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齊魯醫院心內科張運院士和張梅主任指導下,心內科張鵬飛主任醫師和放射科王茜副主任醫師合作完成了齊魯醫院首例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標誌著該院在這一領域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
該病例患者為60歲女性,以胸悶憋氣5年為主訴入院,有高血壓、腦梗死和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病史,心電圖報告多導聯的ST-T改變,並因此疑診為冠心病而行冠狀動脈造影,但並無阻塞性病變發現。此次一站式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左心室壁輕度增厚,各左心室節段血流灌注及血流儲備出現差異(左圖),各節段血流灌注速度不均一(右圖),對解釋了患者症狀和長期心電圖異常提供了依據。
心臟功能磁共振檢查包含了心臟形態、結構、收縮功能信息,還包含了心肌組織成分、心肌血流灌注與儲備信息,並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評估心肌力學和心腔內血流動力學信息,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危險度分層、療效評價和預後評判上具有重要價值。
磁共振已被公認為心臟大小、收縮功能檢查的「金標準」,對心肌纖維化、脂質浸潤等組織成分具有較為準確的識別價值,被稱為「無創」心肌活檢。近年來的技術進步,使得該技術可評估靜息與負荷狀態下的心肌血流,對心肌血流額儲備的檢測價值已等同於核素檢查,被多個國際影像學指南推薦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