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寧維發布|HALO 數字病理圖像分析金標準

2021-01-08 跟我去科研探索

在病理學進入個性化醫學新時代的過程中,面對生物標誌物研究及臨床應用時,傳統病理學診斷越發無法滿足需求。此時,數字病理掃描技術的發展使顯微鏡載玻片進行數位化,為數字病理的圖像分析帶來了新機遇。

HALO旨在處理數字病理圖像分析以及基於圖像的生物標記物分析軟體。廣泛應用於全世界的製藥、醫療保健和研究組織,在神經科學,代謝組學,腫瘤學,毒理病理學的高通量,全切片圖像的定量研究。

一、使用HALO平臺實現RNAscope高效自動化評分

用肉眼手動計數 RNA 探針信號既耗時又費力,且容易被主觀解讀影響,尤其是在出現聚簇信號的情況下。數字圖像分析提供了一種自動化、一致的方法,可以從 RNAscope 檢測中生成定量數據

明場 ISH 定量

螢光 FISH 定量

二:潛在作用:神經毒理學定量評估

HALO數字病理圖像全組織切片的量化分析,為神經毒性的定量提供了客觀標準化的、高通量的評估方法。特別是藉助HALO-AI深度學習平臺,可以自動的識別受損或死亡的神經元

對不同腦區域的快速分割

對退化神經元進行定量檢測

檢測小膠質細胞激活

三、HALO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中的應用實例

使用了GFAP、TMEM119、CD68、c-Maf 和 CD163組成的多重免疫組化Panel對小膠質細胞(TMEM119+),M2巨噬細胞(CD68+/CD163+/c-Maf+/TMEM119-),M1巨噬細胞(CD68+/CD163-/c-Maf-/TMEM119-)及Tumor細胞(GFAP+)進行標記。染色後的圖像利用HALO對全組織切片內的小膠質細胞、M1/M2型巨噬細胞進行定量並分析其在腫瘤/非腫瘤交界處的浸潤情況

四:實現超多標組織成像的單細胞水平空間分析

以Cytiva(原GE 醫療生命科學事業部)和Indica Labs共同合作開發的平臺Cell DIVE平臺為實例,利用HALO進行超多標組織成像的分析處理工作流程,可進行不同組織的分型及細胞級別的定量分析,致力於為組織異質性、細胞間相互作用,以及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特徵提供新的見解。

Cell DIVE在扁桃體組織上標記的11個生物標記物及不同生物標記物組合的疊加圖像

HALO對多重組織成像的數據分析工作流程(圖像獲取-組織分型-單細胞數據分析)

HALO組織分型、細胞分割、免疫表型分析示例

HALO定量分析結果示例

五、HALO-AI定量評估細胞增殖活性

利用HALO-AI 3.0平臺對大鼠乳腺和小型豬輸卵管的全組織切片進行分析,定量評估組織內上皮細胞增殖活性

進行組織樣本分類訓練

進行細胞增殖定量評估

六、HALO&HALO-AI 推動腫瘤精準醫療新發展

HALO逐個細胞的連續性定量分析

HALO 機器學習算法用於組織類

HALO-AI深度學習在數字病理分析中的應用

組織空間維度分析與精準醫療

不管是江豐、LEICA、Hamamatsu、3DHistech、Zeiss、Akoya系統掃描出的病理圖像還是顯微鏡下拍攝的JPG, TIFF格式病理圖像HALO都可以精準定量分析

如果您有大量病理切片需要精準定量分析或者有病理切片分析相關任何問題

評論或者私信聯繫我們優寧維科學儀器

相關焦點

  • 優寧維發布|病理圖像分析金標準-HALO的神經毒理學定量評估
    神經毒性的定量分析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化合物和藥物的毒性作用.臨床前階段的神經毒性評估通常在接觸這些毒性化合物後,由病理學家通過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對神經毒性的嚴重程度進行4~5分的評分標準進行評估。儘管這樣的組織病理學評估是金標準,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HALO數字病理圖像全組織切片的量化分析,為神經毒性的定量提供了客觀標準化的、高通量的評估方法。
  • 36氪首發 | 基於病理切片進行癌症診斷,AI+數字病理分析公司...
    36氪獲悉, AI數字病理分析公司迪英加宣布已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由君聯資本、金闔資本(金域醫學關聯基金)和IDG資本共同領投,將門創投、布朗什維克基金繼續跟投。關於迪英加36氪曾有過介紹,它專注於提供數字病理圖像分析工具用於癌症診斷和分級。
  • 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免疫組化數字病理圖像處理軟體...
    上海2020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阿斯利康今日宣布,其與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免疫組化數字病理圖像處理軟體」已於近日獲得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成為國內率先獲準進入臨床應用的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軟體。
  • 醫藥生物病理行業深度報告:病理行業,診斷「金標準」貢獻超三百億...
    來源:格隆匯機構:西部證券核心結論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四大細分領域加深理解疾病本質。目前病理 報告被認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可分為四大細分領域:組織病理、細 胞病理、免疫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逐漸探索疾病本質。
  • 優寧維發布|HALO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中的應用實例
    本期,我們描述利用HALO圖像分析平臺,基於多重螢光免疫組化染色對腫瘤微環境中的細胞類型及其空間分布狀態進行研究,用以區分小膠質細胞和浸潤的M1/M2型巨噬細胞。染色後的圖像利用HALO對全組織切片內的小膠質細胞、M1/M2型巨噬細胞進行定量並分析其在腫瘤/非腫瘤交界處的浸潤情況(圖1&圖2)。
  • 貝斯派成功晉級2017病理切片識別AI挑戰賽決賽
    眾所周知,在臨床實踐中,病理診斷是臨床醫學診斷的「金標準」,患者的診斷報告是在這一步被最終確定。人工讀片往往耗時耗力、重複性低和存在一定主觀性,並且需要病理醫生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積累。隨著醫學影像數據爆發式增長,這些問題可能會越來越突出。
  • 騰訊AI Lab姚建華:數字病理+AI將成為未來趨勢 丨CCF-GAIR 2019
    姚建華認為,病理診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主觀性很強,一致率比較低。因此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醫生提高診斷的可重複性,提高準確率和效率,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病理醫生不足的狀況。但是對於病理分析而言,病理的圖像尺寸非常大,對計算機的處理性能提出挑戰,此外,醫生經常要識別病理圖像中非常細微組織的變化。
  • 商湯科技舉辦病理、放療兩大MICCAI國際挑戰賽 推動AI醫療落地
    國際挑戰賽二:消化道病理圖像檢測與分割病理檢查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近年來,隨著數字病理學的發展,醫生得以遠程對病理全切片掃描圖像(WSI)進行診斷分析,這可以極大地提高偏遠地區的醫療水平。但WSI的人工分析十分耗費病理醫生的時間,有的WSI尺寸甚至達到100,000 X 100,000像素,在沒有足夠數量病理醫生的地區,遠程檢查WSI在實際實施中困難重重。而通過開發醫學人工智慧模型來自動檢測、分割和分類不同病理圖像中的異常區域及細胞,將極大程度上解決這一難題。
  • 千億規模的病理市場 能否成為AI初創企業的新出口?
    病理科被「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稱為醫學之本,可以說病理診斷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健康和命運。數位技術的出現使醫者能運用數位技術對病理圖像進行攝取、拼接、壓縮、儲存等,保留高質量圖像信息,並結合資料庫技術形成數字病理切片系統。
  • 一文讀懂|被稱為「金標準」 的病理報告,究竟怎麼看?
    病理報告一直被稱為確診乳腺癌的「金標準」。許多患者拿到病理報告的那一刻簡直一頭霧水,心情隨著各種未知數值的高低忽上忽下。那麼病理報告到底怎麼看?掌握以下幾個關鍵點,你就能快速掌握它。1病理分類拿到病理報告最先注意的是病理診斷中的XXX癌,浸潤性癌,非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哪個更嚴重一些?
  • 電院徐奕副教授團隊在MICCAI 2019「消化道病理圖像檢測與分割...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 Challenge 2019(「消化道病理圖像檢測與分割」國際挑戰賽)中獲佳績,分別摘得印戒細胞檢測競賽的第二名(1st Runner Up)和結腸鏡檢查組織分割競賽的第四名。
  • Google重磅醫療AI成果:增強現實顯微鏡可實時分析病理切片
    深度學習技術近來在眼科、皮膚科、放射科和病理科等醫學學科領域展現出了極大的應用前景,它可以幫助為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更加精準、可用的高質量醫療服務。Google近期也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該成果顯示,卷積神經網絡檢測淋巴結中的乳腺癌轉移的準確率,可以媲美一名訓練有素的病理學家。
  • 病理圖文分析工作站解密展示和報價
    病理圖文分析工作站解密展示和報價 2014年03月20日 11:21作者:廠商投稿編輯:陳倫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圖示中的攝像頭是美國TEO數字攝像頭)下有軟體功能介紹合計一套 液基軟體 加松下攝像頭 加接口一倍 共計4700元張士強 13810005848用途:可觀察普通染色的切片觀察。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新康界就目前人工智慧+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未來前景等方面做一系列闡述,今天發布「AI+醫療」第一篇《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AI在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的應用 AI在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的核心分為兩部分:一是圖像識別,在數據採集環節應用,通過對影像等多媒體醫療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提取出有臨床意義的信息。二是深度學習,在學習和分析環節應用,這是整個AI診斷中最核心的環節。
  • 【科主任說】病理科:讓「金標準」的含金量更高
    鍾南山院士說過,在一個大醫院,病理科和病理科醫生的水平,是這個醫院醫療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誠如此,病理素來享有「臨床醫生的眼睛,臨床診斷的金標準」的美譽。小編懷著崇敬的心情拜訪了病理科執行主任姚俊霞。砥礪前行的病理科約半個世紀前的1970年,醫院有了病理檢驗項目,當時附屬於檢驗科,工作人員2名,僅一間房、一臺顯微鏡和一臺切片機。
  • 上海交大發布 MedMNIST 醫學圖像分析數據集 & 新基準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了 MedMNIST 數據集,有望促進醫學圖像分析的發展。令人頭禿的醫學圖像分析醫學圖像分析是一個公認的「老大難」課題。樂觀估計,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研究,你終於掌握了計算機視覺和臨床醫學的雙向技能,那接下來的操作也能讓你愁到頭禿,因為這些數據來源五花八門,有 X 射線、CT、超聲……分析處理這麼多個不同模式的非標準數據集,也太難了!
  • SHST圖像分析軟體正式發布
    2020年9月1日,杭州申花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SHST圖像分析軟體(版本號:2.0.0.10),該軟體支持微軟Windows及蘋果Mac系統,永久免費下載,並持續升級,為科研助力!
  • 利用基於幾何關係的擴增技術從OCT圖像進行病理視網膜區域分割
    雖然深度學習方法展示了醫學圖像分析任務的最新成果,但其魯棒性取決於不同訓練數據集的可用性,學習不同的疾病屬性,如外觀和形狀特徵。用於分割的大規模數據集注釋需要圖像像素標記,這非常耗時,並且涉及到高度的臨床專業知識。這個問題對於病理圖像來說尤其嚴重,對於發病率較低的疾病,很難獲得不同的圖像,因此需要進行數據擴增。
  • 病理領域診斷第一股安必平
    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集中在體外診斷行業中的病理診斷領域,病理診斷研究疾病的病因、致病機制、病理變化、轉歸和結局,在臨床診斷中起最終的決定性作用,病理診斷被譽為「金標準」、病理醫生被譽為「醫生的醫生」。根據醫械研究院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2015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規模為362億元,2018年增至60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61%。
  • 深度學習下的醫學圖像分析(一)
    憑藉深度學習,我們開始對圖像和視頻進行分析,並將其應用於各種各樣的設備,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等等。A Neural Algorithm of  Artistic  Style是一篇最新發表的研究性論文,論文向我們介紹了如何將一種風格和氣質從藝術家身上轉移至一張圖像,並由此創建出另一張新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