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腳踏式垃圾桶,現在應該是家家戶戶都有用,可是具體是怎麼個傳動,估計一時也想不起。
然而這平常中最不起眼的小物件,對於機械結構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它直擊機械結構中的槓桿原理。
什麼是槓桿原理?撬地球的阿基米德了解下:
了解完之後,你能說出什麼是槓桿原理嗎?
一句話:距支點越遠顯得我越重。
第二句話:距支點越遠,那麼我被抬高的距離就越長。
不懂的話,看圖:
1:輕的物體能把重的物體壓起來,因為它離支點遠點。
2:那麼相比較而言,②比①可動的範圍更大。
同時,槓桿又分成省力和費力:(看我用力的地方離支點遠近嗎?)遠的話就是省力(和重物相比。)
近的話就是費力:
如圖所示,紅色手相比較藍色的就會更累更費力一點。
另外,支點位置的不同也會影響。一般看到的槓桿,如滑滑梯,支點都在中間,而有的槓桿,支點卻在旁邊。
如這兩種情況,根據第一條所說的省力和費力,應該能看出,第一張圖是省力,第二張圖是費力。
複合槓桿這樣的詞彙,金融中經常出現。最新出現的當時是在機械結構中,因為它能夠撬動巨大的經濟數額,與機械結構類似。
而複合槓桿就是幾種槓桿合在一起,使作用效果翻倍。
如,我們的腳踏式垃圾桶:
仔細觀察圖片,這裡面有幾種槓桿呢?(有支點的地方才有槓桿,沒有支點那就只能是連杆。)
答案是兩種:腳踏的地方,以及桶蓋位置。
腳踏的地方,是支點在中間的費力槓桿,阻力點能抬高很多。
桶蓋位置,是支點在旁邊的費力槓桿,阻力點依舊會抬高很多。
綜合起來,我只要腳壓下去一點點,桶蓋就能整個被打開。
這就是槓桿的妙用。
就醬!拖了三天,今天終於接上 ,我們下次再見!
拜拜!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我會時不時發一些自己的樂高作品,進行作品解析,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