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羅河邊散步,看到農民提水澆地相當費力,經過思考之後他發明了一種利用螺旋作用使水在水管裡旋轉而把水吸上來的工具,後世的人稱其為「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一直到兩千多年後的現在,埃及還有人使用這種器械。這個工具成了後來螺旋推進器的「先祖」。
當時的歐洲,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一些簡單機械,譬如:螺釘、滑車、槓桿、齒輪等,阿基米德花了許多時間去研究,發現了「槓桿原理」和「力矩」的觀念,對於經常使用工具製作機械的阿基米德而言,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上是輕而易舉的。他自己曾說:「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槓桿,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
剛好海維隆王又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國王替古埃及託勒密王造了一艘船,因為太大、太重,船無法放進海裡,國王就對阿基米德說:「你連地球都舉得起來,把一艘船放進海裡應該沒問題吧?」於是阿基米德立刻巧妙地組合各種機械,造出一架機具,在一切準備妥當後,將牽引機具的繩子交給國王,國王輕輕一拉,大船果然移動下水,國王不得不為阿基米德的天才所折服。從這個歷史記載的故事裡我們可以了解到,阿基米德極可能是當時全世界對於機械的原理與運用,了解最透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