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尚發言。
11月29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經濟日報社新聞發展中心、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承辦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市舉行。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尚從海洋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的概念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陳尚表示,海洋GEP概念是指海洋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包括海洋生態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通常針對特定行政區管轄海域,核算一定時間內人類直接和間接利用的海洋生態產出,可作為考核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汙染治理、生態產業、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
陳尚透露,2008年至2013年,山東近海GEP從1208億元增長到2105.35億元,增幅74.28%。七地市中,青島最大,其次是煙臺和威海。全省海洋GEP組成中文化服務價值佔主導,其次是生態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最低。
最後,陳尚對煙臺海洋產業發展提出六點建議:開展海域和海島資源資產核算:摸清資源家底;開展海洋生態產品與GEP核算:摸清生態本底;制定GEP、GDP和NHI(國民幸福指數)協同增長規劃;成立煙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公司;成立煙臺生態產業投資公司等。(記者 李紅光)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