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是一個中等質量的恆星,它內部的核聚變可以燃燒百億年,就是說太陽可以有著近百億年的穩定發光時間,而如果太陽的質量比現在大八倍的話,那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過程將會快很多,其壽命將不足兩億年, 而太陽如今已經有了50億年的年齡,地球也有46億年,真是很慶幸太陽的質量還不夠大,不然太陽早就發生超新星爆發,並且將地球汽化掉了。
到了它的主序星階段的末期,內部核聚變產生鐵元素的時候,太陽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它將成為一顆中子星,但是這一時刻巨大的爆炸將產生相當於太陽一生核聚變數十倍的能量,其間還有伽馬射線暴,這些能量在一瞬間爆發出來,地球距離太陽只有1.5億公裡,在這麼近的距離上,整個地球瞬間就會被太陽輻射的強大能量摧毀,整個星球基本上都會瞬間氣化,即使沒有完全摧毀,剩下的一點點殘渣也會被以極快的速度向外推出,被像炮彈一樣打出太陽系去。
如果太陽的質量比現在大20多倍的話,那麼它的壽命將更短,也就1000萬年左右,同樣是在其內部產生鐵元素的時候,它就開始發生超新星爆發,這比中子星的超新星爆發更厲害,之後太陽將成為一顆黑洞,而在爆發的時刻,地球很可能會被完全氣化掉。
很顯然,如果太陽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那麼不要說人類,也不用說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就連整個地球都會被瞬間摧毀掉,其過程大致就是被從外向內汽化掉。
不過好在我們的太陽質量適中,這使得它的核聚變可以燃燒上百億年的時間,那可以長期的給地球生態系統提供光和熱,50億年之後,太陽將會進入燃燒氦的紅巨星階段,到了那個時候,太陽會變得十分巨大,很可能將吞併地球的軌道,使得我們的地球戰神與太陽表面的火海之中,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太陽的質量到時候會有大量的損失,那麼地球就會距離太陽更遠一點,但是無論怎樣,那時候的地球都將不再適合生命生存。
太陽的氦核聚變階段會進行大約10億年,這段過程中,太陽內部將形成碳和氧元素,但是太陽的內部環境無法進一步生成更高的元素,所以它的核聚變活動將漸漸停止,之後太陽將成為一顆白矮星,由於白矮星的質量較低,所以如果屆時的地球還存在的話,那麼它將會在比目前遠得多的距離上圍著它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