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病理診斷之免疫組化行業專題報告:病理診斷為被市場...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格隆匯

機構:西南證券

核 心 觀 點

病理診斷是腫瘤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免疫組化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病理診斷是通過對手術切除、穿刺等獲取的人 體組織等標本進行處理,藉助顯微鏡等儀器進行組織形態學、免疫組織化學觀察等,以進行組織來源、蛋白表達 等方面的描述和疾病的診斷。病理診斷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在腫瘤確診中應用廣泛。病理診斷主要可分為蘇木 精-伊紅染色法(HE染色)、免疫組化技術和原位雜交技術等,其中免疫組化技術在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可用 於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鑑別診斷、確定轉移性腫瘤的原發部位、腫瘤的進一步病理學分型、確定軟組織腫瘤的組織 學分類、發現微小轉移灶和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依據等。

自動化推動免疫組化行業快速發展,潛在市場超過110億:傳統的全手工免疫組化檢測具有1)操作複雜、技術 要求高;2)時間和試劑不能精確控制、結果準確性受限;3)操作時間冗長;4)產出率低,醫院和醫生收益低 等缺點,限制了行業的發展。近年來興起的全自動染色儀實現了從烤片到復染過程的自動化操作。全自動化平臺 有效避免了人為誤差,高度模擬手工免疫組化染色程序,使得手工操作使用過的試劑可轉變為自動化操作,並且 保證實驗結果穩定可靠,為免疫組化技術標準化奠定基礎。2018年國內免疫組化行業市場規模接近20億元,增 速在20%以上,我們測算國內自動化染色機帶來的試劑潛在市場規模約110億元(不含手動操作試劑),較目前 市場規模仍有四倍以上提升空間。

國內企業崛起,加速實現國產替代:國內免疫組化市場主要以羅氏、徠卡、Dako等外資品牌為主,2018年佔據 65%的市場份額,國內以福州邁新為代表的企業佔據35%的市場份額。從III類試劑註冊證方面看,福州邁新擁有 52張免疫組化試劑註冊證,Ventana Medical擁有33張證,廣州安必平擁有13張證,萊卡、Dako分別擁有7張 、6張證,以福州邁新為代表國產企業正逐步崛起,2016年推出我國首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自動免疫組化染 色儀,有望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國內病理免疫組化市場需求旺盛,行業發展方興未艾。國內相關標的為:產品九強生物( 擬收購福州邁新),醫療服務金域醫學和迪安診斷,重點推薦九強生物(300406)和金域醫學(603882 ) 。

風險提示:併購事項進展或不及預期;產品或大幅降價;行業政策變化風險。

相關焦點

  • 病理檢測與診斷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免疫組化是病理診斷中非常重要的方法,理論上所有的 蛋白都可以在免疫組化中檢測出來;除診斷之外,免疫組化在判斷預後、預測治療效果、精準醫療等方面也有極大的輔助作用,可以為進一步的分子病理診斷做好基礎。儘管相對傳統方法 有一定的優勢,但由於是在原始切片的基礎上進行,故與傳統組織病理診斷形成互補的關係。以某病人的組織病理報告為例以更好闡述免疫組化的實際應用。
  • 百盛生物:專注免疫組化、TCT檢測,賦能腫瘤病理診斷
    腫瘤病理檢測一直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病理檢測能夠給醫生提供的信息遠遠不止是否患癌這麼一個維度,從病理中醫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癌細胞來源、惡性程度、擴散範圍等多維度信息,為臨床醫生提供精準的病理信息,對指導患者的治療和預後至關重要。腫瘤病理檢測可以通過免疫組化(IHC)來實現,這是一種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對組織切片中某些特定蛋白成分進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的技術。
  • 醫藥生物病理行業深度報告:病理行業,診斷「金標準」貢獻超三百億...
    來源:格隆匯機構:西部證券核心結論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四大細分領域加深理解疾病本質。目前病理 報告被認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可分為四大細分領域:組織病理、細 胞病理、免疫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逐漸探索疾病本質。
  • 病理領域診斷第一股安必平
    公司產品種類豐富,主要應用於腫瘤的病理診斷,包括細胞學診斷試劑和儀器(LBP系列)、免疫組化診斷試劑和儀器(IHC系列)、分子診斷試劑和儀器(PCR系列、FISH系列)等系列501種註冊/備案產品(截至2020年5月31日),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為醫療機構提供完整的病理診斷解決方案的廠家之一。
  • 一文教你如何看懂病理診斷報告
    腫瘤的診斷中,所有影像學檢查都只是提供一個參考結論,病理診斷才是確診腫瘤的「金標準」,因此病理報告對於患者意義重大。可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病理報告專業術語太多,總顯得晦澀難懂。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份病理報告單中到底包含著哪些重要信息。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循證醫學發現了不同病理類型對應多種抗原,另外一些抗原的存在可以使用對應的治療方案,而免疫組化正是鑑別這些抗原的有效手段。因此免疫組化越來越多的應用於鑑別診斷、預後判斷、治療方案選擇、發現微小轉移灶等。但在日常工作中,面對已知的數百種的免疫組化指標該如何選擇,仍然困擾著許多病理醫生。
  • 為何病理診斷對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這五步可靠性依次遞增,組織病理學診斷為最高級別、最可靠的診斷依據,是確診癌症的金標準。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病理診斷到底能提供什麼信息,為什麼病理診斷對患者的治療意義重大?
  • ...病理切片 病理診斷 醫院 衛生部 塗片 免疫組織化學 陽性 病理...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醫院加強對病理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病理診斷水平。今後,醫院將加強對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對病人的病理切片、蠟塊和陽性塗片保存15年。
  • 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診斷
    來源:醫脈通 病理診斷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T)診斷的金標準,長期以來,NET早期診斷比率偏低,規範化的病理診斷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渭南市第二醫院病理科成功開展免疫組化染色與診斷技術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近期,渭南市第二醫院病理科成功開展免疫組化染色與診斷技術,此項技術的開展填補臨渭區技術空白,為腫瘤的診斷、治療提供更精確的依據。免疫組化的作用:⑴良惡性腫瘤的診斷與鑑別診斷;⑵提示轉移性惡性腫瘤的原發部位;⑶對某類腫瘤進行進一步的病理分型;⑷淋巴造血系統腫瘤、間葉源性腫瘤的治療一般需根據正確的組織學分類,因其種類繁多、組織形態相像,僅靠顯微鏡下形態學難以判斷其腫瘤類型或良惡性,那麼應用多種特異性免疫標記物進行免疫組化研究對此類腫瘤的精準診斷是不可或缺的;
  • CCF YOCSEF上海即將舉辦 「人工智慧與病理切片診斷」 專題報告會
    人工智慧給醫療領域帶來的改造是顛覆性的,它不僅僅技術的創新,還將帶來龐大的市場增量,更將重構醫療領域生態。病理切片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國家規定手術後必須做病理切片,而中國的病理醫生非常稀缺,病理醫生主要診斷的方式就是通過圖像進行判斷,未來,機器如何代替醫生的部分重複勞動,輔助醫生做診斷? 這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
  • 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免疫組化數字病理圖像處理軟體...
    上海2020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阿斯利康今日宣布,其與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免疫組化數字病理圖像處理軟體」已於近日獲得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成為國內率先獲準進入臨床應用的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軟體。
  • 病理專家教你快速讀懂各種有關肺癌檢查的病理報告
    如何讀懂肺癌診斷病理報告?病理報告通常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齡、性別、ID號、病理號和日期等。第二部分是肉眼所見。這部分內容是病理醫生描述收到臨床醫生提供的腫瘤組織,進行取材時看到的標本大體情況。比如:灰色條索狀組織2條,長0.5 cm,直徑0.3 cm。第三部分是病理診斷結果。
  • 國內首款AI顯微鏡獲NMPA批准,將應用於病理檢測
    行業痛點:病理診斷作用關鍵,但相關醫療人才缺口大要理解智能顯微鏡在癌症篩查和病理分析過程中的價值,首先要理解病理分析過程的複雜性以及我國醫療資源方面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大致來說,癌症檢診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步驟,騰訊智能顯微鏡希望在病理分析和診斷兩個關鍵環節為醫生提供更多幫助。
  • 36氪首發 | 基於病理切片進行癌症診斷,AI+數字病理分析公司...
    據創始人楊林透露,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完善公司的四條產品線,建立迪英加杭州/上海/美國研究院,及繼續開拓海外市場。關於迪英加36氪曾有過介紹,它專注於提供數字病理圖像分析工具用於癌症診斷和分級。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顯微圖像成像和處理技術及大體量數字病理影像圖庫基礎上,公司打造了病理互聯和智能病理(硬體+軟體)兩套系統,提供遠程病理圖像分析和全類比AI病理輔助診斷,涉及細胞病理、組織病理、分子病理、免疫組化;另外,一款名為「病理星球」產品能提供海量數字病理圖片用於科研和臨床。
  • 乳腺癌的病理報告怎麼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發現乳腺癌新發病例逐年增加,而且發病年齡也趨於年輕化,乳腺癌的最終確診需依靠病理活檢診斷,而病理報告是對病理活檢標本進行全面評估判斷得出病理診斷的報告書,報告內容通常包括: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不安是因為害怕看到病理結果是惡性,期盼是希望得到一個良性結果。那麼,為什麼病理報告需要「等」呢?據普洱市人民醫院病理科陳華主任介紹:一份病理報告的「出爐」,需要經過非常複雜的技術處理和醫師讀片兩大過程。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新康界就目前人工智慧+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未來前景等方面做一系列闡述,今天發布「AI+醫療」第一篇《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由於數據量大、對醫生要求高等特性成為人工智慧在醫藥行業率先領域應用的細分領域之一。 2.
  •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引入先進病理診斷管理
    為進一步提升病理診斷的質量管理、優化病理實驗室工作流程、提高病理科的標本處理能力,近日,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下稱「醫科院腫瘤醫院」)引入了國際領先的精益工作流程解決方案。醫科院腫瘤醫院病理科主任呂寧教授表示:「診斷失之毫釐,治療謬以千裡。
  • 病理報告為何總是要「等」
    做出疾病性質的診斷報告就是病理報告,等待病理診斷報告如同等待判決一樣,焦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常規病理檢查通常需要3至5天才能出結果,為此,許多患者和家屬都覺得難以理解。其實,病理報告之所以要等待這麼多天,是因為組織標本的製備和診斷醫生判讀過程都相當複雜和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