的數據,預計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200億元,同口徑增長8.6%。經濟增長的背後,福州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擲地有聲,一個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模樣越來越清晰。
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人民的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群眾過得更幸福。當前,我國城市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保持增量、優化存量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路徑,在存量優化過程中不斷提升城市品質,營造能夠承載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微空間,是城市回歸「人」的發展邏輯、讓群眾過得更幸福的必然要求。
住區改造和更新直接關係人居環境質量。近年來,福州穩步推進老舊小區和連片舊屋區改造,當地「2018~2020三年舊改行動」計劃改造106個連片舊屋區項目。數據顯示,福州2018年已實施並基本完成61個項目4.52萬戶1088萬平方米,2019年已實施45個項目2.02萬戶573萬平方米,確保「三年舊改行動」在2020年如期完成。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福州2017~2018年共實施改造提升335個老舊小區,2019年以更高標準對8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期內已全部完工。老舊小區改造既要穩步推進,更要確保質量。福州把老舊小區改造落實為民心工程,其中,2017年鼓樓區老舊小區改造還獲得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示範獎」。
在城市改造和更新過程中留住歷史記憶,是建設人民的城市的重要體現。在這方面,福州重點開發了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歷史風貌區,新打造鰲峰坊、南公園等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保留恢復了青磚白牆、黑瓦窄巷的老城記憶,得到市民點讚。如今,逛坊巷、遊古厝已成為當地時尚的旅遊方式。
福州鼓樓中山路片區,集中了唐代馬球場遺址、歐冶池遺址、福州貢院、林則徐出生地、仁壽堂等文物古蹟,是當地重要的歷史風貌區。福州在實施改造過程中以中山路為主軸,以繡花功夫打通改造麗文坊、能補天巷、城直街等七條街巷,形成「一路七巷」格局,周邊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此外還修繕了一處古厝作為居民議事廳,為居民提供了議事空間。
據介紹,福州還將老舊小區和連片舊屋區改造與水系綜合治理、古厝保護修復、市政道路建設以及教育、養老、醫療衛生等民生補短板項目緊密結合,統籌兼顧、系統集成、全面推進。比如,臺江區以紅星排尾及周邊地塊改造為契機,打通了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提升了防洪排澇能力。城市品質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福州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地下管網修復等工作,城市有機體更新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
「三個福州」夯實根基
打造產業發展引擎
「高質量發展建立在一定經濟規模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一定規模,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經濟增速不增反降,也就談不上高質量發展。經濟總量能夠突破萬億元,一定程度上標誌著城市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認為,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即將躋身「萬億元GDP俱樂部」之時,福州把「數字福州」、「海上福州」、「平臺福州」作為產業發展主攻方向,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積累發展加速度,發展潛力可期。
作為沿海開放城市,福州民營經濟、實體經濟發展基礎良好,積累了較為雄厚的資本、管理、人才等實力。在新一輪城市開放發展機遇中,誰抓住機會、抓住風口、抓好產業,誰就能實現彎道超車。福州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錨定在「三個福州」建設上,推動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數字福州」意在實現創新驅動、深入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培育發展新動能。2019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達3500億元,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新註冊企業133家,馬尾物聯網產業基地新引進關聯企業51家,新增區塊鏈企業22家,成功入選首批5G試點城市。此外,福州通過「榕博匯」等活動,引進高層次人才2000人,新培養高技能人才6000人,成功舉辦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獲得「2019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
「海上福州」重在拓展新空間,向海洋搶佔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以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為契機,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建設海洋經濟強市。2019年,福州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600億元,今年力爭突破2900億元,在外貿航線、臨港工業基地、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等方面持續發力。
「平臺福州」重在構建產業發展新模式,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圍繞集聚資源、便利交易、提升效率,構建產業發展平臺,強化平臺經濟對上下遊產業的雙向帶動能力和統籌整合能力。作為省會城市,福州在發展平臺經濟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已培育形成紡織化纖、輕工食品、機械製造、冶金建材、電子信息五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和完整產業鏈。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創造力
營商環境是產業和經濟發展前提。福州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錨定「三個福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實體經濟。2019年,福州營商環境「前沿距離」分數排名較2018年年底提升11位,城市信用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三,獲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在鞏固提升2018年營商環境1.0改革的基礎上,《2019年福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提出,要深入實施營商環境2.0改革,聚焦企業和群眾最關切環節,推出166條任務舉措,努力打造五大環境,即「踐行馬上就辦,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大力減稅降費,營造成本適宜的產業發展環境;堅持多措並舉,營造便捷公平的投資融資環境;立足時代要求,營造『有福之州』的宜居環境;建設法治福州,營造科學化公開化的信用環境」,持續提升福州營商環境建設水平。
福州實施營商環境2.0改革效果十分顯著。過去一年裡,福州行政審批辦理時限壓縮比例在全國居首,企業開辦時間已壓縮至兩個工作日以內,一般不動產登記壓縮至四個工作日,市級審批服務事項「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佔比分別達93%、57.2%,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65.6%、85.1%,「執行合同」時間縮短至418天,精簡、下放審批服務事項229項……
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福州近日大力開展第七輪簡政放權工作,取消20個市直部門71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減少553份申請材料,暫停實施26項事項,下放75項事項至縣(市)區辦理,將57項事項合併為24項,大力推動服務精簡。
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輪簡政放權工作注重從體制機制層面切實解決企業投資經營和群眾創業門檻多、手續繁、成本高等問題,不斷破除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創業的不合理束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審批服務機制,對於多部門實施的相關聯合審批事項,予以合併辦理。對於同部門實施的多個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合併為一個環節辦理,提高審批效能。
此外,福州還獲批全國工程建設項目「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城市。「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適合本地實際的便捷舉措,加快出臺更多更有力度、實實在在的措施,再創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福州速度』。」福州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