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科學研究中,變量之間是否有關聯性?關聯度有多大?下面給你答案.
兩隨機變量X、Y 之間存在一定的線性趨勢,稱為線性相關。
線性相關係數:Pearson積矩相關係數,相關係數的取值介於-1~1之間,越接近於1或-1,關聯程度越大。
資料類型:變量X與Y 均為隨機連續型變量且均滿足正態性
一般步驟:先作兩變量之間的散點圖,判斷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線性趨勢,再作相關分析。
點擊☆【線性相關】
核心步驟→
秩相關,又稱等級相關,來描述兩變量之間的關聯程度,為非參數檢驗方法
秩相關係數:Spearman相關係數
資料類型:兩變量不服從正態分布或總體分布不明等資料,以及存在等級表示的資料。
點擊→☆【Spearman 秩相關】
對於這種至少一個變量為無序分類變量的資料,通常採用獨立性 卡方檢驗(但與兩獨立樣本頻率的假設檢驗的結果解釋等不同)
相關係數:Pearson列聯繫數、Cramer V係數、φ係數(此法只適用於2X2表格)。
資料形式
A
B
A1A2.AnB1Bn
點擊→【分類變量的關聯性分析】
對於此類資料,若將任何兩行(或兩列)頻數互換,其卡方值結果一致。因此,先前的獨立性卡方檢驗的φ係數,Cramer V係數則不適用。實際情況中,我們需考慮變量的有序性,常採用Gamma法。
在Gamma法中,通過Gamma係數可判斷關聯程度的大小。
點擊→【兩有序分類變量的關聯性分析】
此類資料一般是同一或相似的研究對象前後兩次所得的結果,通常採用McNemar檢驗來判斷。
資料形式
點擊→【配對設計的卡方檢驗】
指兩個變量同時與第三個變量相關時,將第三個變量的影響剔除,分析另外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過程。
例如:教育資源,家庭收入和學習成績三者中,教育資源與家庭收入有關,教育資源與學習成績有關,那麼家庭收入與學習成績是否有關?「教育資源」在「家庭收入」與「學習成績」之間是否起了連接「橋梁」作用?在這裡,「教育資源」就是第三個變量。
點擊→【偏相關分析】
是研究兩組變量間的相互依賴關係 ,把兩組變量之間的相互關係變為研究兩個新的變量之間的相關,而且又不拋棄原來變量的信息 ,這兩個新的變量分別由第一組變量和第二組變量的線性組合構成 ,並且兩組變量的個數可以是不同的 ,兩組變量所代表的內容也可以是不同的。
點擊→【典型相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