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磁共振已可媲美病理檢查!阜外醫院趙世華述評

2021-01-15 瀟湘名醫

近期,阜外醫院趙世華教授在《國際心血管影像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出,心臟磁共振(CMR)檢查在評估心肌組織異常,比如充血、水腫、壞死、纖維化等方面的價值可與「金標準」病理檢查媲美,而且心臟磁共振檢查是無創的,可實時提供信息。

趙教授表示,由於能展示心肌組織特徵,心臟磁共振檢查很有可能會成為類似於心肌病理檢查的一種替代工具,即發展為病理影像學(pathologicalized imaging)。

趙教授呼籲臨床在更廣泛應用心臟磁共振檢查的同時,更多關注心臟磁共振檢查在提供組織特徵信息方面的價值。

他認為,「現在是說影像檢查像病理檢查的時候了」,「病理影像學」這一名稱的命名可能僅僅是時間問題。

趙教授指出,當代心臟影像檢查成像模式的發展已經逐漸從形態和功能向組織特徵甚至分子方面轉變。

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影像不僅限於診斷,它在評估預後和危險分層等方面也發揮重要的作用。

病理檢查一直被視為診斷心血管病的金標準,但現在已有一些影像成像模式可顯示心肌組織特徵,未來很有可能會發展為病理影像學。

這種多序列、多參數的成像模式不僅可提供關於心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信息,還能檢查是否存在心肌纖維化。

釓延遲增強(LGE)可準確反映心肌纖維化;T2WI和T2 mapping技術有助於觀察心肌細胞水腫;T1 mapping技術、細胞外容積定量和彌散張量成像技術可檢測到早期心肌纖維化,從而發現亞臨床病變的發病機理。

此外,LGE聯合T2 mapping、T2* mapping技術對於評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內出血有重要的價值。

其他新興的技術,例如4D flow和心肌應變技術可評估心肌的病理生理功能,這是超越病理檢查的方面。

趙教授表示,組織病理學檢查雖能通過不同的染色技術、用顯微鏡顯示心肌組織的異常,但它是一種體外檢查方法,且很難在面對面的臨床實踐中獲得。

而心臟磁共振可通過無創的多序列成像技術,實時提供與病理檢查類似的心肌組織異常信息。

但全球的心臟科醫師並未充分認識到心臟磁共振檢查的這一獨特優點。

因此,從精準醫療和預後評估的角度出發,趙教授呼籲臨床更廣泛地應用心臟磁共振檢查,同時更多關注其在顯示組織特徵方面的價值。

來源:Shihua Zhao. Letter to the editor: is it time for imaging to level with patholog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16 July 202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9》!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完成該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
    近日,在齊魯醫院心內科張運院士和張梅主任指導下,心內科張鵬飛主任醫師和放射科王茜副主任醫師合作完成了齊魯醫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標誌著該院在這一領域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此次一站式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左心室壁輕度增厚,各左心室節段血流灌注及血流儲備出現差異(左圖),各節段血流灌注速度不均一(右圖),對解釋了患者症狀和長期心電圖異常提供了依據。
  • 燕化醫院聯合阜外醫院打造心臟中心
    日前,由燕化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科、普外科等專科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專家團隊共同打造的北京燕化醫院心臟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成立後將長期與阜外醫院專家團隊合作,得到阜外專家團隊在學科發展幫扶、人才梯隊培養、專業教學培訓、學術科研支持等技術學術方面支持。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
    5月24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功開展一例達到國際水平的「人工心臟」植入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總院長、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教授主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知名專家程兆雲教授擔任助手,為一名39歲的重症急診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人工心臟」。
  • 心臟磁共振在左室心肌緻密化不全診斷及風險評估中的研究進展
    除了心壁內層心肌過度小梁化外,還可伴有其他心臟結構的先天性異常,根據是否伴有其他心臟疾病,LVNC可分為孤立性心肌緻密化不全(isolated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IVNC)和非孤立性心肌緻密化不全。
  • 市人民醫院新增一臺3.0T超高場磁共振
    國產3.0T頂級磁共振成像系統投入使用 磁共振檢查可以提供豐富的影像診斷信息,是目前臨床上最先進、最重要的輔助檢查之一,具備無輻射、精準高效及軟組織解析度高等多項優勢。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新增一臺上海聯影公司的光梭uMR780 3.0T 頂級磁共振成像系統,已正式投入使用。
  • Circ Cardiovasc Interv:阜外醫院胡盛壽等證實冠狀動脈造影術在...
    阜外醫院胡盛壽等人就此開展研究發現,CCA在冠狀動脈狹窄中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文章於2013年5月21日在線發表於《循環:心血管幹預》雜誌。   2004年7月至2011年12月,阜外醫院共計97名患者在心臟移植前15日內進行了CCA。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了逐一對比研究,以比較CCA和冠狀動脈病理解剖的診斷準確性。
  • 【醫療科普】胎兒磁共振檢查安全嗎?
    產前超聲檢查是胎兒產前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但是醫學上的每一種檢查方法都不是萬能的。超聲檢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足,需要其他檢查方法加以完善,胎兒磁共振成像(MRI)是超聲檢查的一個重要輔助檢查方法,已成為胎兒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手段。胎兒磁共振檢查安全嗎?
  • 江蘇首臺智慧型生命感知磁共振在中大醫院投入使用
    無需屏氣、噪音更小、圖像更精準、一鍵定位……近日,江蘇省內首臺擁有各種智慧型功能的生命感知磁共振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已投入使用。這個「讓設備配合患者」的最新3.0T磁共振檢查不再冷冰冰,而是化身成暖心「大白」,因為它最懂醫患的心。
  • NT-proBNP可預測肥厚心肌病患者猝死風險!阜外醫院宋雷等Heart雜誌...
    2019年,阜外醫院宋雷、袁晉青等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NT-proBNP可用來對冠脈三支病變患者進行危險分層,指導治療決策的制定。NT-proBNP水平(四分位)與SYNTAX Ⅱ評分聯用時,可明顯改善對冠脈三支病變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風險的預測能力。
  • 什麼是磁共振檢查?檢查需知這些
    原標題:什麼是磁共振檢查?檢查需知這些   什麼是磁共振檢查呢?磁共振檢查是可以輔助醫生確診很多疾病症狀的一種方法,並且檢查的時間較短,是很方便的醫學影像檢查方法。今天,不如就來一起看看磁共振檢查都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前了解吧。
  • 植入起搏器做磁共振有風險?這個起搏器可轉換核磁、起搏模式
    心臟起搏器植入後,患者如何更安全地行磁共振檢查?對於需要起搏治療的患者,植入心臟起搏器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之一。然而據統計顯示,50%-75%的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後有進行磁共振檢查的需求,但傳統的心臟起搏器在接受磁共振檢查時會發生參數紊亂、電極穿孔甚至帶來死亡風險。近年來,雖有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問世,但其核磁檢查流程非常繁瑣。
  • 老人在日照中德骨科醫院做磁共振 被遺忘檢查室兩個多小時
    「四月末的時候去中德骨科醫院做磁共振,兩點鐘進去的,工作人員把她放在儀器裡說你不要動,我給你做檢查,老人就卡著頭,在裡面一動不動,一直等,腿都麻了,上廁所也不敢上,等到感覺特別黑,也沒有動靜,就在裡邊喊『好了沒有』,沒有人吱聲。」
  • 濟南:市屬公立醫院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CT、磁共振檢查費擬下調
    跟隨駐濟省(部)屬醫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的步伐,濟南市屬各級醫療機構已於10日取消了醫用耗材加成,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還在試行階段。  根據該通知,濟南市屬公立醫院已全部取消了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所有單獨向患者收費的醫用耗材,以實際採購價格為基礎實行「零差率」銷售。公立醫療機構因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做好同醫保支付銜接等方式妥善解決。
  • 磁共振檢查又出事故!FDA發布警告
    12月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一則有關磁共振檢查事故的報導
  • 人工心臟技術未來可期
    1月5日,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辦的中國第一屆機械循環支持大會在京召開。心臟中心外科團隊、高校科研人員、醫療器械企業代表、學會代表等,共議國內外人工心臟的發展前景和方向。        人工心臟植入成後起之秀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發展的終末階段。
  • 做磁共振檢查稱被嚇出幽閉恐懼症 患者起訴醫院索賠
    林某因神經衰弱,到醫院做顱腦磁共振檢查。誰知,因儀器孔洞狹窄,他當場嚇得大呼小叫,並認為自己因此患上「幽閉恐懼症」,起訴醫院索賠3.5萬元。昨悉,礄口區法院一審判決駁回林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2014年6月10日,林某因神經衰弱到武漢一家醫院神經內科就醫,13日進行顱腦磁共振檢查。
  • X光片、CT、磁共振檢查?你的疑問在這可以找到答案
    「醫生,我們可以不照磁共振嗎?都說有很大的核輻射。」在醫院,經常有患者和家屬面對各種影像檢查,提出類似的疑問。X光片、CT、磁共振,這些檢查的優劣性分別是什麼?什麼樣疾病適合做什麼樣的檢查?磁共振到底有沒有輻射呢?8月1日,記者採訪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張偉,為大家一一解答。
  • 創建三所醫院兩個研究所 一代名醫心臟留安貞
    分,吳英愷院士懷著無限的眷戀,與他心愛的「孩子」——安貞醫院告別了,與他心愛的事業告別了。 遵照吳英愷院士的遺願,他的心臟被完好地保存起來,安放在安貞醫院外科大樓裡。  吳英愷院士1910年5月8日生於遼寧省新民縣,滿族,他一生共主持創建了三所醫院,兩個研究所,五個心胸外科,最後創建的就是著名的北京安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