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管內瘻,你「造」(知道)嗎?

2021-01-20 腎臟專家

                            

點擊箭頭處

「腎臟專家」

,關注我們哦!!


血管通路是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先決條件,永久性血透通路是透析腎友賴以生存的「生命線」。當然永久性血透通路須遵循「自體血管內瘻第一」的原則,但是對於自身血管條件過差或血管資源耗竭的腎友,移植動靜脈內瘻就成了較好的選擇。

移植動靜脈內瘻所採用的血管目前多為人造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等)製成,故人們常把它稱作:人造血管內瘻。

 


+成熟時間短,術後2-3周便可使用

+較大的血管穿刺面積,容易穿刺

+不同形狀和特點的人造血管可供採用

+相關併發症方便外科手段修復


 


!發生血栓、感染的風險較高

!使用壽命較自體血管短

! 費用較高

 

1.需進行長期血液透析的終未期腎病患者;

2.血管纖細,不能製作自體內瘻;

3.製作內瘻或反覆靜脈穿刺等原因導致的上肢血管耗竭;

4.糖尿病、周圍血管病等使上肢血管嚴重破壞;

5.內瘻出現狹窄等併發症需移植血管搭橋等。

 

選擇患者一側前臂( 一般為非優勢側 ),在動脈及靜脈處各做一個切口, 將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兩端分別與肱動脈及肘正中靜脈或貴要靜脈行U 型端側吻合。(如下圖所示)

 


注意觀察術側肢體皮膚的顏色、溫度,將抬高術肢45°。

術肢術後3~5天可做握拳運動,增加血流,防止血栓形成,如是高凝者,按醫囑服用抗凝藥。

在醫生的指導下判斷瘻管是否通暢,有異常及時聯繫手術醫生。

 


充分暴露術側的上臂,採用視、觸、聽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

視:查看內瘻吻合處位置,血管的走形,血管輪廓是否清晰,腫脹是否消退,內瘻側手臂的甲床﹑手指﹑掌背部有無蒼白、腫 脹,血運是否良好;

觸:用手指指腹依次觸摸吻合口、流出段、瘻體、流入段有無震顫音,感覺血管粗細、張力、搏動強弱;

聽:聽診內瘻雜音的強弱來判斷人造血管的動脈與靜脈端,內瘻雜音強的為靜脈端,內瘻雜音弱的一端為動脈端。


  


穿刺前,應注意觀察有無皮膚感染、異常泌物、皮膚瘀斑、色素沉著、異常包塊及血腫跡象,避免在感染及血腫部位進行穿刺。有異常發現,及時向腎內科醫生求助。 



1.繩梯式穿刺法;

2.穿刺時肢體制動,禁止扎止血帶;

3.穿刺點選擇:吻合口處5cm以上為動脈穿刺點,動靜脈穿刺點間距為5-10cm。距吻合口3cm以內禁止穿刺,兩次穿刺點距 0.5 - 1cm,禁止反覆在同一點穿刺;

4.禁止在弧形轉彎處穿刺;

5.動靜脈交叉穿刺,最好不在同一水平上穿刺;

6.進針方向:靜脈端針尖指向近心端;動脈端針尖可指向遠心端或近心端;

7.進針方法:繃緊固定皮膚,血管,針尖斜面朝上,以40-45°角針,進入血管後會有明顯的「突破感」,再降低角度平行將針體平推入血管,回抽血液確認穿刺成功,再交叉固定牢固。若穿刺失敗,立即拔針,重穿。


  



1.指壓法:食指及中指壓迫,壓迫時垂直於血管進針點,另一指壓在皮膚進針點上;

2.貼創口貼,採用無菌紗布卷快人工加壓法止血;

3.按壓力度和時間:壓力適中,既然保持穿刺點不出血,又能保持人造血管中血液流動,在壓迫部位近心端觸及震顫,聽診器可聽及血管雜音。持續按壓15-30分鐘止血,對凝血機制差的,可適當延長按壓時間;

4.嚴禁用繃帶加壓止血;

5.拔針過程中勿加壓,避免穿刺針斜面切割血管;

6.如血液粘稠度較高或者血壓偏低的患者,應稍減輕按壓力度,密切觀察內瘻功能情況;

7.若穿刺點有滲血,更換無菌紗布卷快指壓法直至止血為止,再次判斷人造血管內瘻功能是否正常。

 

 


1.為了避免穿刺和手術導致感染的發生,手術前後常規使用抗生素;

2.透析前日用肥皂清洗內瘻側手臂;

3.穿刺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防止穿刺針汙染或穿刺部位消毒不嚴,消毒時以穿刺點為中心,用碘伏棉籤由內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範圍>6cm,消毒後不可再用手指觸摸血管, 每次更換穿刺點, 保持置管處清潔乾燥等。 


 

不管是哪種透析通路,都是透析腎友的「生命線」(關於自體內瘻的保護可參考往期文章:手上有瘻,心裡不慌——談談動靜內瘻的自我保護)。希望醫護同心,共同維護「生命線」的通暢,呵護腎友的健康!


供稿:周天瑞

編輯:付  鍇


參考文獻:

1.中國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血管通路工作組.中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專家共識(第2 版)[J].中國血液淨化,2019,18(6):365-381

2.葉朝陽,趙久陽等.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與臨床應用(第2 版)[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

3.陳香美. 血液淨化標準操作規程[M].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0.

4.王質剛. 血液淨化學(第4 版)[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









相關焦點

  • 贛醫一附院在全市腎內科領域率先開展人造血管內瘻成形術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王潤秀、王健、廖娟報導: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又稱為患者的「生命通道」,國內共識指出,血管通路優選自體動靜脈內瘻,其次人造血管內瘻,最後選擇中心靜脈導管透析。在專家的指導與科室團隊的合作努力下,贛醫一附院腎內科血透通路技術又上新的臺階——成功開展第一例人造血管內瘻術。
  • 人造血管內瘻,使用過程需要注意什麼?
    許多患者隨著長期透析,自體血管資源日益耗竭。不得不需要進行人工血管移植動靜脈內瘻(以下簡稱AVG)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而人工血管移植動靜脈內瘻的術後使用質量,一方面取決於患者自身機體狀態,另一方面也取決於血管通路的護理水平。因此,本文從人工血管移植內瘻術後護理的角度談談其注意事項。
  •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動靜脈內瘻及長期置管
    我們知道要是想進行血液透析就的建立屬於自己的血管通路,那麼這個血管通路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又稱血液通路,就是把患者體內的血液引出來進入透析器,在透析器中進行物質交換,然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的一個過程。
  • 老人血液透析4年,左側血管耗竭!人工血管內瘻術重建「生命線」
    2017年行左前臂動靜脈內瘻(AVF),2年後閉塞,2019年行左上臂高位動靜脈內瘻(AVF)。 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
  • 寧德市首例採用超聲引導下開通閉塞人造血管手術成功
    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線」常「堵車」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血液透析得以實施的首要條件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因此血管通路的好壞,決定了患者透析的效果和長期存活率,是患者維持血液透析的「生命線」。腎內科主任醫師潘淼介紹,血液透析患者大多選擇自體動靜脈內瘻,但有少部分患者不能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因此,人造血管內瘻就成為這類患者的首選血管通路。
  • 縣醫院腎內成功開展一例 內瘻血管狹窄球囊擴張術
    近日,溫縣人民醫院腎內科王蛟大夫首次獨立成功完成一例DSA引導下內瘻血管狹窄球囊擴張術,不僅給廣大血液透析患者帶來了重獲新生的福音,更標誌著該院腎內科治療動靜脈內瘻及中心靜脈狹窄疾病技術再躍新臺階。
  • 人工血管內瘻新技術,為血透患者的生命線保駕護航
    1年前建立了左前臂高位動靜脈內瘻但好景不長徐先生的前臂內瘻先後出現狹窄及血栓事件最近一次內瘻血管再次閉塞為了找到其原因蘇州科技城醫院腎內科主任侯國存及其團隊使用血管造影技術來評估徐先生的血管發現他左上臂頭靜脈近心端局部管腔狹窄管腔內多發血栓形使用球囊擴張技術及Forgaty導管取栓技術仍無法開通動靜脈內瘻
  • 三亞成功開展超聲引導下動靜脈內瘻球囊擴張術
    從三亞市人民醫院獲悉,日前,三亞市人民醫院腎內科骨幹龍作鵬主治醫師為三位患者成功實施了超聲引導下動靜脈內瘻球囊擴張術。該技術系瓊南地區首次開展。第一位患者術前和術後馬上進行透析的情況手術影像一位患者為老年男性,78歲,慢性腎臟病5期,血液透析6年,左上肢自體動靜脈內瘻,透析流量下降1周入院。經超聲檢查診斷為內瘻兩處狹窄。另一位患者為老年男性,62歲,慢性腎臟病5期,外院行左前臂人造血管內瘻術後2年,因透析流量下降入院。
  • 打通生命線: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4日訊(記者周紅泉 實習生禹麗麗)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線有部分患者因為年齡大、血管條件差等因素,不能成功地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瘻而苦不堪言,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在長沙舉行的「2016年中國海峽醫生集團聯盟、海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腔內治療高峰論壇暨湖南省血管通路學組年會」上,發布了國內首例下肢即穿式人工血管內瘻建立手術成功實施,標誌著湖南血管通路建設邁入國際化水平。
  • 血液透析新通道 航空總醫院完成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點擊查看 近日,航空總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完成了醫院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手術。 2月前因移植物內瘻血管感染,於外院行血管閉塞術,後於航空總醫院行頸內靜脈半永久置管透析治療。由於患者自身血管條件差,達不到自體動靜脈內瘻的手術標準,且長期使用中心靜脈半永久導管,中心靜脈狹窄甚至閉塞的風險很高。
  • 醫護齊心 兩小時內瘻溶栓為患者打通生命之路
    半年內瘻堵了四次  經醫務人員了解,原來劉大爺的內瘻又沒有震顫了。(內瘻是動靜脈內瘻的簡稱,人為以手術的方式將上肢動靜脈吻合,使前臂淺靜脈動脈化,血液透析時用來穿刺引流血液,因此內瘻又稱為血透病人的生命線。)
  • 透析老人突發第4次內瘻 溶栓2小時終打開"生命通道"
    大家開始討論下一步的治療方案,考慮劉大爺已是第4次內瘻堵塞,基本排除手術吻合技術原因引起的內瘻失功,考慮是由於血管條件差、血管內皮功能異常導致凝血亢進引起的反覆內瘻堵塞。既然身體條件無法建立自體內瘻,那就只能建議患者建立頸內靜脈半永久管。(當病人無法建自體內瘻,則需要考慮頸內靜脈半永久管或人造血管內瘻。
  • 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成功開展尿毒症患者人工血管內瘻術
    2017年行左前臂動靜脈內瘻(AVF),2年後閉塞,2019年行左上臂高位動靜脈內瘻(AVF)。今年以來,患者在當地醫院高位內瘻穿刺困難,左側自身血管耗竭,嚴重影響透析質量及生活質量。近日,路先生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腎病風溼科就診,科室主任黃映紅為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反覆開展風險評估。
  • 莆田市開展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東南網莆田12月22日訊(通訊員 薛秉瑋 陳建飛)日前,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腎內科陳洪副主任醫師帶領的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實施了莆田市首例針對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工血管成形術。該手術的成功實施,為莆田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治療開啟了新的篇章。
  • 不用開刀,PTA術解決尿毒症患者動靜脈內瘻狹窄或閉塞
    每位尿毒症患者一周要進行2~3次血液透析,主要通過動靜脈內瘻通道完成,這條血管通路也是尿毒症患者維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什麼是動靜脈內瘻?動靜脈內瘻是將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動脈和鄰近的靜脈縫合成一根血管,讓吻合後的靜脈中流動著動脈血,形成的一個血管通路。
  • 首次開展動靜脈內瘻人工血管成形術市人民醫院填補焦作一項技術空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施學霞    本報訊來自焦作市人民醫院的最新消息,該院泌尿內科首次開展一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瘻人工血管成形術,填補了焦作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的空白,為更多血液透析患者開啟了「新通路」。
  • 「嘉一」腎內科成功開展人造血管動靜脈造瘻術
    複習患者的病例資料、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及血管條件、討論手術步驟、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因為首次開展「人造血管動靜脈造瘻術」,術前充分考慮手術的複雜性和風險性,以求安全、滿意的手術效果,此次手術在國內首屈一指的血管通路專家上海長徵醫院張玉強教授指導下進行。  56歲的老金是一位尿毒症患者,需要為血液透析建立一條血管通路。
  • 血透患者內瘻起包怎樣治療?如何預防
    點擊查看 「動靜脈內瘻瘻口處有包,感覺在慢慢變大,怎麼控制?」「透析3年,瘻口處起包怎麼辦?一定要做手術嗎?」在血透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聽到患者問這樣的問題。康萊爾醫療專家指出,部分患者在長期血透後,會出現動脈瘤。
  • 華西廣安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華西廣安醫院腎臟內科成功開展了該院首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標誌著該院腎臟內科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領域取得了技術上的新突破,填補了廣安市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的空白。
  • 我院腎內科獨立完成運城首例動靜脈內瘻介入手術
    8月1日,在腎內科主任柳紅婷的支持下,科室副主任落恆帶領寧少雄醫師在超聲引導下,完成了我院首例動靜脈內瘻狹窄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患者劉某某,女,49歲,在我院規律血液透析8年,左上肢曾於2012年和2016年在西安共進行過3次行動靜脈內瘻開刀手術。