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成功開展尿毒症患者人工血管內瘻術

2020-12-05 瀟湘晨報

74歲的路先生,維持性血液透析4年。2017年行左前臂動靜脈內瘻(AVF),2年後閉塞,2019年行左上臂高位動靜脈內瘻(AVF)。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

近日,路先生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就診,科室主任黃映紅為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反覆開展風險評估。在完善手術相關準備後,黃映紅帶領血管通路成員副主任醫師王慧、袁新科,聯合血管外科主任李可、B超室主治醫師羅元臣,為路先生開展了即穿型人工血管內瘻手術(AVG)。手術成功,術後第二天順利穿刺。

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血管通路團隊去年已開展超聲引導下動靜脈內瘻PTA術,此次人工血管內瘻的成功,標誌醫院尿毒症血管通路技術水平又邁上了新臺階。

通訊員袁新科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老人血液透析4年,左側血管耗竭!人工血管內瘻術重建「生命線」
    2017年行左前臂動靜脈內瘻(AVF),2年後閉塞,2019年行左上臂高位動靜脈內瘻(AVF)。 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
  • 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
    近日,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風溼科成功實施首例B超引導下自體動靜脈內瘻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通過血管介入的方法處理維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併發症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陳某,因患尿毒症在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風溼科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
  • 不用開刀,PTA術解決尿毒症患者動靜脈內瘻狹窄或閉塞
    11月13日,祈福醫院腎內科透析通路團隊傳來了一則喜訊!在超聲科的協助下,腎內科團隊再次成功完成了一例複雜疑難閉塞內瘻PTA術+血栓抽吸術,這是目前番禺地區首例由腎內科獨立開展的動靜脈內瘻超聲介入治療手術,開創了番禺地區治療動靜脈內瘻狹窄、血栓及閉塞性疾病的新篇章!解析:PTA術是指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簡稱球囊擴張治療技術。
  • 益陽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全市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紅網時刻益陽5月30日訊(通訊員 譚歲賽 熊建明)近日,益陽中心醫院普外科三病區血管外科遇到一個自身血管條件非常差的尿毒症患者夏爺爺,入院時全身上下找不到一條可供使用的淺靜脈,那麼如何創造新的生命通道呢?
  • 華西廣安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華西廣安醫院腎臟內科成功開展了該院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標誌著該院腎臟內科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領域取得了技術上的新突破,填補了廣安市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的空白。
  • 星醫技術丨超聲引導下PTA,疏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線」
    彩色都卜勒超聲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領域廣泛用於指導穿刺、評估血管,而超聲引導下的PTA治療動靜脈內瘻狹窄對於淺表血管病變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它避免患者的輻射傷害及對比劑損害,故而在近年來得到了推廣。我院自1998年12月成立血液淨化中心以來,在主任霍世寅教授的帶領下積極學習血管通路先進技術,前後派出科室數名醫務人員進修學習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維護技術,自中心成立以來內瘻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
  • 贛醫一附院在全市腎內科領域率先開展人造血管內瘻成形術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王潤秀、王健、廖娟報導: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又稱為患者的「生命通道」,國內共識指出,血管通路優選自體動靜脈內瘻,其次人造血管內瘻,最後選擇中心靜脈導管透析。在專家的指導與科室團隊的合作努力下,贛醫一附院腎內科血透通路技術又上新的臺階——成功開展第一例人造血管內瘻術。
  • 血液透析新通道 航空總醫院完成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近日,航空總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完成了醫院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手術。 為避免中心靜脈狹窄,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又能為透析治療提供通路,在科主任康志敏主任醫師主持下,腎內科進行了多次的血管通路建立分析會,制定人工血管內瘻圍手術期的醫療流程,並全科培訓;在對患者的雙上肢前臂和上臂血管進行細緻的檢查,及考慮患者後續治療的可能性後,最終決定為患者開展左上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 首次開展動靜脈內瘻人工血管成形術市人民醫院填補焦作一項技術空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施學霞    本報訊來自焦作市人民醫院的最新消息,該院泌尿內科首次開展一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瘻人工血管成形術,填補了焦作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的空白,為更多血液透析患者開啟了「新通路」。
  • 長期透析血管通路惡化,醫生用「人工血管」為尿毒症患者架起生命線
    楚天都市報5月3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每個季度,尿症患者歐陽先生去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時總會來到病房,找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腎病風溼科黃小妹主任醫師合影,這一習慣,歐陽先生保持了近6年,即便因尿毒症導致眼睛幾乎失明行動不便,他也沒有間斷過。
  • 「嘉一」腎內科成功開展人造血管動靜脈造瘻術
    8月17日中午,嘉興市第一醫院腎內科吳恆蘭和張敏副主任醫師,正在為接下來的一場腎內科全新的手術做著準備。
  • 打通生命線: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
    有部分患者因為年齡大、血管條件差等因素,不能成功地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而苦不堪言,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在長沙舉行的「2016年中國海峽醫生集團聯盟、海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腔內治療高峰論壇暨湖南省血管通路學組年會」上,發布了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手術成功實施,標誌著湖南血管通路建設邁入國際化水平。
  • 尿毒症病人血管堵塞無法透析 人工血管重建生命線
    用人工血管可以用來代替人體「壞」掉的血管。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一次特殊的人工血管移植,為一名無法進行透析的尿毒症病人重新搭建起了生命線。很多腎病患者需要透析,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他們長期存活的生命線。
  • 莆田市開展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東南網莆田12月22日訊(通訊員 薛秉瑋 陳建飛)日前,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腎內科陳洪副主任醫師帶領的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實施了莆田市首例針對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工血管成形術。該手術的成功實施,為莆田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治療開啟了新的篇章。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開展彩超引導下血管通路PTA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周潔 于濤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小組在超聲引導下,成功開展了尿毒症患者動靜脈內瘻PTA(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手術,順利為多名尿毒症患者解決了動靜脈內瘻狹窄,開通了透析通路。
  • 蘇州科技城醫院完成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
    3月30日,蘇州科技城醫院腎內科團隊聯合血管外科團隊成功完成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這項技術的開展
  • 襄陽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血管通路PTA精英進階班」開班
    襄陽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血管通路PTA精英進階班」開班為提高基層醫院救治尿毒症患者的水平,避免患者因血管通路問題四處求醫,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健康問題,襄陽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組織開辦了「血管通路PTA精英進階班」。
  • 縣醫院腎內成功開展一例 內瘻血管狹窄球囊擴張術
    近日,溫縣人民醫院腎內科王蛟大夫首次獨立成功完成一例DSA引導下內瘻血管狹窄球囊擴張術,不僅給廣大血液透析患者帶來了重獲新生的福音,更標誌著該院腎內科治療動靜脈內瘻及中心靜脈狹窄疾病技術再躍新臺階。
  • 常州開展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術 挽救尿毒症患者
    30 13:46:49 /a/20200330/746618cb3c864a13be19b88a8be10f9f.shtml   尿毒症患者需要長期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
  • 造瘻高手高民:守好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生命通道
    中大醫院腎臟內科血液淨化中心主任、國內著名血管通路專家高民副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緊急攻堅,在上肢已無血管可用的艱難條件下,另闢蹊徑,創新性提出「三步走」手術策略,為李大爺成功施行了下肢造瘻,建立了有效的長期透析的血管通路,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