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女神」百億騙局一夜歸零
這是一個獨角獸橫行的年代,也是獨角獸批量死亡的年代。賈伯斯曾留給世人一句眾所周知的「記住你即將死去」,這句話似乎應驗了「女版賈伯斯」Elizabeth Holmes的獨角獸神話的命運。
Holmes一直被「美女創業者」、「斯坦福退學創業」、「女版賈伯斯」等光環籠罩著。金髮藍眼,穿著標誌性的黑色毛衣,嗓音低沉的她是矽谷最炙手可熱的明星,是身價 45 億的年輕富豪。
早在 2003 年的時候,年僅 19 歲的Holmes就從史丹福大學輟學,創立了 Theranos。這家公司提供的技術也非常酷炫,它宣稱自己研發的檢測儀器 Edison 只需要採取患者指尖的幾滴血,就可以檢測到靜脈抽血這樣的傳統檢測方式才能完成的一切數據。而且驗血價格低廉,還不到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標準費用的一半。這意味著如果美國醫保與醫助服務中心全面採用該公司的血檢技術,將在未來10年內節省980億美元,Theranos因此被認為是「改變世界的創業公司」將顛覆760億美元的血檢產業。
一切都看起來很美,傳奇的故事也讓Theranos在經歷5輪融資後獲得了8840萬美元的投資,估值達到90億美元。然而,隨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調查報導的公開,眾人才恍然大悟,Holmes編撰的故事騙過了全世界——Theranos聲稱的血檢技術根本是空談,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獨角獸Theranos轟然倒地。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獨角獸」神話?
事實上,Edison 儀器檢測出的是不準確的血液結果,在「穩定性、精確性和準確性」上存在問題。根據 Theranos 匿名員工透露,Theranos的技術僅僅能檢測15種血液結果,而非240種,其中90%的測試是在從西門子等公司購買來的傳統設備上進行的,以維持表面的高準確度, Theranos 一開始就在上演一場大騙局。
第一、以「技術保密」為藉口拒絕同行評議:Heranos實驗室是一個巨大且複雜如迷宮一般的建築,裡面有著大量化學家、技術人員和成排的機器。這些機器都很輕便,一個人就能搬動。血液樣本被放入機器後,下面的流程有如國家機密一般不為人知。Holmes對這一分析檢測過程的描述也是含糊不清:「我們加入了一種化學物質,從而引起化學反應,生成一種信號。接著我們把信號翻譯成化驗結果,然後交由具備資質的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審核「。Theranos拒絕分享成果和展示設備,Edison 機器產生的數據並未被其他同行所證實,其核心技術也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中。實際上,質疑Theranos的聲音一直存在,《臨床化學與實驗室醫學》雜誌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質疑Theranos宣稱的技術從未在任何學術期刊上出現,也沒有接受過同行審議。
其次、利用「灰色地帶」逃脫監管:Theranos在過去十幾年一直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FDA對於那些想要獲得新藥銷售審批的企業有著嚴格的標準,但卻不負責監管血液檢測,也不接受相關層面的預先批准審查請求,各大實驗室在執行政策時有很大自主權。因為Theranos使用的是自創的檢測設備,只要不在市場上流通,就能躲過FDA的檢查。
第三、利用「光環效應」掩蓋騙局:Holmes年輕、美貌、智慧,擁有天使一般的形象和傳奇的故事, 許多名人和前政要追隨鞍前馬後,還有眾多媒體和機構對Theranos過分吹捧。以至於人們不願相信「美女會騙人」。2014年,DNA雙螺旋的發現者、美國偉大的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親手將象徵著榮譽的Achievement圓盤頒發給霍爾姆斯。91歲的基辛格表示:「福爾摩斯有一種優雅的品質,看起來好像十九歲一般。她好像青春永駐,不會衰老。不過,她的美麗還是比不上智慧。」
此外, 機會與熱點面前,沒有人思考:趨利是投資機構的天性,追逐傳奇是大眾輿論的心頭好,資本和媒體追捧的掌聲過大,掩蓋了質疑的聲音。被忽悠的華爾街精英們一點也不傻,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總是顯得盲目。當鮮花與掌聲簇擁時,沒有人甘心看著機會從自己眼前溜走。投資機構抱著賭徒的心態,看到哪裡有熱錢就往哪裡跑,甚至忘了去質疑企業本身的邏輯能否站住腳。
Theranos的最新一條Twitter靜止在了2016年4月18日。在視頻裡,霍爾姆斯接受了NBC記者的採訪。標題為:「我『顛覆』了血液檢測領域」。現在的 Theranos 還面臨著一起欺詐消費者集體訴訟,這場訴訟是由曾經信賴 Theranos 的消費者發起的,他們是曾使用 Theranos 所提供的檢測服務的人。
獨角獸被打回了原形,無獨有偶,國內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曾被專家預測「三年內將達到幾百億的市場規模」,同樣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同樣在最具創新的領域恰恰缺乏創新,當投機能夠輕易賺到大錢的時候資本是不樂意燒錢推動創新的,不久前的一起「魏則西事件」引發了整個「免疫細胞」行業雪崩,令人深思。
本文首發於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報》,本處為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