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槓桿的分類方法,學會判斷等臂槓桿、省力槓桿、費力槓桿...

2021-01-13 李邦彥物理

【學習目標】掌握槓桿的分類,了解不同類型槓桿的特點和用途。

【知識點睛】

1. 槓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 槓桿的分類:

(1)若l1=l2,則F1=F2,這種槓桿叫做等臂槓桿;

(2)若l1>l2,則F1<F2,這種槓桿叫做省力槓桿;

(3)若l1<l2,則F1>F2,這種槓桿叫做費力槓桿.

3. 不同類型槓桿的特點和用途

(1)等臂槓桿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離。如天平,蹺蹺板等。

(2)省力槓桿在省力的同時,費距離。如撬棒,羊角錘,開瓶器,核桃夾等。

(3)費力槓桿不能省力,但能省距離。筷子,釣魚竿,鑷子,食品夾等。

【經典例題】

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8槓桿-槓桿的分類

如圖所示,OAB為輕質槓桿,可繞支點O自由轉動,在B端施加一個動力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該槓桿( )

A. 一定是省力槓桿

B. 一定是費力槓桿

C. 一定是等臂槓桿

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例2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8槓桿-槓桿的分類

校工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總把樹枝儘量往剪刀的軸處靠近,這樣做是為了()

A. 增大阻力臂,省力

B. 減小阻力臂,省力

C. 增大動力臂,方便

D. 減小動力臂,方便

例3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8槓桿-槓桿的分類

運用槓桿的知識判斷,如圖中最適合剪斷鐵片的剪刀是( )

【隨堂練習】

1. 槓桿在我國古代早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有時人們使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槓桿是為了_______;有時卻要使用費力槓桿,那又是為了_______.下列工具中①天平、②扳手、③鑷子、④羊角錘、⑤裁衣剪刀、⑥瓶蓋起子、⑦筷子、⑧釣魚杆等都是簡單機械,其中屬於省力槓桿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 在如圖所示的四種剪刀中,正確使用時,屬於費力槓桿的是( )

3. 皮划艇是我國奧運優勢項目之一,如圖所示,比賽中運動員一手撐住漿柄的末端(視為支點),另一手用力劃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省力,可將用力劃漿的手靠近支點

B.為省力,可將用力劃漿的手遠離支點

C.為省距離,可將用力劃漿的手遠離支點

D.將用力劃漿的手靠近支點,既能省力又能省距離

答案

經典例題

例1:D;

例2:B;

例3:C.

隨堂練習

1.省力;省距離;②④⑥;

2.C;

3.B.

相關焦點

  • 踮腳動作明明很費力,為什麼是省力槓桿?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
    有關生活中的各種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的判斷問題,屬於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今天我們就來歸納一下有關「人體中的槓桿」問題。由於骨骼、肌肉和關節構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儘管人體的各種運動很複雜,可是最基本的運動都是由肌肉牽引骨骼繞關節轉動產生的,其源頭模型就是槓桿!
  • 生活中槓桿的受力及力臂的判斷
    在生活當中槓桿隨處可見。如何很快的判斷這個槓桿,它是費力槓桿還是省力槓桿?一直是一個困擾初中生的難題。這個問題之所以困難,難點就在於學生不能很快的找到力臂。比如:我們常見的槓桿—筷子,它作為一個槓桿,受力情況是什麼樣子的呢?
  • 【槓桿的省力與費力】
    中考物理每年必考一類題,即槓桿中的「省力槓桿」與"費力槓桿",我在前面曾經發布過一篇關於槓桿的「動態平衡」問題,那篇文章裡我就已經強調過,必須要動筆,畫動力阻力以及動力臂和阻力臂!然後寫出公式,不能只動腦子憑空想,誰懶誰出錯,事實也正是如此,凡是畫圖並且列公式的同學最後都是正確的。
  • 中考物理知識點:槓桿的分類
    中考物理知識點:槓桿的分類   知識點:判斷槓桿的類型一般步驟:   (1)找支點:讓槓桿在動力作用下轉動,若轉動的過程中固定不動的點即為支點;   (2)畫力臂:根據阻力和動力對槓桿的作用效果不同識別動力和阻力,進而大致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3)定類型
  • 中考物理知識點:槓桿知識
    中考物理知識點:槓桿知識   1、槓桿: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支點:槓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用O表示。   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1表示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2表示   槓桿平衡:槓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時,稱為槓桿平衡。   槓桿平衡是力和力臂乘積的平衡,而不是力的平衡。
  • 筷子到底是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物理學霸能否說出其物理原理?
    其中簡單機械中的滑輪、槓桿、斜面是高中不再涉及的物理知識。所以,有關槓桿的知識點,如果初中沒有學會,以後想要通過上課再補充上,基本沒有機會了。不過,這些物理知識點都相對比較簡單,容易理解掌握。比如說初中物理中的「槓桿」這一個知識點,其實就是畫出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就能解決出絕大部分問題了。可是今天要說的這個工具,當物理老師在課堂上問學生們時,竟然絕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即使回答正確的,也有不少學生是蒙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從腳踏式垃圾桶到複合式槓桿,槓桿原理全解析
    同時,槓桿又分成省力和費力:(看我用力的地方離支點遠近嗎?)遠的話就是省力(和重物相比。)一般看到的槓桿,如滑滑梯,支點都在中間,而有的槓桿,支點卻在旁邊。如這兩種情況,根據第一條所說的省力和費力,應該能看出,第一張圖是省力,第二張圖是費力。
  • 講解槓桿的平衡條件,學會判斷槓桿是否平衡以及相關計算題
    【學習目標】掌握槓桿的平衡條件,學會使用槓桿的平衡條件判斷槓桿是否平衡以及進行相關的計算。【知識點睛】1. 槓桿平衡是指槓桿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調節槓桿兩端的螺母,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槓桿的平衡條件【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18槓桿-槓桿的平衡條件如圖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鉤碼進行「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要使調好的槓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A處懸掛鉤碼的個數是()A. 1個B. 2個C. 3個D. 6個例2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
  • 2021廣東省考科學推理常見考點:槓桿原理問題的解決之道
    如果我們要使槓桿平衡,那麼作用在槓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必須滿足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從槓桿平衡條件的公式可看出: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具體廣東省考中,經常會涉及判斷其中一個力(大部分為判斷動力)的大小變化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藉助動力臂、阻力臂或另一個力的動態變化來進行分析,接下來我們用兩道例題和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槓桿原理的考點和破解之道。
  • 人體中的槓桿原理
    在日常活動中,人體或人體的一部分符合槓桿的特點,從而建立起槓桿模型,畫出對應的槓桿示意圖,從中確定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然後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進行分析求解。鍛鍊時,軀體伸直,此時人體可看作為一個槓桿,如圖所示,腳尖O為支眯,人體的重力G為阻力,則牆對手掌的支持力為動力F(1)用體重計稱量出人體的體重(質量)m, 以腳尖O為支點,支持力F的力臂為A、O兩點間的豎直距離,重力G的力臂為B、O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用捲尺分別測量出A、O兩點間的豎直距離L1和B、O兩點間的水平距離L2,有了阻力G,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為估測牆臂對手的支持力打下基礎
  • 江西事業單位公基科技知識:槓桿原理以及應用
    今天我們就簡單講一下在事業單位考試當中經常涉及到的小常識—槓桿原理。提到槓桿原理,大家都能想到一個人,就是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曾經說過一句非常出名的話:給我一個槓桿,我能夠翹起整個地球。那麼槓桿原理的內容是什麼呢?在考試的時候應該如何進行應用?以及平常的時候都會出現什麼樣的試題呢?這就是今天需要給大家說的相關的內容。那什麼是槓桿原理呢?槓桿原理也稱為「槓桿平衡條件」。
  • 中學物理之槓桿基礎知識總結
    動力和阻力由名可知,都是力,動力是使硬棒轉動的力,即使槓桿運動起來的力;阻力則是阻礙槓桿轉動的力。動力臂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阻力臂是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這裡說的力的作用線即是在力的方向上作出直線,是為了方便分析問題引入的虛線。之前提到過如果蹺蹺板兩端人體重相當,與中心點距離大小一致,則蹺蹺板會處於一種平衡狀態。
  • 「科學社團」生物進化過程中為何多選擇了費力槓桿?
    生活中,也有很多省力槓桿的例子,比如指甲鉗、撬槓、瓶蓋起子等等。我們人自身也多麼希望能成為大力士,力大無窮。當然,省力槓桿就能幫助到,起到一兩撥千斤的效果。然後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例如脊椎動物的關節大部分都選擇了費力槓桿。為何是費力槓桿呢?下面就是一個胳膊的肌肉和骨頭示意圖:關節是支點,肌肉附著在上面,與挖土機的機械臂有點類似。
  • 《紫陽花日記》:婚姻無非是以「槓桿原理」治「槓桿危機」
    回看這場婚姻危機:男女各佔一頭,先後出軌各站一邊,寫日記和看日記對比明顯......渡邊淳一其實在隱喻婚姻的槓桿原理,在引導我們找尋支撐槓桿的支點。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槓桿原理大家都知道,最通俗的解釋就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
  • 初中物理《槓桿》教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生活體驗認識槓桿。明確支點、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槓桿平衡等概念。理解槓桿平衡條件。2.過程與方法:經歷研究槓桿研究的實驗過程,能正確找出槓桿五要素,理解槓桿平衡條件。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升物理學科嚴謹的實驗觀,產生對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 槓桿原理的發現
    它是出自阿基米德的口中,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槓桿原理的發現。  關於阿基米德撬動地球之說,還是他在亞歷山大留學時的事兒。當時他看見農民提水用的吊杆和奴隸撬石頭時用的撬棍,可以達到一個省力的目的,由此,他得出了槓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為此,他還給國王寫信說:「只要給我一個支點,給我一個足夠長的槓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
  • 如何畫出使槓桿平衡最小的力?(附視頻講解)
    如何畫出使槓桿平衡最小的力?這是我們在學習槓桿部分時經常遇到的一類題目,做好這類題目,必須先搞清楚原理。根據槓桿平衡條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的情況下,若要動力最小,動力臂必然要最長。為使槓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畫出施加在槓桿上最小力F的示意圖。2:把羊角錘看作槓桿,如圖用羊角錘拔釘子,O為支點,畫出在A點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圖及其力臂L.3:如圖所示,一輕質槓桿AB可繞支點О自由轉動,在B點掛一重為G的物體。為使槓桿在圖示位置保持平衡,畫出施加在槓桿上最小力F的示意圖。
  • 大腦槓桿
    這個實驗表明,人們的判斷方向,以及根據新信息更新判斷的感覺,都是正確的。問題在於:人們低估了更新的幅度。當槓桿靜力平衡時,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於阻力乘以阻力臂,這就是槓桿原理:根據上面這個簡單的公式,可以透過改變動力臂或阻力臂長度,使輸入力放大或縮小,人類雖然沒有撬動地球,但改變了地球。
  • 【槓桿...
    中考物理每年必考一類題,即槓桿中的「省力槓桿」與"費力槓桿",我在前面曾經發布過一篇關於槓桿的「動態平衡」問題,那篇文章裡我就已經強調過,必須要動筆,畫動力阻力以及動力臂和阻力臂!然後寫出公式,不能只動腦子憑空想,誰懶誰出錯,事實也正是如此,凡是畫圖並且列公式的同學最後都是正確的。
  • 槓桿力臂畫法
    力臂的畫法     第一步:找出槓桿的支點O;     第二步: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     >第三步: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畫出垂足;     第四步:從支點到垂足距離就是力臂,用大括號畫出力臂,並用字母l1或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