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完成該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

2021-01-09 齊魯晚報網

近日,在齊魯醫院心內科張運院士和張梅主任指導下,心內科張鵬飛主任醫師和放射科王茜副主任醫師合作完成了齊魯醫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標誌著該院在這一領域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

該病例患者為60歲女性,以胸悶憋氣5年為主訴入院,有高血壓、腦梗死和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病史,心電圖報告多導聯的ST-T改變,並因此疑診為冠心病而行冠狀動脈造影,但並無阻塞性病變發現。此次一站式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左心室壁輕度增厚,各左心室節段血流灌注及血流儲備出現差異(左圖),各節段血流灌注速度不均一(右圖),對解釋了患者症狀和長期心電圖異常提供了依據。

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包含了心臟形態、結構、收縮功能信息,還包含了心肌組織成分、心肌血流灌注與儲備信息,並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評估心肌力學和心腔內血流動力學信息,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危險度分層、療效評價和預後評判上具有重要價值。

磁共振已被公認為心臟大小、收縮功能檢查的「金標準」,對心肌纖維化、脂質浸潤等組織成分具有較為準確的識別價值,被稱為「無創」心肌活檢。近年來的技術進步,使得該技術可評估靜息與負荷狀態下的心肌血流,對心肌血流額儲備的檢測價值已等同於核素檢查,被多個國際影像學指南推薦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相關焦點

  • 齊魯醫院血液透析團隊成功完成即穿型人工血管安裝
    6月2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透析團隊成功完成該院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這項技術的開展,標誌著該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邁上新的臺階。患者2年前罹患腎臟病,後病情逐漸加重達透析標準,目前已以股靜脈置管作為臨時通路開始透析治療。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心臟磁共振已可媲美病理檢查!阜外醫院趙世華述評
    近期,阜外醫院趙世華教授在《國際心血管影像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出,心臟磁共振(CMR)檢查在評估心肌組織異常,比如充血、水腫、壞死、纖維化等方面的價值可與「金標準」病理檢查媲美,而且心臟磁共振檢查是無創的,可實時提供信息。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微創瓣膜團隊再創全國TAVR手術記錄日前,華西醫院心外雜交手術室內產生了一項新的全國紀錄——單中心經心尖TAVR手術總例數突破150,並且成為全國唯一過百的中心。2014年3月,華西心外微創瓣膜團隊開展了全國首例經心尖TAVR手術。
  • 體重1.8斤的早產兒腦積水,齊魯醫院多學科聯手救治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內科新生兒病房、神經外科和麻醉科通力合作為出生34天、體重1.8Kg、腦室內出血後腦積水的早產兒成功施行Ommaya囊植入術,間歇穿刺儲液囊抽放腦脊液。4月10日,患兒回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複查,顱腦超聲未見側腦室增寬,給予停止Ommaya囊穿刺引流,術後患兒恢復良好。患兒男性,34天,孕29+4周早產,出生時重度窒息,出生體重1250g,經積極復甦搶救成功後,轉入新生兒病房。
  • 湘雅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鏡面人心臟「迷宮手術」
    人民網長沙8月5日電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教授劉立明團隊成功為吳先生做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吳先生今年39歲,在福建泉州工作。一場意外,讓他被確診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而且發現自己的心臟長在胸腔右側,和正常人不一樣,也就是 「鏡面人」,這種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
  • 你以生命相託我必全力以赴 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
    圖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提供  【決戰最前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醫護人員全力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先後派出四批援鄂醫療隊共計150名隊員。其中第四批醫療隊131人,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兩個重症病區。
  •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4: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德裡2月5日電(記者 方長平)西班牙醫生近日成功地為一名67歲男性患者實施了世界首例將間質細胞移植給心臟的手術。
  • 英國完成世界首例磁共振成像心臟手術
    新華社倫敦1月11日電 (記者黃堃)英國醫生最近為一名六歲男孩進行了心臟手術,與其他手術不同的是,這次手術並沒有使用X光來透視人體,而是在世界上首次採用磁共振成像技術進行這種心臟肺動脈瓣擴張手術。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11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利用與德國同行合作研發的技術進行了這次手術。這名男孩患有先天性肺動脈瓣狹窄,即心臟右心室通向肺動脈的出口狹窄,導致血液流量不足。其治療方式是將一根導管順著血管送到肺動脈瓣的位置,用導管前端類似氣球的裝置將肺動脈瓣撐開,過去都是使用X光來「透視」跟蹤導管在人體血管內的運動位置。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2019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近日,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發布醫院2019年十大新聞,其中包括醫院順利通過三甲覆審現場評審、全國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在該院成功實施、2019年槐蔭區白內障患者公益復明項目啟動等。
  • 喜報| 東昌府人民醫院成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一批關節外科專科...
    2019年10月18日—19日,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關節外科學分會第二屆學術會議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關節外科專科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召開。東昌府人民醫院成為第一批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關節外科專科聯盟35家醫院成員單位,脊柱關節外科苗峰田醫生作為代表出席本次會議及授牌儀式。
  •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
    5月24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功開展一例達到國際水平的「人工心臟」植入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總院長、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教授主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知名專家程兆雲教授擔任助手,為一名39歲的重症急診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人工心臟」。
  • 全國縣級醫院首例!高密市人民醫院完成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
    8月11日上午,高密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g的無線起搏器成功植入一名竇性停搏的患者體內。整個手術僅耗時30分鐘,患者目前術後反應良好,已轉入病房進行術後觀察。這是全國縣級醫院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該技術目前代表起搏植入領域的最高水平。
  •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首例心臟射頻消融術
    為患者實施心臟射頻消融術。紅網時刻婁底11月24日訊(記者 李響炮 通訊員 鄢婷)11月22日下午,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在湘雅附二聯盟醫院專家的指導下,為一名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實施了心臟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手術歷時40分鐘,過程順利。據了解,這是該院心血管內科首例正式實施的心臟射頻消融手術。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通過推動醫工交叉開展學科特色建設
    6月25日,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骨科主任李建民及科研處副處長楊曉雲帶領下,骨科劉培來教授、劉新宇教授以及山東大學校內交叉學科方向的材料學院王協彬副研究員、機械工程學院劉文強工程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骨科的多位青年骨幹醫生,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九院)骨科交流訪問。
  • 江蘇首臺智慧型生命感知磁共振在中大醫院投入使用
    無需屏氣、噪音更小、圖像更精準、一鍵定位……近日,江蘇省內首臺擁有各種智慧型功能的生命感知磁共振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已投入使用。這個「讓設備配合患者」的最新3.0T磁共振檢查不再冷冰冰,而是化身成暖心「大白」,因為它最懂醫患的心。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終身教授」張茂宏教授逝世,山東省大內科領域...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日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網發布消息,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專家張茂宏教授逝世。消息稱,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專家、醫學教育家、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終身教授」,我院腫瘤中心及血液科原主任張茂宏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12日17時22分在濟南逝世,享年92歲。張茂宏教授,男,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1929年2月2日出生。
  • 除顫器患者不再有磁共振掃描限制!山東省首例3TMRI兼容ICD在青成功...
    青島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李麗濤 通訊員 徐福強)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心臟中心李賓公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國內首批、山東省首例3.0T磁共振(3TMRI)兼容心律轉復除顫器(ICD)的植入,標誌著全球領先的3TMRI兼容起搏技術在我省正式應用於臨床,該款ICD為全球首款3.0T & 1.5T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全科醫學科/康復科病房啟用
      半島網12月1日消息   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提升醫院慢病及康復醫療服務水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在第二住院部新開設全科醫學科/康復科病房,於12月1日正式啟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副院長張彤,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郭媛出席啟用儀式並分別為「全科醫學科/康復科病房」「帕金森病康復治療中心」和「骨質疏鬆專病治療中心」揭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全科醫學科主任譚東、康復科副主任於少平參加活動,由譚東主持儀式。
  • 市一醫院成功完成首例CRT—D植入術
    本報訊  近日,市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獨立完成了首例CRT—D(心臟再同步起搏及自動除顫器)植入術。近三年來,77歲的邵大爺只要稍稍活動,就會出現胸悶、喘不上氣的情況,休息後症狀會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