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領域診斷第一股安必平

2021-01-20 享迎

今天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安必平,公司是一家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業務聚焦於病理診斷領域,建立了細胞學診斷、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三大技術平臺,較為完整地覆蓋從細胞形態到蛋白表達、基因檢測等不同診斷層次的臨床需求。公司產品種類豐富,主要應用於腫瘤的病理診斷,包括細胞學診斷試劑和儀器(LBP系列)、免疫組化診斷試劑和儀器(IHC系列)、分子診斷試劑和儀器(PCR系列、FISH系列)等系列501種註冊/備案產品(截至2020年5月31日),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為醫療機構提供完整的病理診斷解決方案的廠家之一。

體外診斷在國際上被稱為IVD(In Vitro Diagnostic),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各種體液、細胞、組織樣本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

體外診斷在醫療領域被譽為「醫生的眼睛」,系現代檢驗醫學的重要構成,其臨床應用貫穿疾病預防、初步診斷、治療方案選擇、療效評價等疾病治療的全過程,為醫生提供大量有用的臨床診斷信息,越來越成為人類疾病診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集中在體外診斷行業中的病理診斷領域,病理診斷研究疾病的病因、致病機制、病理變化、轉歸和結局,在臨床診斷中起最終的決定性作用,病理診斷被譽為「金標準」、病理醫生被譽為「醫生的醫生」。

根據醫械研究院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2015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規模為362億元,2018年增至60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61%。

儘管我國體外診斷行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體外診斷市場遠沒有飽和。從人均體外診斷費用來看,2018年中國人均體外診斷費用僅為6.55美元,遠低於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的人均費用。

隨著精準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與完善,政府和個人對醫療保險事業的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醫療機構和大眾對體外診斷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我國體外診斷尤其是精準醫療須依賴的病理診斷的市場將不斷擴大。

病理診斷是體外診斷的重要分支。病理診斷通常不能依靠儀器直接得出定性或定量結果,需由具備資質和豐富經驗的病理診斷醫師結合肉眼觀察以及對組織形態的判斷,得出診斷結果。在診斷領域內,病理診斷通常多為對疾病的最終診斷,具備最高的權威性,在業內屬於「金標準」,因此大型醫院均有專門的病理科。

理診斷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特性,為及時制定更具針對性、更有效的腫瘤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最大程度優化診治療效。。病理診斷的規範化管理是助力實現腫瘤患者精準醫療的關鍵,隨著人類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轉化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病理診斷已經從傳統的形態學診斷髮展到結合蛋白層面的免疫診斷、分子層面的基因診斷、基因組學分析等手段;病理診斷越來越深入精細,可為臨床提供個體化用藥、預後評估、療效監測、早診早篩等重要信息。精準病理診斷已成為精準醫療的重要前提,國家日益重視醫院病理科從形態到蛋白到分子的全面業務發展,已明文規定三級綜合醫院病理科必須搭建分子病理平臺。

目前,可應用在病理診斷行業的技術主要有細胞學診斷、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

細胞學診斷是通過取得人體細胞後,經製片染色,由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結構,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發病機制,功能代謝改變與疾病的轉歸,從而為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提供依據的技術。

細胞病理診斷(應用在病理診斷領域的細胞學診斷)是病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具有簡單、易行、安全、無創、能夠重複檢查等優點,廣泛應用在人體組織和器官的疾病診斷中,如鼻咽刮片、溢乳塗片、宮內膜吸片、宮頸和陰道刮片、痰檢、尿檢、內鏡刷片等以及甲狀腺、乳腺、縱膈和肺、胸膜、肝臟等細針穿刺抽吸均可用細胞診斷的方法。細胞病理學的主要任務是對無症狀個體進行癌前病變的篩檢,對有症狀或有體徵患者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以及對腫瘤治療後隨診。同時對難於獲取相關組織進行病理診斷時,細胞病理學可以達到形態學診斷的目的,為腫瘤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分子診斷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通過檢測受檢個體或其攜帶的病毒、病原體的遺傳物質的結構或含量的變化來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提供信息和依據的技術。其檢測對象主要為核酸和蛋白質,以核酸分子診斷為主,廣泛應用於腫瘤診療、傳染病檢測等領域,主要技術有螢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和高通量測序等。

從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我國分子診斷市場規模約為33.21億元,預計至2021年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18.6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9%,在整個體外診斷子行業中增速最快。

免疫診斷運用免疫學理論、技術與方法診斷各種疾病和測定免疫狀態,其中應用到病理診斷的技術主要為免疫組織化學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簡稱「免疫組化」)。免疫組化是利用抗原與抗體間的特異性結合原理和特殊的標記技術,對組織和細胞內的特定抗原或抗體進行定位、定性或定量檢測的技術。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具有特異性強、敏感性高、定位準確、形態與功能相結合等特點,有利於病理學領域的深入研究,在現代病理診斷中起重要作用。

從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我國免疫診斷市場規模為129.15億元,根據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等發布的《醫療器械藍皮書2017》預測,未來五年我國免疫診斷的市場規模仍將保持15%-20%的年均複合增長速度,按15%的保守增速計算,至2021年我國免疫診斷市場規模將達259.77億元。

體外診斷行業主要產品包括體外診斷儀器、體外診斷試劑。從產業鏈角度看,體外診斷行業可以分為上遊原材料、中遊生產、下遊流通和終端使用四個環節。

體外診斷產品包括試劑和儀器,試劑的上遊原料主要包括生物活性物質(抗原、抗體、酶、引物等)、精細化學品(胺基酸、有機酸等)、其他物料(配套的載玻片、尼龍膜、塑料配件等),其中生物活性物質系較為關鍵的原料;儀器的上遊原料主要包括機械零部件、關鍵元器件、電路板等。上述原材料中大部分已實現國產化,供應商眾多、產能充足且競爭激烈,能夠滿足中遊生產企業的需求,但少部分抗原、抗體、酶等活性物質仍以進口為主,但不存在單一依賴。總體而言,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穩定、供應充足,不存在對原材料的重大依賴。

中遊生產廠家的銷售模式分為經銷和直銷,因此下遊流通環節主要包括經銷商、直銷人員、商業配送公司等。

體外診斷行業的終端使用機構主要包括醫院、第三方醫學實驗室、體檢機構、海關(檢驗檢疫中心)等醫療機構,部分類別的體外診斷產品則已實現個人用戶自檢,其下遊直接面對個人。整體上國內體外診斷產品目前主要的需求仍以醫院為主,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醫療機構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持續加強,醫院對於體外診斷產品及技術支持服務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一、病理領域診斷第一股

安必平成立於2005年創立了國內首個沉降式液基細胞學製片系統;2009年入駐科學城孵化器,打造病理診斷整體平臺;2010年引入戰略投資機構,建立PCR平臺,構建液基細胞學聯合HPV檢測解決方案;2011年成立自動化設備公司,研發先進的全自動化設備,建立免疫組織化學(IHC)平臺;2012年建立螢光原位雜交(FISH)平臺;2014年完成股份制改制,推出HPV自檢測服務;2016年檢驗所目前有分子病理、組織病理、細胞病理、病原體分子檢測、數字病理、繼續教育服務等6個平臺;2018年6月12日,杭州安必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安必平正在走向集團化發展;2019年安必平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頒發的《體外診斷用醫藥品外國製造業者登錄證》、《醫療機器外國製造業者登錄證》,標誌著安必平體外診斷試劑和設備正式獲得日本市場的準入資格;2020年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為我國病理領域診斷第一股。

二、業務分析

2016-2019年,營業收入由2.41億元增長至3.55億元,複合增長率13.78%,19年同比增長16.01%,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同比下降7.11%至1.45億元;歸母淨利潤由0.46億元增長至0.74億元,複合增長率17.17%,19年同比增長21.31%,2020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00%至0.33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由0.39億元增長至0.71億元,複合增長率22.10%,19年同比增長24.56%,2020年上半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41%至0.31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由0.43億元增長至0.90億元,複合增長率27.92%,19年同比增長38.46%,2020年上半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增長40.88%至0.41億元。

分產品來看,2019年自產產品實現營收3.23億元,佔比91.06%,毛利率86.73%,其中LBP試劑實現營收1.42億元,佔比40%,毛利率87.47%,PCR試劑實現營收1.11億元,佔比31.39%,毛利率89.14%,FISH試劑實現營收4305.19萬元,佔比12.14%,毛利率94.58%,IHC試劑實現營收2150.63萬元,佔比6.07%,毛利率62.78%,儀器實現營收572.44萬元,佔比1.61%,毛利率25.45%;外購產品實現營收0.26億元,佔比7.04%,毛利率78.05%,其中試劑實現營收2231.24萬元,佔比6.29%,儀器實現營收398.61萬元,佔比1.12%;服務實現營收483.64萬元,佔比1.36%,毛利率77.54%。

三、核心指標

2016年-2019年,毛利率維持在82%以上;期間費用率由55.16%下降至52.72%,其中銷售費用率由45.68%下降至45.58%,管理費用率由8.79%下降至7.3%,財務費用率維持在低位;利潤率由19.43%提高至20.5%,加權ROE由15.6%提高至17.46%。

四、杜邦分析

淨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由圖和數據可知,淨資產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利潤率和權益乘數的提高。

五、研發支出

2017-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1,530.49萬元、1,558.65萬元和2,185.89萬元,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看點:

公司近年來自產產品佔比逐漸提升,其中伴隨診斷產品FISH和ICH 產品需求旺盛,後續有望持續高增長。

相關焦點

  • 病理檢測與診斷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病理檢查在腫瘤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雖然腫瘤的診斷有多種形式,但是病理報告目前被 公認為是對腫瘤的「最後判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1.1 病理檢查包括標本固定等多個步驟,按臨床需求可用於進一步特殊檢查傳統的病理檢驗主要包括標本固定、取材、脫水、包埋、切片、染色和觀察過程。
  • 【精準醫學】開闢病理新領域,廣東率先成立首個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
    分子病理與精準診斷的發展已成為臨床病理的核心和備受矚目的領域。卞修武院士認為,病理診斷的任務正在變遷,傳統的病理多是要求判斷病變性質,而分子病理則是從分子層面為臨床提供更為精準的預測性診斷、治療性診斷,其意義巨大,沒有精準的病理診斷,就沒有精準的治療。但分子病理不是孤立的,也不能拋棄傳統病理,兩者應緊密結合,才能實現精準的病理診斷。
  • 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診斷
    來源:醫脈通 病理診斷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T)診斷的金標準,長期以來,NET早期診斷比率偏低,規範化的病理診斷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為何病理診斷對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惡性腫瘤的確診需要足夠充分的證據,醫生從不會僅憑臨床診斷或影像學檢查就給患者「下判決書」。 一般來講,腫瘤的診斷需要經過五個步驟,分別為臨床診斷、影像診斷、手術診斷、細胞病理學診斷、組織病理學診斷。
  • 醫藥生物病理行業深度報告:病理行業,診斷「金標準」貢獻超三百億...
    來源:格隆匯機構:西部證券核心結論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四大細分領域加深理解疾病本質。目前病理 報告被認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可分為四大細分領域:組織病理、細 胞病理、免疫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逐漸探索疾病本質。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新康界就目前人工智慧+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未來前景等方面做一系列闡述,今天發布「AI+醫療」第一篇《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由於數據量大、對醫生要求高等特性成為人工智慧在醫藥行業率先領域應用的細分領域之一。 2.
  • ...病理切片 病理診斷 醫院 衛生部 塗片 免疫組織化學 陽性 病理...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醫院加強對病理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病理診斷水平。今後,醫院將加強對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對病人的病理切片、蠟塊和陽性塗片保存15年。
  • 36氪首發 | 基於病理切片進行癌症診斷,AI+數字病理分析公司...
    關於迪英加36氪曾有過介紹,它專注於提供數字病理圖像分析工具用於癌症診斷和分級。許多病人的臨床診斷須通過細胞形態學及組織病理學檢查才能得到最終確認,包括各類腫瘤性疾病的區域、良惡性質、分期、分型等,從而為臨床選擇正確治療方案、術後診斷提供依據。在病理醫生的實際閱片中,原始病理切片的圖片尺寸龐大,腫瘤細胞群的尺寸卻十分微小,他們往往沒時間對每張病理切片都進行仔細分析計數。
  • CCF YOCSEF上海即將舉辦 「人工智慧與病理切片診斷」 專題報告會
    醫療影像是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主要應用之一。人工智慧給醫療領域帶來的改造是顛覆性的,它不僅僅技術的創新,還將帶來龐大的市場增量,更將重構醫療領域生態。病理切片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國家規定手術後必須做病理切片,而中國的病理醫生非常稀缺,病理醫生主要診斷的方式就是通過圖像進行判斷,未來,機器如何代替醫生的部分重複勞動,輔助醫生做診斷? 這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杭州2013年4月22日電 /美通社/ -- 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對腫瘤的正確治療源於精準的病理診斷。目前分子病理已經在病理診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在鑑別診斷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 溫州人民醫院引進病理診斷實現腫瘤患者精準醫療方案(健康網際網路)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約佔世界22%,發病人數居全球第一。據浙江省溫州市疾控中心發布的《2015-2017年惡性腫瘤監測數據分布》顯示,2017年溫州市惡性腫瘤新發病例26440例,死亡13239例,腫瘤防治形勢嚴峻。作為公認的腫瘤診斷「金標準」,病理診斷是目前指導臨床治療和預後評估最可靠的依據。
  • ​安必平:體外診斷細分領域國內前二的優質企業
    醫療細分領域中的體外診斷行業又有一家公司上市,他就是安必平(688393),主營業務在細分領域中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今天就來看看這家公司的基本面及行業地位。安必平(688393): 公司是一家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醫藥行業」病理診斷之免疫組化行業專題報告:病理診斷為被市場...
    來源:格隆匯機構:西南證券核 心 觀 點病理診斷是腫瘤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免疫組化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病理診斷是通過對手術切除、穿刺等獲取的人 體組織等標本進行處理,藉助顯微鏡等儀器進行組織形態學、免疫組織化學觀察等,以進行組織來源、蛋白表達 等方面的描述和疾病的診斷
  • 日本胃腺瘤及早期高分化腺癌的病理診斷
    樸正華1 丁小雲2 蔣海忠2 沈曉涵1 1寧波市臨床病理診斷中心病理科 315031 2寧波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315010 【摘要】內鏡下準確識別早期病變是提高早期胃癌篩查率的關鍵,而精準的病理學診斷是提高內鏡診斷技術的有力後盾。
  •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引入先進病理診斷管理
    腫瘤良惡性的準確判別、惡性腫瘤的分類對於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預後具有重要意義,而這一切都有賴於高質量、精準的病理診斷。病理診斷是通過對活檢或手術切除的腫瘤標本進行固定、取材、染色後,在顯微鏡下進行的組織學檢查以診斷疾病,是指導臨床治療和預後評估最可靠的依據,是公認的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也是目前任何手段都無法替代的終末診斷。
  • 百盛生物:專注免疫組化、TCT檢測,賦能腫瘤病理診斷
    腫瘤病理檢測一直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病理檢測能夠給醫生提供的信息遠遠不止是否患癌這麼一個維度,從病理中醫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癌細胞來源、惡性程度、擴散範圍等多維度信息,為臨床醫生提供精準的病理信息,對指導患者的治療和預後至關重要。腫瘤病理檢測可以通過免疫組化(IHC)來實現,這是一種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對組織切片中某些特定蛋白成分進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的技術。
  • 一文教你如何看懂病理診斷報告
    腫瘤的診斷中,所有影像學檢查都只是提供一個參考結論,病理診斷才是確診腫瘤的「金標準」,因此病理報告對於患者意義重大。可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病理報告專業術語太多,總顯得晦澀難懂。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份病理報告單中到底包含著哪些重要信息。
  • 市第一中心醫院張金庫:臨床診斷幕後的斷案高手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病理科主任張金庫,從事病理診斷研究近30年,專注於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在靜態細胞及周圍組織結構狀態中辨別一個個疾病真相。1991年,醫學院畢業後的張金庫來到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在院領導的委派下前往天津第一中心醫院及天津腫瘤醫院病理科進修,進修結束後回到醫院開展病理診斷工作。張金庫心無旁騖地醉心於病理診斷工作。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分子病理交流、共享、合作平臺,將為推進精準醫學研究和應用、提升精準診斷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沈君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放射科主任、主任醫師分子病理是臨床精準醫學的關鍵技術,無論是在基礎研究還是在臨床醫學研究中都具有巨大的潛力,不僅在分子層面可為精準病理診斷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也是精準診斷的前提和基礎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臨床醫生的回答是:「等病理檢查結果」。病理診斷是國際醫學界公認準確性最高的診斷方式,它決定了臨床醫生的治療方向和治療手段,與每一位患者的疾病治療和康復息息相關。「等病理檢查結果」常常是一件讓很多患者及家屬感到焦慮不安,又期盼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