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金剛鸚鵡羽毛的頭飾裝飾在一個有齊肩長發的犧牲兒童的頭骨上。頭飾表明這名兒童可能來自上層社會家庭。
2011年,秘魯西北海岸的小鎮萬查科附近,距離大海約300米的一個斷崖上,一個孩子帶著狗在沙地上玩耍。小狗對周圍的一切很好奇,不時地這裡刨刨,那裡嗅嗅。突然,小狗變得很興奮,似乎發現了什麼,它不停地在刨土,不一會兒它居然挖出了一塊白森森的骨頭!小狗並沒有停止刨土,接著又一塊骨頭露了出來。小孩很好奇,上前一看,卻把自己嚇了一跳,那是一個小小的骷髏!他嚇得趕緊跑回家,並把事情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這位父親很快通知了考古學家,要知道,在距離這個地方不到1000米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契姆帝國的行政中心昌昌古城遺址,當地人親眼見證了周邊許多遺址的挖掘,據估計,仍有許多遺址未被發現,因此他們對考古還是有一些警覺性的。
恐怖的墓穴
起初,考古學家以為,那不過是一個被洗劫過的契姆帝國時期的墓地。但是隨著發掘工作的進行,他們發現了一些異常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兒童骸骨和羊駝骸骨被發現,並且與典型的契姆人墓葬不同,他們身邊都沒有任何傳統陪葬品。
經過對兒童遺骸、發現的織物等的放射性碳分析,考古學家確定這些骸骨可追溯到公元1400年至1450年。但是隨後他們對骸骨進行細緻的檢查時,卻發現了一個駭人的現象——所有孩子和動物的胸骨和肋骨上都有明顯的切口!他們可能是被剖胸而死,或者死後被剖開胸膛!2019年,負責這個遺址發掘工作的考古學家透露,在佔地約700平方米的遺址上,竟然發現了227具兒童骸骨、200多隻羊駝幼崽骸骨。這些孩子的年齡在4到14歲之間,羊駝的年齡在18個月左右,不管是人還是羊駝,他們都在最好的年齡死去!
從那些孩子和動物身上的傷口來看,切口位置一致,殺死他們的人下手時乾淨利落,手法也是一樣的。這種情況不可能是大屠殺,而只有在獻祭儀式上才會出現。在古代,活人祭祀在世界各地都曾出現,契姆文明中也有活人祭祀,但是一般都用成年人來祭祀,極少有用兒童來祭祀的情況,更不用說如此大規模的兒童獻祭了。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什麼樣的儀式需要殺死這麼多孩子呢?
墓穴裡的氣候信息
考古學家在發掘骸骨時,在遺址東部與骸骨同一地層發現了一層厚厚的幹泥層。幹泥層上,許多深深的腳印清晰可見,其中有穿著涼鞋的成年人的腳印、小狗的腳印,還有赤腳的孩子的腳印以及被拖拽著走的四條腿的動物的足跡。能在泥層上留下深深的腳印,並保存幾百年,這說明當時應該是下著大雨,或者在儀式前已經下了很長時間的雨。
此外,考古學家注意到,墓坑中和墓坑附近的地層中也有一層這樣的幹泥層,這說明幹泥層可能覆蓋了整個斷崖。分析顯示,這層幹泥層是由泥漿自然乾燥後形成的。而考古學家也擴大範圍,對遺址周邊的土壤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墓坑中的兒童和羊駝死於一個非常潮溼的季節。鑑於正常年份秘魯北部海岸的氣候通常是乾旱的, 如果出現長時間的大雨,那說明當時當地可能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厄爾尼諾是太平洋上的一種周期性自然現象,每隔數年出現一次。在正常的年份,秘魯的太平洋沿岸吹起東南信風,將表層溫暖的海水吹離海岸,而此時,這裡受到寒流的影響,下層冰冷的海水會向上流動,填補表層海水的空缺,這個過程中海水深處的營養物質被帶到海面附近,為那裡的生物提供營養,因此正常年份裡,秘魯附近海域有大量的魚在活動。但是每隔幾年,東南信風減弱,秘魯附近的海水水溫升高,沒有海流將下層海水中的營養物質帶到海面,導致浮遊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大批海鳥因缺少食物而死。與此同時,原來乾旱少雨的氣候也變為多雨氣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濫。
而從遺址及周邊發現的幹泥層的厚度和土壤樣本的分析結果來看,當時的厄爾尼諾來勢兇猛,當地可能狂風暴雨肆虐、洪水泛濫。
那麼,厄爾尼諾與那些被殺死的孩子有什麼關係呢?
血流成河的儀式
原來,契姆人的行政中心昌昌城之所以繁榮,主要靠的是漁業和農業。昌昌城靠近大海,並且大多數年份,海洋中物產豐富,因此漁業發達;而契姆人不僅會捕魚,他們還擅長修建灌溉系統。昌昌城附近的灌溉系統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當地農業也發展得很好。但是每隔幾年,當厄爾尼諾出現時,不僅漁業受到影響,農業也會遭受破壞。當然,厄爾尼諾有時持續幾個月,有時則持續一兩年,有時影響較輕微,有時則嚴重。在契姆人遇到災年時,他們會以祭祀的方式來祈求神明的眷顧,如果災情嚴重,他們會用活人祭祀,但是通常是用成年人。這一次,考古學家卻發現用兒童來祭祀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災情已經非常危急,因此統治者想到了最後的辦法——將兒童和羊駝幼崽獻給神明。
考古學家推測,孩子代表著未來和希望,而羊駝不僅為人們提供食物、織物,還是很好的運輸工具,因此孩子和羊駝應該是最珍貴的祭品了。也許當時氣候的變化已經威脅到了統治者的地位,他們才決定拿出珍貴的祭品,試圖與神進行一次大交易,於是才有了這場血流成河的儀式:身著長袍,頭戴精心製作的頭飾的孩子排隊走向海邊斷崖,一路上有一些成年人護送,發出哀鳴的羊駝跟在隊伍後面被拖著走。在斷崖上,隊伍停了下來。儀式開始,滿臉恐懼孩子被帶到了儈子手的面前,儈子手沒有半點猶豫,就將鋒利的刀對準孩子的胸膛快速刺去並向下切,這些孩子還沒來得及發出慘叫就已死去……
看到這裡,我們會好奇,這些被殺的會不會是被擄來的敵人的孩子,或者社會底層百姓的孩子?如果是這樣,統治者就會毫不手軟地把他們全殺了。
不知來自何處的孩子
考古學家對遺址中發掘出的骸骨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孩子生前身體都很好,沒有營養不良的現象,也沒有患有疾病。這說明,他們生前的生活條件應該不錯。而通過對牙齒的同位素分析,考古學家發現這些孩子來自契姆帝國的各個地區。這說明,契姆帝國是將自己國家的孩子獻給了神明!
而就在萬查科的遺址發掘工作結束幾個月之後,考古學家又發現了另一處同時期的墓穴,發掘了129具兒童骸骨。他們同樣是被剖開胸部而死,埋葬方式與萬查科的遺址非常相似。考古學家推測,這樣的兒童祭祀墓坑可能還不只有這兩個,因為從現有的證據來看,壞天氣持續了很長時間,而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一場祭祀可能無法使神平靜。然而,契姆帝國的統治者並沒有如願,風雨飄搖的帝國在十多年之後就被印加人徵服了。
如今,考古學家對萬查科的這個遺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從統計結果來看,這是目前世界歷史上已知的最大的單個大規模兒童犧牲事件。而這場大規模兒童犧牲事件還有許多謎團未解,比如這些孩子來自什麼樣的家庭?他們為什麼被選中?契姆人為何將兒童和羊駝幼崽作為祭品?等等。要解答這些謎團,只能期待考古學家們更多的發現了。
小貼士:契姆帝國
契姆帝國是古代安第斯山脈的第二大帝國,在鼎盛時期,其首都佔地超過了20平方千米,其領土沿著秘魯北部海岸和現代秘魯-厄瓜多邊境到利馬的內陸山谷延伸約977千米。當時在南美洲,只有印加人擁有比契姆人更大的帝國,契姆帝國在公元1475年左右被印加人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