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報告為何總是要「等」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許多患者和家屬在做完手術後往往都急於知道是否得了腫瘤?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做出疾病性質的診斷報告就是病理報告,等待病理診斷報告如同等待判決一樣,焦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常規病理檢查通常需要3至5天才能出結果,為此,許多患者和家屬都覺得難以理解。

其實,病理報告之所以要等待這麼多天,是因為組織標本的製備和診斷醫生判讀過程都相當複雜和嚴格。

首先需要對手術中切下的病變組織器官做技術處理,包括取材、固定、脫水、透明、浸臘、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等一系列複雜的步驟,每一步驟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為了能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專業人員需要將組織切成1-5毫米的薄片,這是一項純手工的技藝。雖然可以將組織冰凍起來切片,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術中快速冰凍切片診斷,但由於製片時間及取材有限,通常冰凍切片組織形態有所改變,診斷準確率低於常規石蠟切片,且這種冰凍切片也無法長期保存。因此,在病理學發展過程中,石蠟因為兼具硬度和柔韌性,同時具備良好的透光性,最終成為支撐組織的媒介。

人體組織中水分佔70%,與水不相融的石蠟又是如何進入組織的呢?這就需要讓組織脫水。但是脫水不能過快,如果脫水過快,起始濃度過高,會令組織皺縮、形態發生改變,影響到對組織的判讀。經過反覆試驗,病理學家最終摸索出一套儘量不影響組織形態學結構的脫水方案,就是將組織浸泡在由低至高、具有一定濃度梯度的脫水劑中,逐步完成脫水和浸蠟,這個過程至少需要12-16個小時。製片的另一個過程就是染色,細胞染色劑是水溶性的,故染色前又需要進行脫蠟,即與脫水相反的一系列過程,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技術性操作步驟,製片一般需要2天才能完成。

製片完成後,就需要病理診斷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做出診斷。病理科難度最大的工作就是觀察切片,每個病例的病理圖像都不盡相同,千變萬化,病理醫師完全要憑自己的眼睛和經驗作出判斷,更重要的是病理檢查的結果是最終診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金標準」,再沒有其他檢查來糾正它,所以一旦有誤,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這是一項純人工智力、任何機器都無法替代的精心細緻的工作,我們要給病理診斷醫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診斷和判讀。還有一些病例需要再切片或加做免疫組化進行鑑別診斷,這樣,出具結果的時間就會更長一些。所以,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病理診斷報告,以便得到更恰當的診療,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羅鑫 整理

相關焦點

  • 解答病理報告的六個疑問
    病理報告為何是診斷「金標準」?病理報告是對患者身上取下來的標本進行分析後得到的診斷結果,包括皮膚腫物、胃鏡活檢、內臟器官切除、尿液、痰液等手術後送檢組織。
  • 手術病理報告為什麼不能「立等可取」
    手術大標本、門診小活檢,還有術中冰凍……每個病理科醫生一坐就是一整天,每天要看200到400張片子。而他們出具的這份腫瘤病理報告就像患者的一份「判決書」。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的原發灶在哪?腫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範圍?切得幹不乾淨?是否需要繼續擴大切除?這些都要靠病理醫生的報告來決定……在惡性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該如何用藥?
  • 病理專家教你快速讀懂各種有關肺癌檢查的病理報告
    如何讀懂肺癌診斷病理報告?病理報告通常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齡、性別、ID號、病理號和日期等。第二部分是肉眼所見。這部分內容是病理醫生描述收到臨床醫生提供的腫瘤組織,進行取材時看到的標本大體情況。比如:灰色條索狀組織2條,長0.5 cm,直徑0.3 cm。第三部分是病理診斷結果。
  • 乳腺癌的病理報告怎麼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發現乳腺癌新發病例逐年增加,而且發病年齡也趨於年輕化,乳腺癌的最終確診需依靠病理活檢診斷,而病理報告是對病理活檢標本進行全面評估判斷得出病理診斷的報告書,報告內容通常包括:
  • 乳腺癌病理報告如天書?五招教你看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時常有乳癌患者發病理報告給我看,問嚴重不嚴重,預後好不好,要採取哪些治療方案。其實三三式閱讀法非常簡單,簡單到可以提綱挈領成"傻瓜五式",讓每個人都能學會,都能讀懂自己的報告。請+V 15953157007,為您詳情解答疑惑   首先,請找到你的手術病理。   第一式,看腫塊。
  • 一文教你如何看懂病理診斷報告
    腫瘤的診斷中,所有影像學檢查都只是提供一個參考結論,病理診斷才是確診腫瘤的「金標準」,因此病理報告對於患者意義重大。可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病理報告專業術語太多,總顯得晦澀難懂。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份病理報告單中到底包含著哪些重要信息。
  • 一文讀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文章來源: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資訊 臨床診療中,經常會有患者家屬拿著病理報告單急切地向醫生詢問病情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乳腺癌的病理報告究竟該怎麼看? 下面是一張很常見的乳腺癌病理報告單,我們就以它為例來進行講解。
  • 病理檢測與診斷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固定是將標 本放在 10%中性福馬林液中,保留組織形態結構;固定後病理醫生要對標本進行取材,即 選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切成合適的大小;之後脫水機將組織在梯度酒精裡進行脫水、在二甲苯中 進行透明並最後將組織在石蠟中浸透;接著對標本進行包埋,做成組織蠟塊,並依次進行切片、 染色和封片,最後由病理醫師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應臨床需要可進一步進行免疫組化和分子 病理檢測等操作。
  • 病理檢查很重要 一定要重視起來!
    其實,這些醫學詞彙都和醫院的病理科相關,一般都是出現在你相關疾病的病理診斷報告上。那麼,什麼是病理診斷?為什麼有些疾病需要做這樣的檢查?本期名家訪談欄目就請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王焱來給大家談一談。記者了解到,南醫大二附院病理科近年來逐漸向病理診斷的精準化、專科化方向發展,以期為患者帶來更多福音。王焱主任個人在軟組織腫瘤、淋巴造血系統腫瘤等方面頗有造詣和研究。
  • 為何病理診斷對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在活檢後,病理醫生需要做一系列檢查才能做出診斷。 首先,活檢標本要放入裝有水和甲醛(福馬林)或其他液體的容器中保存。病理醫生用肉眼觀察組織樣本,並做出相關大體描述。 之後,病理醫生將標本製作成永久切片、冰凍切片或塗片。
  • 學會了這幾點,讓「醫學零基礎」的你也能看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當所有病歷複印出來拿到手裡,翻開每一頁,令大家最無從下手的就是病理報告那一頁了吧,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拿到病理報告,怎麼看?看什麼? 確認拿到的,是自己的報告嗎?
  • 公衛·科普 | 為什麼病理報告需要五天才能拿到?
    公衛·科普 | 為什麼病理報告需要五天才能拿到?很多患者朋友對於病理科有著很多的誤解,其中最多的就是為什麼拿到病理報告需要等五天的時間。標本取材與固定:取材是每個病理醫生的基本功,在取材過程中要結合病理申請單邊取材邊進行描述,包括大小、顏色、質地等,整個過程中病理醫生與技術人員都要暴露在福馬林環境下,取好的組織塊經過一晚上十多個小時十幾道程序的脫水,第三天才可以進入製片階段。切片的製作:第三天一早,技術員就要開始對前一天的標本進行包埋,製成蠟塊,然後進行切片。
  • 乳腺癌病理報告中的預後信息你知道嗎?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發現乳腺癌新發病例逐年增加,而且發病年齡也趨於年輕化,乳腺癌的最終確診需依靠病理活檢診斷。」那麼,病理報告結果會看麼?什麼叫做「病理報告的預後信息」呢?
  • 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能實現當天拿到病理報告
    腸鏡發現結腸長了一個新生物,2釐米大小,將新生物摘除後,醫生懷疑是惡性,告訴趙先生必須做病理檢查才能明確性質。趙先生及妻子非常著急,希望能儘快拿到病理報告。但是普通病理報告需要3個工作日才能出結果。到病理科諮詢後,病理醫生告知趙先生,武漢市中心醫院病理科開展了「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新項目,利用超聲空化技術實現快速脫水、透明、浸蠟功能,大大縮短了報告時間。
  • 醫藥生物病理行業深度報告:病理行業,診斷「金標準」貢獻超三百億...
    來源:格隆匯機構:西部證券核心結論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四大細分領域加深理解疾病本質。目前病理 報告被認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可分為四大細分領域:組織病理、細 胞病理、免疫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逐漸探索疾病本質。
  • 首份新冠逝者病理報告發布!王福生院士領銜,來自微創取樣—新聞...
    王福生院士領銜,來自微創取樣給予幹擾素a-2b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加利託那韋口服進行抗病毒治療,莫西沙星靜脈滴注以預防繼發感染。 由於患者發生嚴重的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研究組給予甲基強的松龍靜脈注射以治療肺部感染。 服藥後體溫由39.0℃降至36.4℃,然而咳嗽、呼吸困難和疲勞並沒有改善。 發病第12天,在最初症狀之後,胸部x線片顯示在兩個肺中出現進行性浸潤和瀰漫的網格狀影。
  • 一文讀懂|被稱為「金標準」 的病理報告,究竟怎麼看?
    病理報告一直被稱為確診乳腺癌的「金標準」。許多患者拿到病理報告的那一刻簡直一頭霧水,心情隨著各種未知數值的高低忽上忽下。那麼病理報告到底怎麼看?掌握以下幾個關鍵點,你就能快速掌握它。1病理分類拿到病理報告最先注意的是病理診斷中的XXX癌,浸潤性癌,非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哪個更嚴重一些?
  • ...病理切片 病理診斷 醫院 衛生部 塗片 免疫組織化學 陽性 病理...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醫院加強對病理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病理診斷水平。今後,醫院將加強對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對病人的病理切片、蠟塊和陽性塗片保存15年。
  • 科學網—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報告發布
    本報訊 2月17日,中科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302醫院)教授王福生領銜的團隊,在《柳葉刀—呼吸醫學》上發表了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報告
  • 良性乳腺疾病——了解您的病理報告
    小圓:想知道乳房疾病是否良性,可以看看下面的科普文,了解一下你的病理報告。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我的報告出現以下任何一個術語意味著什麼:腺病、硬化性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