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橫截面切片方法的研究以及圖像分析

2020-12-05 全球紡織網

紗線橫截面切片方法的研究以及圖像分析

2013-11-12 14:44:21 來源:錦橋紡織網 作者:dongjunya貿易

  摘要:採用哈氏切片法獲得的紗線橫截面的圖像質量較差,紗線內纖維的橫截面受到擠壓變形,不利於纖維的鑑別。樹脂包埋法對紗線進行包埋切片有效降低了切片過程中對紗線的擠壓,獲得的紗線橫截面圖片清晰可辨,有助於纖維的鑑別和纖維直徑等定量指標的準確獲得。

關鍵詞:紗線橫截面;哈氏切片法;樹脂包埋法 

在紡織品成分分析過程中,會遇到根據纖維縱截面無法準確判斷纖維種類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對紗線做橫截面切片,通過觀察紗線中纖維的橫截面形態來判定纖維的種類。目前國內廣泛應用的火棉膠包埋纖維技術,具有簡單易行的特點,是一種觀察纖維橫截面形狀的快捷方法[1],然而採用哈氏切片法獲得的紗線橫截面圖像中,存在著纖維與纖維之間相互擠壓變形的問題,不利於紡織品檢測過程中纖維橫截面特徵參數的準確表現[2]。本文分別使用哈氏切片法和樹脂包埋法對紗線進行包埋切片,對比分析了獲得的紗線橫截面圖像的優劣。  

1試驗部分

1.1試驗原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學純CP,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化學純CP,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學純CP,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丙三醇(分析純,宜興市第二化學試劑廠)、膠棉液(化學純,上海燙金材料廠)、過氧化二苯甲醯(化學純,北京化學試劑公司)。

1.2試驗儀器

哈氏切片器,DGG-9030A型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S21-2恆溫磁力攪拌器,JT302N電子分析天平,DZG-6020型真空乾燥箱,LeicaRM2126RT型手搖切片機,YG002C型纖維檢測系統。

1.3試驗方法

1.3.1哈氏切片法[3-4]

取一束羊毛纖維,用手扯法將其整理平直,將一根紗線包覆在羊毛中一同放入哈氏切片器的凹槽中,填充的羊毛數量應以輕拉羊毛束時稍有移動為宜;用鋒利的單面刀片切去露在哈氏切片器正反面外的纖維,將螺座轉回原位,旋轉精密螺絲半格或一格,使纖維束稍微伸出金屬板表面,然後在露出的纖維上塗上薄薄一層火棉膠,待火棉膠幹後,使用鋒利的單面刀片沿金屬板表面以10°左右的角度切片。

在切片的過程中,用力要均勻,刀片和金屬板間夾角在10°左右,並且保持角度不變,這樣才能得到厚薄均勻、質量較好的切片。

1.3.2樹脂包埋法

(1)包埋劑的配製

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按3∶2.6(體積比)的比例混合,加入少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置於恆溫磁力攪拌器上攪拌5個小時左右,以使PMMA充分溶解於MMA/BMA混合單體中。向包埋單體溶液中加入1%(按包埋單體的總重量計)的過氧化二苯甲醯(BPO),攪拌半個小時左右,即可製得所需包埋劑。

(2)紗線包埋體的製作

用縫紉線將紗線的兩端固定,將準備好的試樣放入一端密封的聚丙烯管中,將包埋劑倒入聚丙烯管中,並放入真空乾燥器中抽真空,然後把聚丙烯管的另一端密封。密封后可以通過拉動縫紉線使紗線在塑料硬管中保持平行順直。將制好的試樣置於烘箱中,在65℃下聚合8h,製得紗線包埋體。

烘箱溫度的高低對包埋試樣能否成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烘箱溫度高則聚合反應較快,但是溫度過高容易發生爆聚,導致試驗失敗;烘箱溫度低則聚合反應所需時間

較長,但是成功率高。因此,本試驗選擇的試驗溫度為65℃,在該溫度下聚合8h所得的樹脂塊軟硬適中,且成功率高。

(3)切片的製作

除去聚丙烯管取出纖維包埋體,夾在LeicaRM2126RT型手搖切片機的載物臺上進行切片。

將用兩種方法制好的切片試樣放在滴有甘油的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後使用YG002C纖維檢測系統觀察紗線的橫截面。

2紗線橫截面圖像分析

圖1—圖4分別列出了通過哈氏切片法和樹脂包埋法製備的不同成分紗線的橫截面切片的顯微鏡照片。圖1是純棉紗的橫截面圖像,哈氏切片法的棉纖維之間相互擠壓,纖維的邊界模糊,中腔也不夠清晰;而樹脂包埋法的棉纖維橫截面呈腰圓形,纖維分散程度高,邊界及中腔清晰可見。圖2是純粘纖紗的橫截面圖像,哈氏切片法的粘纖相互擠壓嚴重,部分纖維發生變形;樹脂包埋法的粘纖分散性好,纖維邊界清晰,粘纖的鋸齒形橫截面清晰易辨。圖3是純莫代爾紗的橫截面圖像,哈氏切片法的莫代爾分布過於緊密,邊界不清晰,存在一定的變形;樹脂包埋法的莫代爾橫截面呈啞鈴形,邊界分明。圖4是棉/粘纖混紡

紗的橫截面圖像,哈氏切片法的混紡紗中纖維分布緊密,相互擠壓、粘連,變形嚴重,不利於纖維種類的鑑別;樹脂包埋法的棉纖維和粘纖的橫截面邊界清晰,分散程度很高,特徵明顯,易於分辨。

由此可見,無論是天然纖維還是化學纖維,使用樹脂包埋法所得的紗線橫截面切片中,纖維的分散程度高,對纖維的擠壓較小,纖維邊界清晰,纖維的橫截面特徵明顯,易於纖維鑑別,明顯優於哈氏切片法所得的紗線橫截面圖像。

  

3結論

(1)採用哈氏切片法獲得的紗線切片的質量同操作者的熟練程度有很大關係,相較之下,樹脂包埋法對紗線進行包埋切片的製作過程對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要求較低,可操作性強,使得紗線橫截面切片試驗的重現性和穩定性大幅度提高。

(2)採用哈氏切片法獲得的紗線橫截面的圖像質量較差,且紗線在切片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擠壓,導致紗線內纖維之間的粘連較多,纖維橫截面變形,邊界也不清晰。

(3)樹脂包埋法對紗線進行包埋切片有效降低了切片過程中對紗線的擠壓,獲得的紗線橫截面切片清晰可辨,有效降低了在制樣過程中由於纖維之間相互擠壓造成的纖維直徑等定量指標的系統誤差值,有利於提高顯微鏡檢測方法的效率和質量。

相關焦點

  • 靜電植絨紗線的開發及應用
    ,開發家紡新產品——植絨紗線,並分析了植絨紗線的結構與性能,這種紗線有很好的外觀效果、傳導性能、機械性能和可紡性能,使用、清洗方便。1.3紗線植絨的發展現狀紗線植絨可以看成是立體植絨的一個分支。紗線植絨在國內基本上是空白。國外對紗線植絨有所研究,其中,Swicofil AG Textile Services生產的Rallytex牌植絨紗線,被廣泛應用在很多高級轎車內飾、奧林匹克運動場、輪船內飾以及飛機場的裝飾中。
  • 新一代羊毛羊絨成份分析以及直徑測試儀
    新一代羊毛羊絨成份分析以及直徑測試儀 2013-09-18 14:32:28 來源:中國紡織網   XGD-1B
  • 果蠅大腦被切成納米級切片?谷歌AI自動完整重建!
    果蠅是公認被人類研究的最徹底的生物之一,截至目前,已有 8 個諾貝爾獎頒發給使用果蠅的研究,這些研究推動了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一直夢想通過繪製完整的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以了解神經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最近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果蠅的大腦。
  • 世界最詳細人體圖像:5000 個切面掃描成像
    這是人類到目前為止獲得的最為詳細的人體圖像,來自一位20年前死於心臟病的肥胖女性。她的遺體被切成5000個切面進行了掃描,所獲得的高清晰度圖像被製成了數字版本的女性人體模型。主持這一項目的科學家團隊被稱為「可視人計劃」(Visible Human Project),他們希望藉此為研究人員提供一種新的方式,用於進行一些在人類身體上過於危險的實驗。
  • Science:兼具高強度與高韌性的聚合物電紡纖維紗線
    【圖文詳解】作者採用靜電紡絲的方法製備出高強度、高韌性的PAN纖維紗線。首先將商品化PAN和雙疊氮聚乙二醇(PEG-BA)混合,然後對其進行電紡以獲得連續的紗線,隨後在160 °C下拉伸,拉伸後的紗線各在高溫及張力下下退火,以獲得高強度和高韌性的紗線(i-EASY)。
  • 靜力學圖像問題分析方法
    小文同學在「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得出如下數據:        (1)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F1 和F2 曲線。  (2)通過分析數據,他覺得與課本結論有很大偏差,根據所繪直線分析,出現這樣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改進?  解:由於重力從1牛頓到3牛頓,因此選取橫坐標的10個小格,每個小格代表的刻度即為0.2牛頓。縱坐標上的範圍從0.65牛頓到3.1牛頓,因此選取縱坐標的16個小格,每個小格代表的刻度為0.2牛頓。利用描點法在坐標系中描繪出圖線。
  • 優寧維發布|HALO 數字病理圖像分析金標準
    在病理學進入個性化醫學新時代的過程中,面對生物標誌物研究及臨床應用時,傳統病理學診斷越發無法滿足需求。此時,數字病理掃描技術的發展使顯微鏡載玻片進行數位化,為數字病理的圖像分析帶來了新機遇。HALO旨在處理數字病理圖像分析以及基於圖像的生物標記物分析軟體。
  • 克重的平方米克重與盎司/平方碼換算以及紗線的表示方法
    克重的平方米克重與盎司/平方碼換算以及紗線的表示方法 2019-04-10 14:54:22 來源:全球紡織網 克重的平方米克重與盎司/平方碼換算以及紗線的表示方法,面料的克重一般為平方米麵料重量的克數
  • 病理常規工作的提升——用已經IHC染色的FFPE切片,提取DNA用於癌症的基因譜分析
    生物樣本庫BS小組摘要:目的:迄今為止,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組織(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FFPE)是保存其形態的最佳方法FFPE組織被切片染色後,這些染色過的切片連同組織塊,一起被歸檔於醫院的生物樣本庫。然而對已被固定和染色的生物樣本的再次使用,比如DNA的提取後利用,目前尚未普及。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從已被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染色的FFPE組織切片中,提取高質量DNA的方法,並探討其用於分析癌症基因譜的可行性。
  • pcb失效分析技術
    隨著電子信息產品的小型化以及無鉛無滷化的環保要求,PCB也向高密度高Tg以及環保的方向發展。但是由於成本以及技術的原因,PCB在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失效問題,並因此引發了許多的質量糾紛。為了弄清楚失效的原因以便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分清責任,必須對所發生的失效案例進行失效分析。
  • ...個全流程自動化乳腺癌Ki-67染色及HE圖像的定量分析方法取得突破!
    ,但大多數都缺乏免疫組化(IHC)圖像與蘇木素-伊紅(hematoxylin-eosin,HE)圖像的精確配準,或未基於全組織切片(WTS)對每個陽性和陰性腫瘤細胞進行Ki-67染色的準確標記和計數。Ki-67染色和HE圖像的自動定量分析方法取得的最新成果。
  • 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 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容量約為25兆比特/平方釐米,與目前的商用快閃記憶體設備相比,每層的存儲密度提高了100倍。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
  • 金鑑材料分析 氬離子拋光切割機/CP離子研磨截面拋光儀 LED檢測
    技術指標與配置: (1)功能:具備平面大面積離子拋光、橫截面離子拋光及高精度離子束鍍膜,全面解決高端場 發射電鏡所有制樣需求;(2)離子槍角度:0°到 + 18°,每隻離子槍可獨立調節; (3)離子槍束能量:0.1keV~8keV , 可在不同電壓下自動優化離子束束流; (4)拋光區域面積:平面拋光區域直徑≥10mm,橫截面≥2mm×2mm; (5)最大樣品尺寸:直徑32mm×高15mm;
  • 各種組織切片方法的操作和優缺點分析
    本文對其中的冰凍切片、石蠟切片、碳蠟切片、超薄切片、塑料切片等幾種常用的實驗方法相關操作步驟進行介紹。冰凍切片是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種切片方法。其最突出的優點是能夠較完好地保存多種抗原的免疫活性,尤其是細胞表面抗原更應 採用冰凍切片。新鮮的組織及已固定的組織均可作冰凍切片。
  • 利用CDCC方法分析氘與1p殼層靶核的總反應截面
    對於氘與1p殼層靶核(Z≤8)的反應,同時較好地描述微分截面和總反應截面數據一直是核反應研究的難點。最近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18第11期的一篇文章詳細報導了採用Continuum Discretized Coupled Channel方法(CDCC),可以同時描述氘核與1p殼層核反應的微分截面與總反應截面。
  • 優寧維發布|病理圖像分析金標準-HALO的神經毒理學定量評估
    神經毒理學研究是新藥及先導化合物早期篩選和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接觸某些可能透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的化合物會損害神經元和其他支持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各種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或亨廷頓舞蹈症以及各種痴呆症。由於神經系統的毒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如毒性化合物的劑量、動物的年齡和性別以及暴露於劑量的時間,因此量化神經毒性非常重要。
  • 橫截面積僅1平方納米,迄今最小原子存儲單元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存儲設備,其橫截面積僅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更快、更小、更智能、更節能的晶片,應用於從消費電子到類腦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基於他們兩年前的研究成果。當時,他們研製出了那時最纖薄的存儲設備——「atomristor」,其厚度僅為單個原子厚度。但要使存儲設備變得更小,橫截面積也要更小。因此,在最新研究中,他們將存儲器的橫截面積縮小到僅1平方納米。
  • 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腦圖像處理方法
    蘇黎世大學大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一項技術, 可在不同發育階段的不同腦區自動檢測不同類型的神經元。 在細胞水平上描繪哺乳動物大腦的結構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這通常涉及到捕捉特定的解剖特徵並對其進行分析。在過去,研究人員能夠利用經典的組織學和體視學技術收集一些關於哺乳動物大腦結構有趣的觀察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