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世界中,蝸牛是一種爬行非常慢的動物,但不能忽略有些種類蝸牛的破壞力,特別是非洲大蝸牛,是被公認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最糟糕的一種蝸牛,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入侵世界各地,被多個國家地區列入外來入侵物種!
非洲大蝸牛是一種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而大多數種類本土蝸牛體型都遠遠不如非洲大蝸牛,加上非洲大蝸牛的食性非常廣,吃植物吃土甚至能消化水泥,面對如此強力的外來蝸牛,本土蝸牛隻能被淘汰,當地原有的生物鏈也被打破。
非洲大蝸牛當被引進時,會迅速泛濫,一方麵食用大蝸牛的天敵比較少,二就是非洲大蝸牛強大的繁殖能力,大蝸牛一年約生產5-6次,一次可以產下30到700粒卵,5-6個月後,非洲小蝸牛又可以到了成熟繁殖階段,繁殖能力非常強!
非洲大蝸牛的消化能力更是嚇人,幾乎是什麼都吞食,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是非洲大蝸牛最喜歡的食物,但若沒有植物時,同類蝸牛也會被啃食,甚至連同類都沒有時,它們會啃食水泥,侵蝕掉水泥,吸收水泥中的元素等,非洲大蝸牛是真的會吃土,土壤也是它的食物之一,吃植物吃土吃水泥,還有什麼是它不能吞食的?
有些種類的蝸牛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非洲大蝸牛最初也被當是觀賞品和食物直接引入的,但最後發現: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即使是被煮熟,也具有很大的危險性,最終人們再不敢食用,只能任由非洲大蝸牛種群泛濫!
非洲大蝸牛原產地為非洲東部,但現在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溼熱地都有大量非洲大蝸牛,怎樣防治非洲大蝸牛成為關注點。一方面是化學藥物治理,二就是保護非洲大蝸牛的天敵,在食物鏈上制衡,比如蟾蜍、青蛙、螞蟻、鳥類,飼養雞、鴨、鵝等也可控制非洲大蝸牛數量,大自然中還是有很多它的天敵,制衡非洲大蝸牛的力量!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