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醫院血液透析團隊成功完成即穿型人工血管安裝

2020-12-05 齊魯壹點

6月2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透析團隊成功完成該院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這項技術的開展,標誌著該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邁上新的臺階。

患者2年前罹患腎臟病,後病情逐漸加重達透析標準,目前已以股靜脈置管作為臨時通路開始透析治療。患者有長期透析的需求,需要建立穩定可靠的長期透析通路,但患者前臂血管發育差 ,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條件風險較高,且目前患者股靜脈置管已置放一段時間,感染風險迫在眉睫,即使勉強建立自體內瘻,亦可能無法及時成熟。

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淨化科田軍主任指導下,郭寧主治醫師為患者做了充分的術前評估,制定了手術方案,決定建立即穿型人工血管內瘻。患者雖血管存在鈣化,且血管內壁分層,手術難度較大,但得益於術前仔細評估及術中仔細操作,手術團隊以技術克服了困難,順利置放了即穿型人工血管,患者不日就有望拔除股靜脈導管,使用人工血管進行血液透析。

田軍介紹說,在有長期透析的患者無法建立自體內瘻時,可為患者建立人工血管內瘻,人工血管內瘻可以在保證充分的透析的基礎上,減少因使用導管透析而發生感染、中心靜脈狹窄等併發症發生,即穿型人工血管內瘻技術在手術24小時後就能進行穿刺,能夠減少患者等待時間,避免多次次插管風險,為透析患者帶來福音。

目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管通路團隊可以為透析患者提供通路建立、併發症的維護等一站式服務(包括AVF建立,TCC置入,血管PTA技術,AVG安裝等技術),為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帶來安全與保障,保障透析患者「生命線」的暢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郭寧)

相關焦點

  • 蘇州科技城醫院完成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
    蘇州科技城醫院完成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 2019-03-31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人血液透析4年,左側血管耗竭!人工血管內瘻術重建「生命線」
    在完善手術相關準備後,黃映紅帶領血管通路成員副主任醫師王慧、袁新科,聯合血管外科主任李可、B超室主治醫師羅元臣,為路先生開展了即穿型人工血管內瘻手術(AVG)。 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血管通路團隊去年已開展超聲引導下動靜脈內瘻PTA術,此次人工血管內瘻的成功,標誌醫院尿毒症血管通路技術水平又邁上了新臺階。
  • 海慈醫療集團血液透析團隊成功完成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術
    半島記者 齊娟8月20日,海慈醫療集團血液透析團隊成功為一名難以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的尿毒症患者實施了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術,打通了患者的生命通道。開展人造血管內瘻術,標誌著我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邁上新的臺階。患者葉女士患有糖尿病十多年,四年前進入尿毒症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至今。
  • 「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開班
    5月18日至5月20日,為期三天的「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培訓班在京舉辦。培訓班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辦、北京大學醫院協辦,本屆培訓班由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張憲生主持並授課。
  • 打通生命線: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
    有部分患者因為年齡大、血管條件差等因素,不能成功地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而苦不堪言,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在長沙舉行的「2016年中國海峽醫生集團聯盟、海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腔內治療高峰論壇暨湖南省血管通路學組年會」上,發布了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手術成功實施,標誌著湖南血管通路建設邁入國際化水平。
  • 血液透析新通道 航空總醫院完成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近日,航空總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完成了醫院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手術。 為避免中心靜脈狹窄,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又能為透析治療提供通路,在科主任康志敏主任醫師主持下,腎內科進行了多次的血管通路建立分析會,制定人工血管內瘻圍手術期的醫療流程,並全科培訓;在對患者的雙上肢前臂和上臂血管進行細緻的檢查,及考慮患者後續治療的可能性後,最終決定為患者開展左上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 衡陽老太血液透析陷困境!血管條件差,「人工血管移植」來幫忙
    10月24日,湖南省人民醫院集團祁東縣人民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人工血管移植內瘻手術。血液透析治療近1年。,於2018年10月24日,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左上臂人工血管移植內瘻術。
  • 北大醫院舉辦「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展示多項創新...
    2017年5月19日至21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成功舉辦「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作為北京市繼續教育項目,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張憲生主持本次培訓班,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室、手術室、麻醉科聯合承辦。
  • 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成功開展尿毒症患者人工血管內瘻術
    74歲的路先生,維持性血液透析4年。2017年行左前臂動靜脈內瘻(AVF),2年後閉塞,2019年行左上臂高位動靜脈內瘻(AVF)。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
  • 益陽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全市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紅網時刻益陽5月30日訊(通訊員 譚歲賽 熊建明)近日,益陽中心醫院普外科三病區血管外科遇到一個自身血管條件非常差的尿毒症患者夏爺爺,入院時全身上下找不到一條可供使用的淺靜脈,那麼如何創造新的生命通道呢?
  • 打通"生命通道"——"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舉行
    5月18日是全國血管健康日,目前國內唯一一個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專科培訓班——第三屆「人工血管血液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5月17日-19日在京舉辦。培訓班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辦、北京大學醫院協辦,本屆培訓班由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張憲生主持並授課。
  • 尿毒症加糖尿病 常州醫院為老年患者實施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術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對於一些尿毒症患者來說,需要長期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常州70歲的蔣先生卻因為血管硬化嚴重,無法正常進行血透。為此,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們用了一根人工血管解決了這一難題。
  • 常州開展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術 挽救尿毒症患者
    49 /a/20200330/746618cb3c864a13be19b88a8be10f9f.shtml   尿毒症患者需要長期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
  • 龍華醫院血管外科牽頭首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臨床試驗
    央廣網上海8月3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陳豪)近日,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婭雪牽頭主持的透析人工血管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案通過倫理審查,這標誌著第一款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龍華醫院實施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龍華醫院實施我國首例國產透析用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2020-11-25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期透析血管通路惡化,醫生用「人工血管」為尿毒症患者架起生命線
    楚天都市報5月3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每個季度,尿症患者歐陽先生去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時總會來到病房,找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腎病風溼科黃小妹主任醫師合影,這一習慣,歐陽先生保持了近6年,即便因尿毒症導致眼睛幾乎失明行動不便,他也沒有間斷過。
  • 尿毒症病人血管堵塞無法透析 人工血管重建生命線
    用人工血管可以用來代替人體「壞」掉的血管。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一次特殊的人工血管移植,為一名無法進行透析的尿毒症病人重新搭建起了生命線。很多腎病患者需要透析,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他們長期存活的生命線。
  • 華西廣安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華西廣安醫院腎臟內科成功開展了該院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標誌著該院腎臟內科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領域取得了技術上的新突破,填補了廣安市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的空白。
  • ...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開展首例經右側頸外靜脈置入血液透析長期導管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曹牡華、陳雪旻報導:近日,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在科主任邱國萍指導下,由王滿庭主治醫師主刀操作,成功開展了九江市首例超聲引導下DSA介入下經右側頸外靜脈置入血液透析長期導管。該項新技術的開展,標誌著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在尿毒症血管通路建立及併發症的處理上走在了全市領先地位。
  • 三亞市人民醫院 成功實施血管成型手術
    本報訊(記者 盧智子 通訊員 陳開藝)近日,三亞市人民醫院腎內科的兩位青年醫師——吳琳虹主治醫師、龍作鵬主治醫師共同為一位自體動靜脈內瘻狹窄患者成功實施了DSA下經皮腔內血管成型術(PTA),開通了該位患者血液透析生命線,避免了開放手術重建內瘻之苦。三亞市人民醫院是省內繼海南省人民醫院之後成功實施該手術的第二家醫院,同時也是瓊南地區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