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塊太陽回地球,科學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2020-04-09 最前延


早前看過一則日本共同社的報導,是關於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實現了在小行星「龍宮」的第二次著陸。這可能是全球首次從小行星地下採集到了樣本,而擔任該項目負責人的JAXA副教授津田雄一強調成果稱:「拿到了太陽系歷史的碎片。」因此,對於2020年底「隼鳥2號」的返航和所帶回的樣本的期待值也越來越高了。


摳塊太陽回地球,科學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說到「太陽系歷史的碎片」,我腦海裡瞬間蹦出了一個超大膽的想法,如果能把太陽的碎片帶回來,那是何等的壯觀啊,應該就會被載入世界的史冊了吧!或許這只是一個不切實的腦洞,但是我想應該還是會有不少人想知道「如果我們摳下一小塊太陽帶回地球會怎樣吧」


簡單來說,你死定了!


如果想要了解的更具體一點的話,那就聽三火娃給你嘮嘮吧。將一小塊太陽帶回地球會怎樣?這取決於你取太陽的哪部分。


與存在於宇宙中的眾多物質一樣,我們的太陽不是固體液體和氣體,而是等離子體。等離子體是在超高的溫度下,原子核與電子分離,且皆自由流動而形成的這樣一種粘性物質。所以,你可以把我們的太陽想像成一個由粘稠物質組成的球體,越靠近地球的地方越稠密也越奇特。


摳塊太陽回地球,科學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所以讓我們分別去三個房屋大小的樣本回來,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


1

第一個樣本 取在色球層


色球層是太陽的大氣層,它由厚達5000千米的稀疏的氣體組成。這是一片等離子體的森林,幾乎與地球一般大小。這裡的溫度很高,大概在6000到20000攝氏度。但是,從這裡取一部分帶回地球很不值得。


摳塊太陽回地球,科學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我們所取樣處的密度比地球大氣層的密度要小上百萬倍,所以和地球海平面的大氣密度相比,我們帶回的樣本就幾乎相當於是真空的。一旦我們的樣本到達地球,它會迅速被地球的大氣壓力擠壓並發生內爆,空氣極速填向真空,這個過程需要消耗相當於12kgTNT的能量。這種過程創造出的高壓短波或震碎玻璃、撕裂耳膜甚至會傷害內臟。


如果你靠的太近,它就可能置你於死地。所以,還是離遠一點好啊,讓我們繼續往太陽深處走。


2

第二份樣本 取在光球層


這是於色球層之下,發光的太陽表面,我們所見到的太陽光,就產生在光球層它被上百萬個被稱為光粒的熱點所覆蓋,每個光粒都有整個美國那麼大,溫度高達5000攝氏度。這些光粒是對流氣柱的頂層,對流氣柱會將太陽內部的熱量帶到表層。


摳塊太陽回地球,科學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在深入這些氣柱幾百公裡的地方,我們取我們的第二個樣本,這次的樣本的壓力和我們的大氣壓相當。儘管還是比空氣密度小了一點,但它的熱量足夠支撐著它不發生內爆。這一次的空氣含有兩倍的能量,相當於25kgTNT,不過這次是熱能


眨眼間,這塊等離子體就會發出相當於一百萬倍日光強度的光芒,瞬間把實驗室變成一片火海,但幾毫秒之後,也就只剩下火了。等離子體降溫膨脹為無害氣體,從一片灰燼中飄走。


寫到這,有一種想捂上自己眼睛的衝動,一百萬倍的日光強度,就算燒不死我們,也會閃瞎我們的眼吧~


如果我們再往太陽更深處走呢?


3

第三份樣本 輻射層


這裡的等離子體溫度高達兩百萬攝氏度,緊密的擠壓在一起,以至於它給自己創造了一個迷宮。能量試圖以光子的形式逸出,但必須在其中滯留成百上千年,不停地與各個質點碰撞直到最終找到出口。


摳塊太陽回地球,科學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故而,認為從這個地方取一塊回來的想法,簡直糟糕透了。


一旦它來到我們的實驗室,沒有了束縛著等離子體的極高能量,它就會發生相當於熱核武器能量大小的爆炸。我們的實驗室,甚至周邊的城市會在瞬間被夷為平地,唯一的好處是不會留下任何放射性塵埃物。我們今後也就甭再意淫在實驗室繼續做實驗了。


可是如果我們仍然繼續往太陽深處走呢?


4

第四份樣本 太陽內核


這裡佔了整顆恆星體積的百分之一,卻匯聚了太陽三分之一的質量。這裡的物質被包圍著它的整顆恆星質量所擠壓,在內核的中心,溫度達到了1500萬攝氏度。這個溫度足夠使氫發生聚合從而產生氦,靠核聚變來為整顆太陽供能。在數十億年後,當太陽死亡,內核會塌陷成白矮星繼續存在。


摳塊太陽回地球,科學家:不是不想,是不敢啊!


如果我們取一塊內核回來,可是會帶來不少麻煩。我們曾引爆過的威力最大的核武器擁有40兆噸TNT的能量,或者說是與帝國大廈體積相當的TNT,而我們的樣本擁有4000兆噸TNT所具有的能量。這相當於40億噸TNT,或者說能填滿稜長為1.3km立方體的TNT。給你個概念,這個立方體能塞下二分之一個西藏自治區。這個球體來到地球的瞬間,這個高密度的物體將會迅速膨脹,其所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一個太陽。


如果我們於清晨把樣本帶到了巴黎,倫敦的市民就像是看到了第二次日出,不過這個太陽越來越大、溫度也越來越高,直到倫敦也變為灰燼。在爆炸半徑300km的範圍內萬物俱焚。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會在整個地球往返震蕩多次,中歐的大多數建築都會被夷為平地。耳膜都會被震破、玻璃會全部碎掉,這次爆炸有可能會導致人類就此滅絕。如果有人倖存下來,我們就能見證灰燼飄入大氣層,開始一個小型的冰川世紀。


那麼,如果說這場爆炸能帶來什麼小小的好處的話,那一定是,它解決了過去幾十年人類活動帶來的氣候變化問題,這可真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啊!


總的來說,沒事還是不要想著把太陽弄一塊到地球的好。


雖然以上很多的情況都是我們假想出來的,但都是通過合理運算得到的,如果你也一樣,喜歡用數字手段計算如何毀滅事物,那你可能對數學的其他應用也感興趣,那就時刻關注三火娃,因為我會不定期給大家推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數學之謎系列文章,請期待喲~


聲明: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最前延觀點

|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中科院物理所,配圖來源於網絡,無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 我們以作處理。

相關焦點

  • 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是多少?科學家:可能你不敢相信!
    文/仗劍走天涯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是多少?科學家:可能你不敢相信!地球已經誕生46億年的時間了,在這46億年的時間中,地球之所以如此的可以按照規則運作下去,太陽在其中是做了很多貢獻的,如果沒有太陽,或許地球也不可能有如今的繁華之景。如果太陽不發熱的話,地球的溫度會如何呢?
  • 路面倆月不凝固,一摳就碎……鄭州一小區新鋪水泥路變「豆腐渣」?
    劉先生蹲下來用手掌在路面上來回摩擦後,路面的灰土就變得更多。被拆下來的水泥塊,用手便能摳下來因為小區門口的路面被車輛碾壓較多,無奈之下,劉先生只能拆掉重新鋪設「拆下來的水泥塊,用手一摳就碎了。」修路時,劉先生使用的是新鄉市瑞豐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豐水泥)生產的「聯豪」牌水泥,水泥來源於鄭州市南四環的一家供貨商。此外,他還使用了另外一家品牌的水泥,但該品牌水泥並未出現起灰的現象。「同樣的工人,同樣的攪拌機,同樣的配比,為啥出來的路面不一樣。」
  • 洞察者又發回照片,最清晰火星照,網友:那塊石頭我在地球上見過
    洞察者又發回照片,最清晰火星照,網友:那塊石頭我在地球上見過前幾天的時候NASA就已經公布了一次,洞察者機器人發回的圖片,不過在那次的圖片裡面,似乎在火星上面開始掛起沙塵暴了,照的很不清晰,而且在鏡頭上面,有很多的塵土
  • 連科學家都不敢探索的「無底洞」,裡面究竟有什麼?
    「無底洞」是真實存在的,指的通常是地球上無法探測到底部的洞或者深淵。每次說起無底洞,也許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黑洞」,不過黑洞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洞口,而是一種存在於茫茫宇宙當中的最為可怕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能夠把周圍質量為自身數百倍的天體撕碎並且吞噬掉。
  • 科學家不敢公布的真相有哪些:細思極恐十大真相揭開
    世界存在許多科學家不敢公開的真相,比如為什麼國家要隱瞞龍、神秘傳說崑崙山之謎、神仙已被科學家證實、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四維空間的生物就是鬼等等。  我們常常抱怨時間不夠,其實是真的,因為一天根本就不是24個小時,而是23小時56分4秒,這是地球繞著它的軸轉動實際需要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恆星日。
  • 10大科學家不敢公布的真相,完全顛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科學的社會,但是也有很多科學家不敢公布的真相,雖然我們對現在的地球還算比較滿意,在宇宙中暫時還沒有找到另一個能夠供我們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在這個地球上還是有很多讓我們細思極恐的存在,跟我們以前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完全不一樣的存在。
  • 月球不為什麼不饒太陽公轉?而是繞著地球
    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圍繞地球公轉,而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對月球的引力,的2.54倍,那為什麼月球不直接圍繞太陽公轉?
  • 七仙女不敢搶回自己的洗澡地,是害怕蜘蛛精嗎?
    不過天下哪有不疼愛自己兒女的父母,就算七仙女觸犯了天條,玉皇大帝還是很寵愛她。在天庭上也沒有人敢惹這位七仙女的,可是有幾個妖怪,不僅不。害怕她還搶佔了這位仙女的澡堂,最主要七仙女還不敢搶回自己屬於自己的東西!究竟是哪些個妖怪有這麼大的野心?
  • 兇猛的鯊魚為什麼不攻擊海豚?鯊魚: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敢!
    兇猛的鯊魚為什麼不攻擊海豚?鯊魚: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敢!鯊魚是海洋中大型的魚類之一,憑藉著龐大的身軀以及鋒利的牙齒,使其它的魚類望而止步,如此兇殘的鯊魚,為什麼不會去攻擊海豚呢?對鯊魚進行致命的打擊,為了一條海豚,卻損失掉自己的性命,那真的是得不償失了,原來,並不是鯊魚不喜歡吃海豚,而是鯊魚不敢。小編覺得,再強大的生物也有致命的天敵,對此,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
  • 太陽死亡的時候,地球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科學家給出答案
    太陽系就是因為太陽而誕生的,沒有恆星太陽就沒有現在的太陽系,自然也就沒有地球誕生,而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而且誕生智慧生命人類,自然和太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太陽就是我們的保障,一旦沒有了太陽,大部分的生物都會滅絕,而人類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不過在古人看來,太陽是永恆的,不可能停止燃燒,可是對於走進科技時代的人類來說,太陽就是一個恆星,恆星也不是永恆的,它也是有壽命的
  • 科學家揭秘,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網友都不接受
    文/丁簡科學家揭秘,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網友都不接受對於地球,科學家也一直在研究和做各種實驗,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國家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們的科學家開始可以通過高科技和先進技術來看宇宙是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不是宇宙中最大的一顆星球,宇宙之中,有很多比地球還要大的天體,我們每天主要是靠著太陽,開始一天的生活,但是在整個銀河系中,有很多比太陽還要大得天體,經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和對星系的探索,在宇宙中發現了室女座超星團,據說這一星系,光的直徑就有兩億光年之久。
  • 太陽若成了超新星,地球一瞬間就會灰飛煙滅,幸虧太陽不夠大啊
    我們的太陽是一個中等質量的恆星,它內部的核聚變可以燃燒百億年,就是說太陽可以有著近百億年的穩定發光時間,而如果太陽的質量比現在大八倍的話,那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過程將會快很多,其壽命將不足兩億年, 而太陽如今已經有了50億年的年齡,地球也有46億年,真是很慶幸太陽的質量還不夠大,不然太陽早就發生超新星爆發
  • 太陽的熱量如何傳遞到地球上?科學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
    科學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地球是圍繞太陽轉動的一顆星球,地球上的生命生存是離不開太陽的,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地球就誕生了生命,誕生了人類,但是太陽是一顆恆星,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是非常遠的,而宇宙是一個非常寒冷的環境,那麼太陽的熱量是如何傳遞到地球上來的,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宇宙是一個真空的環境,光在真空中是沒有熱效應的,所以太陽的光在宇宙中傳播是感覺不到熱量的
  • 世界上第一塊在太空烤出來的餅乾,現已完好無損地送回地球
    據英國《每日星報》1月10日報導,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用實驗性的零重力烤箱烤出來了美味的餅乾,並於2020年1月7日成功送回地球。在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上烘焙了幾個月之後,在太空中製作的第一塊餅乾已經返回地球。
  • 別人摳像摳景,《孤芳不自賞》可是摳腦袋!
    2017年開年古裝「大」劇——《孤芳不自賞》。 只不過別人是摳像,《孤芳不自賞》是摳腦袋啊!這腦袋,摳的也太不走心了,不知道什麼叫做「真實」嗎?!再看看這張圖,背景雖然有些虛化,但並不突兀。整個畫面也非常柔和。
  • 宇宙再現超級地球,首次發現雲層和水蒸氣,科學家卻不敢去!
    ,首次發現雲層和水蒸氣,科學家卻不敢去!cj1214b環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它的質量在地球與海王星之間。科研人員發現,這顆星球上有穩定的大氣層,有豐富的水資源,科研人員還看到這個星體的表面上有大量的雲層和水蒸氣。有水還有大氣層,這不就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嗎?這是不是就說明人類能在這個星球上生存呢?的確最開始當科研人員發現這個特點的時候,也是為之興奮的,不過是否真的適合人類生存也需要進一步的探測。
  • 不是太陽,答案可能出乎大家所料
     我們都知道地球位於太陽系內有些人會說,那還用說,太陽系太陽系,肯定是先有的太陽啊,但其實不是。太陽系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太陽的,後來形成了太陽,才慢慢形成了一個太陽系。 而太陽的形成有多晚呢?據考證,太陽的年齡可能還沒有木星大。
  • 除了行星撞地球,人類最大的自然危險來自太陽!太陽風暴了解一下
    沒錯,這裡唱的就是太陽,不只是地球,整個太陽系的大小星球都時常由衷的唱起這首「系歌」。 但是百姓大眾忍不住還是要問,「我們知道太陽對人類很重要,但是去探究它有什麼用呢?」,目的無他,研究太陽是為了守護地球,是為了人類本身。
  • 電影《流浪地球》與其引爆木星,那還不如等太陽爆炸了啊!
    電影一開始就給了觀眾一個大大的包袱,太陽要爆炸了,地球必須得遠離太陽!牛吧!大家都知道,地球只有圍著太陽轉,才有了晝夜和四季,才有了生命。這次,不是簡單的人類移民外星了,要讓地球徹底搬家。偌大的地球怎麼能移動呢?
  • 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會出現什麼場景?聽聽科學家們怎麼說
    包括我們的地球,如果說地球是我們的母親,那麼太陽可以說就是我們的父親了,沒有太陽的話,我們也不可能在地球上面生存,可想而知,太陽我們的世界當中是一個怎樣重要的存在。太陽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了非常的多的資源。比如說熱能,這在生活中可是非常的重要的。有了光和熱我們才會有生命力。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可是都離不開熱量和光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