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2月24日訊(記者周紅泉 實習生禹麗麗)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線。有部分患者因為年齡大、血管條件差等因素,不能成功地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而苦不堪言,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在長沙舉行的「2016年中國海峽醫生集團聯盟、海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腔內治療高峰論壇暨湖南省血管通路學組年會」上,發布了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手術成功實施,標誌著湖南血管通路建設邁入國際化水平。
患者是來自湖南懷化65歲的宋大爺,規律透析了8年,由於自身血管條件不佳,多次上肢內瘻均不成功,透析時因導管反覆感染,無奈下找到湖南伍錕醫生集團創始人、湘雅三醫院血透室主任伍錕教授。
12月1號,經充分評估後,伍錕教授及其團隊給患者成功實施了「左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移植建立內瘻」,這樣不需要常規人工血管4周左右的成熟期,避免了導管的繼續使用,最大程度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術後24個小時,患者就穿刺成功並進行了血液透析,現順利出院回當地繼續透析治療。
「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較上肢而言,分離吻合的難度更大,技術要求更高。」伍錕教授說。而目前世界上僅在歐洲報導3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成功建立,國內在此之前在該領域尚處於空白地帶。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手術的成功實施,推動了湖南血管通路建設邁入國際化水平。
本次論壇由中國醫院協會血液淨化管理分會湖南血管通路學組、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聯合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100餘家醫院的300餘名腎內科專家學者齊聚星城,圍繞疑難血管通路的建立和腔內治療、尿毒症甲旁亢手術治療各細分領域進行專題講座,並分享典型案例。首屆尿毒症甲旁亢手術治療研討會提出推廣和普及尿毒症甲旁亢手術。大會成立了中國海峽醫生集團(湖南長沙)聯盟成立,國內首個專注腎病的醫生集團——伍錕醫生集團創始人、湘雅三醫院血透室主任伍錕教授擔任本屆聯盟主席。
湖南省衛計委重點項目辦主任唐秋成、長沙市衛計委醫政處張樹生,湘雅三醫院黨委書記羅愛靜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