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原是很常見的自然景觀,特別是夏季的時候,綿延不絕的綠色從自己的腳下一直延伸到天邊,一眼望去,整個世界就好像只有青草、白雲和藍天,令人心曠神怡。很多人都喜歡草原的壯麗秀美,那麼草原上為啥只長草不長樹呢?草原就不能變成森林嗎?
有人說,草原上的樹木都被人類砍完了,是有這方面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事實上,就算在草原上人為栽上樹,成活機率也不大,況且現在很多能源足夠替代樹木。剩下就要考慮適合樹木生長的環境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土壤和其適宜的溫度等方面因素了。
降水
樹木正常生長,需要土壤中一直有大量的、比較穩定的水分供應。草原氣候變化無常,冬季寒冷乾旱而且漫長,而夏天雖然降水有所增加,但草原整體的氣候並不規律,乾旱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降雨量比較少,雨水只能溼潤地皮以下較淺的土壤,加上草原土壤中的水分蒸發很快,土壤表面沙化嚴重,而大樹根部土壤中沒有足夠的水長期供養樹木,它就很難成活。而草本植物對水分的要求要靈活許多,有一場充足的降水會使它們會很快生長起來,等到氣候變乾旱了,它們已經結籽變枯萎,它們就這樣在草原上生生不息。
土壤
草原地帶的土壤有個問題:就是土壤裡有一層堅實的土層,鈣含量很高,被叫做「鈣積層」,一般位於地表以下50公分的位置,厚度基本都在15公分以上。這層「鈣積層」就像一塊厚實的水泥板,大部分植物的根系都很難穿透它,這點就更讓樹木無法在草原地帶立足了,加上「鈣積層」上面的沙漠化的土壤,讓大樹更難穩定紮根,如若樹木有幸在草原上生存下來,遇到大風天氣仍會被吹倒。倒是那些草本植物的根系很淺,它們不受「鈣積層」的影響,持續不斷地在草原上繁衍生息。
氣溫
假如一個地區降水不多,但氣溫較低,那麼蒸發量也就少,氣候算不上乾燥,仍然可以滿足一些樹木的生長。但草原上夏季溫度較高,最熱月份白天平均氣溫在20°C以上,但是降水量少。降下的大部分雨水很快被蒸發掉,導致樹木在草原上是很難生存。而命硬對生存要求極低青草則表示沒有任何壓力。
草原不適合樹木的生長,卻是草本植物的天堂,也正是這樣,我們才能欣賞到這樣美麗的景觀。也希望大家都能愛護草原,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