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義大利裔美國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Enrico Fermi)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與一些同事共進午餐, 根據各種說法,談話的對象是外星人和當時疑似發現的不明飛行物。為此,費米問出了一個問題:「他們都在哪兒呢?」
這成為費米悖論的基礎, 費米悖論指的是對存在外星文明的高概率估計與明顯缺乏實質證據之間的巨大差異,它的邏輯相悖在於:
A.相信有外星文明——根據現有的科學水平推斷,外星文明將遠遠領先於地球文明,那外星人應該來到地球了,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至今我們都沒有發現過關於外星人的蛛絲馬跡;B.相信沒有外星文明——同樣沒有實質的證據證明不存在外星文明,因為可能受限於地球文明的現代科技發展、外星文明隱藏自身、外星文明沒有擴張打算等等原因。
所以在外星人這事上,一直爭論不休,雖然都沒有真的見過外星人,但大多數人又相信地球之外一定還有其它的外星文明,甚至不止一個。
科學家們也是想證明這個悖論中的任意一個點,可惜到現在,還是停留在假設和猜想上,相信A的,持續在通過觀測、接收信號、派出遠航飛船等等方法想尋找到存在證據;而不相信的,也一直通過同樣方法想找到反證,爭論持續到了現代。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曾在《三體》裡提出過一個理論:宇宙黑暗森林法則,即如果真有外星文明,那出於「生存」這個最基本的原則,越高度的文明,越隱藏自己,因為在未知的宇宙中,他們沒有完整參照物證明自身文明高到天下無敵了,那就存在被更高級文明毀滅的可能,這種可能哪怕只有億萬分之一,那也會優先選擇隱藏保護自身——所以從這個理論看,外星文明存在,但至今未被我們發現,是因為文明為了生存延續而採取了隱藏自保的方式。
去年底,有同樣相信A觀點的科學家們,從理論上進一步假設了外星文明存在,但我們又從來沒有見過外星人的原因。
費米悖論背後的主要假設基礎之一是,鑑於行星的數量和宇宙的歷史,先進的外星文明應該已經在我們銀河系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考慮到135億年歷史的銀河系中,估計有100到4000億顆恆星,那誕生文明的可能性相當大,且文明的數量不可能是單一的,各自發展的程度也一定是參差不齊的。
另一個關鍵的假設是,越高度的文明,越有通過探索未知空間來擴展其文明範圍的自然驅動力,因此星際探索或殖民是必然結果。在文明高度發達之後,科技的進步會將星際航行變得實用且可行。
這些理論假設參照的是地球文明,幾十個地球年的時間,人類科技已經可以支撐向地球之外的近地星球探索,而觀測可以看得更遠,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激進人類提出向外星擴張,比如現代的馬斯克以及他的追隨者們,一直相信人類會在未來10年踏上火星,30年內建立火星殖民城市。
同理,高於地球文明的外星文明的發展,也不可能脫離這個軌跡,為什麼我們近萬年有記錄的文明裡,從來沒有真的證實過外星人光臨地球?他們提出了幾個具體的原因來論證。#外星人#
科學家們具體提出了哪些理論來證明:是否真有外星人,如果我們被外星文明發現,會被毀滅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