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箭頭處
「腎臟專家」
,關注我們哦!!血管通路是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先決條件,永久性血透通路是透析腎友賴以生存的「生命線」。當然永久性血透通路須遵循「自體血管內瘻第一」的原則,但是對於自身血管條件過差或血管資源耗竭的腎友,移植動靜脈內瘻就成了較好的選擇。
移植動靜脈內瘻所採用的血管目前多為人造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等)製成,故人們常把它稱作:人造血管內瘻。
+成熟時間短,術後2-3周便可使用
+較大的血管穿刺面積,容易穿刺
+不同形狀和特點的人造血管可供採用
+相關併發症方便外科手段修復
!發生血栓、感染的風險較高
!使用壽命較自體血管短
! 費用較高
1.需進行長期血液透析的終未期腎病患者;
2.血管纖細,不能製作自體內瘻;
3.製作內瘻或反覆靜脈穿刺等原因導致的上肢血管耗竭;
4.糖尿病、周圍血管病等使上肢血管嚴重破壞;
5.內瘻出現狹窄等併發症需移植血管搭橋等。
選擇患者一側前臂( 一般為非優勢側 ),在動脈及靜脈處各做一個切口, 將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兩端分別與肱動脈及肘正中靜脈或貴要靜脈行U 型端側吻合。(如下圖所示)
注意觀察術側肢體皮膚的顏色、溫度,將抬高術肢45°。
術肢術後3~5天可做握拳運動,增加血流,防止血栓形成,如是高凝者,按醫囑服用抗凝藥。
在醫生的指導下判斷瘻管是否通暢,有異常及時聯繫手術醫生。
充分暴露術側的上臂,採用視、觸、聽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
視:查看內瘻吻合處位置,血管的走形,血管輪廓是否清晰,腫脹是否消退,內瘻側手臂的甲床﹑手指﹑掌背部有無蒼白、腫 脹,血運是否良好;
觸:用手指指腹依次觸摸吻合口、流出段、瘻體、流入段有無震顫音,感覺血管粗細、張力、搏動強弱;
聽:聽診內瘻雜音的強弱來判斷人造血管的動脈與靜脈端,內瘻雜音強的為靜脈端,內瘻雜音弱的一端為動脈端。
穿刺前,應注意觀察有無皮膚感染、異常泌物、皮膚瘀斑、色素沉著、異常包塊及血腫跡象,避免在感染及血腫部位進行穿刺。有異常發現,及時向腎內科醫生求助。
1.繩梯式穿刺法;
2.穿刺時肢體制動,禁止扎止血帶;
3.穿刺點選擇:吻合口處5cm以上為動脈穿刺點,動靜脈穿刺點間距為5-10cm。距吻合口3cm以內禁止穿刺,兩次穿刺點距 0.5 - 1cm,禁止反覆在同一點穿刺;
4.禁止在弧形轉彎處穿刺;
5.動靜脈交叉穿刺,最好不在同一水平上穿刺;
6.進針方向:靜脈端針尖指向近心端;動脈端針尖可指向遠心端或近心端;
7.進針方法:繃緊固定皮膚,血管,針尖斜面朝上,以40-45°角針,進入血管後會有明顯的「突破感」,再降低角度平行將針體平推入血管,回抽血液確認穿刺成功,再交叉固定牢固。若穿刺失敗,立即拔針,重穿。
1.指壓法:食指及中指壓迫,壓迫時垂直於血管進針點,另一指壓在皮膚進針點上;
2.貼創口貼,採用無菌紗布卷快人工加壓法止血;
3.按壓力度和時間:壓力適中,既然保持穿刺點不出血,又能保持人造血管中血液流動,在壓迫部位近心端觸及震顫,聽診器可聽及血管雜音。持續按壓15-30分鐘止血,對凝血機制差的,可適當延長按壓時間;
4.嚴禁用繃帶加壓止血;
5.拔針過程中勿加壓,避免穿刺針斜面切割血管;
6.如血液粘稠度較高或者血壓偏低的患者,應稍減輕按壓力度,密切觀察內瘻功能情況;
7.若穿刺點有滲血,更換無菌紗布卷快指壓法直至止血為止,再次判斷人造血管內瘻功能是否正常。
1.為了避免穿刺和手術導致感染的發生,手術前後常規使用抗生素;
2.透析前日用肥皂清洗內瘻側手臂;
3.穿刺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防止穿刺針汙染或穿刺部位消毒不嚴,消毒時以穿刺點為中心,用碘伏棉籤由內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範圍>6cm,消毒後不可再用手指觸摸血管, 每次更換穿刺點, 保持置管處清潔乾燥等。
不管是哪種透析通路,都是透析腎友的「生命線」(關於自體內瘻的保護可參考往期文章:手上有瘻,心裡不慌——談談動靜內瘻的自我保護)。希望醫護同心,共同維護「生命線」的通暢,呵護腎友的健康!
供稿:周天瑞
編輯:付 鍇
參考文獻:
1.中國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血管通路工作組.中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專家共識(第2 版)[J].中國血液淨化,2019,18(6):365-381
2.葉朝陽,趙久陽等.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與臨床應用(第2 版)[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
3.陳香美. 血液淨化標準操作規程[M].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0.
4.王質剛. 血液淨化學(第4 版)[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