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江蘇省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婦幼保健協會婦幼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市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從事臨床病理診斷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軟組織腫瘤、淋巴造血系統腫瘤及乳腺腫瘤。曾赴德國烏爾姆大學附屬Kempten醫院及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醫學中心研修乳腺病理和軟組織病理。參與設計和實施多項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並發表專業相關科技論文近30篇。
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鱗癌、腺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在大家日常看病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前面的這些詞彙。其實,這些醫學詞彙都和醫院的病理科相關,一般都是出現在你相關疾病的病理診斷報告上。那麼,什麼是病理診斷?為什麼有些疾病需要做這樣的檢查?本期名家訪談欄目就請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王焱來給大家談一談。記者了解到,南醫大二附院病理科近年來逐漸向病理診斷的精準化、專科化方向發展,以期為患者帶來更多福音。王焱主任個人在軟組織腫瘤、淋巴造血系統腫瘤等方面頗有造詣和研究。
男子患罕見腎滑膜肉瘤 治療後情況良好
前段時間,家住南京的周先生(化姓)在體檢中發現右腎有囊實性小佔位,醫生讓再檢查檢查,可他覺得沒什麼,當時也沒有積極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幾個月後,在家人的一再催促下,周先生又做了相關的影像學檢查,發現這個腫物已經比之前大了不少,直徑達到了近4釐米,醫生高度懷疑周先生患上了腎癌,但是還不敢太確定。他這下慌了,趕緊到南醫大二附院進行相關檢查、治療,後進行了根治性手術,摘除了這個近4釐米的腫物。
這個腫物究竟是不是癌?又是何種癌?臨床醫生急切想得到答案。因為這些結果關係到後面怎麼對周先生進行治療,用什麼藥來治療。很快,切下的部分腫物被送到南醫大二附院病理科,王焱親自對周先生腎臟切下的腫物標本進行了檢查,使用了病理診斷中的一種螢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根據鏡下標本顯示的異常細胞的結構和形態,很快就作出診斷,周先生患的是少見的腎臟滑膜肉瘤。病理報告書送到周先生的主治醫生手中後,周先生很快就開始接受針對滑膜肉瘤的後續藥物等治療,目前身體恢復情況良好。
病理診斷——醫學診斷的金標準
那麼,什麼是病理診斷?都診斷哪些內容?它的重要性在哪裡?王焱主任稱,病理診斷是在觀測器官的大體(肉眼)改變、鏡下觀察組織結構和細胞病變特徵而做出的疾病診斷,因此它比臨床上根據病史、症狀和體徵等做出的分析性診斷以及利用各種影像(如超聲波、X射線、CT、核磁共振等)所作出的診斷更具有客觀性和準確性,所以病理檢查也有著醫學診斷的金標準美譽。
王主任稱,許多疾病都可以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特別是外科手術的患者,一般都取一塊或一些組織進行病理診斷,可以鑑別炎症,良、惡性腫瘤,腫瘤的原發灶在哪,腫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範圍,切得幹不乾淨,是否需要繼續擴大切除等。
以肺部腫物為例,通過病理檢查首先可以判斷腫物組織究竟是不是癌腫,如果確定是癌腫的話,病理檢查還可以進一步檢測這個癌的細分種類,是鱗癌、腺癌或者是神經內分泌癌,如果是腺癌的話,又是其中的哪一種亞型。
還有就是在我們的一些器官中,經常會長一些息肉,通過病理檢查可以確定這種息肉究竟是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還是已經發展到腺瘤階段了。如果到了腺瘤階段,是伴有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還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病理檢查為什麼這麼重要?王焱稱,以癌症為例,病理檢查可以確定癌症的分期,不同階段的癌症,其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病理檢查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方向,採取針對性強的治療方案,患者生存率才能得到提高。
其次,可以了解療效。癌症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為了確定治療方法是否有效,患者的病情是否有好轉或者惡化,這些肉眼是看不出來的,當然症狀只是表象,並不能代表癌症的真實進程。所以這個時候做一個病理檢查是最好的,可以從根本上掌握癌症的動態。
拿到病理診斷報告後應這樣做
普通患者在拿到病理診斷報告後應該怎麼做?王焱稱,首先應避免自己給自己下診斷,這樣容易引發不良後果。病理報告的診斷內容涉及眾多專業診斷詞彙,還可能會出現如「符合、考慮為、可能為」等描述性詞彙,有些疑難病例即使臨床醫生查看後還需要與病理科醫師對病理報告內容進行進一步溝通;還有些疾病的發展是漸進式的,如果自我解讀後認為疾病問題不大,沒有必要再找醫生,就有可能耽誤疾病的進一步治療。所以取得病理報告後,應儘快找接診的臨床醫師進行病理報告的解讀。
還有某些疑難疾病通過最基礎的HE染色往往無法得到準確的診斷結果,病理報告上有時會註明建議加做免疫組化、基因檢測等不同層次的檢測方法,從而得出準確的診斷和精準的分型,應遵循相應建議。
另外,受標本狀態、切片製作、疾病診斷難易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時病理報告無法得出一個明確的診斷結果。遇此情況,病理醫生經常會在報告上寫明建議,如建議再檢、請結合臨床分析或者進行外院會診。此時,一定應給予重視與支持。此外,王焱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目前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基因檢測,他提醒患者一定要慎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切忌盲目。
通訊員 陳豔萍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